黨遠鴻
一、產業關聯的一般理論
產業關聯:是指產業間以各種投入和產出為連接紐帶的技術經濟聯系。產業間之所以存在這種關聯是由于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日益深化。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分工日益深化,一方面在一國范圍內不斷發展,形成多層次的分工體系。從部門間的分工發展到部門內的分工,再到企業內部工種間的個別分工。另一方面。這種社會分工越出國界在國際上不斷擴展和深化,在相鄰地域空間乃至全球范圍內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國際分工體系。
產業關聯效應:是指經濟系統中某一產業的變動將會引起相關產業的連鎖變動,而且這一變動將連續波及下去。正因為產業之間存在產業關聯,因而通過對外直接投資而高級化的產業可通過產業波及媒介發生擴散效應。當投資國企業進行對外投資時,為了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就要求國內或地區內為其提供有關投入要素和配套服務的產業提高自身素質,爭取提高產業的整體素質并形成一種產業結構的整合力。一方面,企業要求上游供應商提高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企業會對流通領域中的信息提供、交貨保證、付款條件、售后服務等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得到低成本的全球融資能力、國際市場上的營銷能力、風險回避能力,得到符合國際慣例的會計、法律、咨詢服務的能力,否則將轉向全球采購。
產業關聯主要通過對外貿易和對外直接投資來實現。對外貿易在影響各國產業結構的同時,也加強了產業結構間的關聯或相互依存關系。對外貿易對不同國家產業結構的影響方式是不一樣的。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在國內首先開發新產品,形成國內市場,以促進該產業的發展;當國內市場趨于飽和,便大量出口該產品,開拓國外市場;其出口方向一部分是發展中國家,當在發展中國形成生產能力以后,再以更低的價格將這種產品返回本國市場,以促使該國收縮這一產業,為新產品、新產業發展留出空間。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產業的發展先從進口發達國家的某一產品開始,利用進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引起該產業在本國的發展;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成本顯著下降,再利用本國某些生產要素稟賦方面的比較優勢,向發達國家和其他國家出口,開拓國際市場,進一步促進該產業的發展。
二、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的分析
我們以自然資源業、制造業和服務業為例來探討二者的關系。
(一)從產業內部來分析:
自然資源產業,我們已經在跨國公司的資源導向型投資戰略中作過論述,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的。
服務業對外投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不明顯,這是因為,服務業雖有大量的對外直接投資,但在全球范圍內它一般不存在垂直性的分工與協作,因而也沒有投資國與東道國的垂直性的貿易;另外,雖然它與母公司是水平型分工與協作,但幾乎也不存在水平性貿易。
(二)從產業間聯系來分析:由于產業間的關聯效應,使投資和貿易相互促進。
投資國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從東道國1進口自然資源,從而引發公司A到東道國1投資建立對外子公司A開發資源,投資國從其進口自然資源,這就是逆進口效應。
投資國公司B在東道國2建立對外貿易子公司B1(第三產業),從事批發或者開拓市場,以促進母公司的出口。隨著公司戰略的需要,母公司直接在東道國2設立制造子公司B2,以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B2就地生產就地銷售,對母公司的相同產品的出口構成替代,這就是出口替代效應。
制造子公司B2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的一些中間品,不是由母公司提供,而是由國內公司C提供,從而又促進了公司C的出口。
公司D是一個服務業公司,可能是銀行、廣告公司、保險公司、會計事務所,運輸公司等,跟隨公司A和公司B的跨國經營活動而直接到對外設立服務子公司D1和D2,也就是第一和第二產業的對外投資引致第三產業的投資。
服務業的對外投資對投資國貿易還有進一步的影響。對外子公司A所需要的礦業設備需要從投資國公司F進口;服務業子公司D1和D2,貿易子公司Bl所需要的支持設備等也需要從投資國公司E進口。
從上述看,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取決于產業的關聯度,關聯度越高,對外投資對貿易的促進越大。因此,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很重要,只有那些對國內經濟發展輻射效應強和對國內產業關聯度高的對外投資,才可能產生投資與貿易相互促進的正的積極效應。
三、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基準
中國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目標必須體現國家產業政策的客觀要求,反映宏觀經濟的總體目標,也就是通過開展對外投資來帶動本國產業結構的重組和優化,促進外貿規模增長、結構升級、效益改善。為了促使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行為與國家整體利益相協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產業選擇應基于以下兩個基準:
第一,”產業相對優勢基準”。產業相對優勢是最基本的選擇基準,指的是投資國與東道國同類產業相比較所具有的優勢。這里所說的“產業優勢”既不是產業的絕對優勢,也不是指產業的全球優勢,而是相對于某一特定區位即相對于東道國而言的比較優勢。
第二,“產業內貿易量基準”。這是指某一產業內生產所需要的初級產品、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之間的交易頻度和交易數量。產業內貿易量與產業的關聯的深度和廣度呈正相關關系。選擇對國內產業的關聯大的產業對外投資,可以帶動和擴大國內的技術、設備、半成品、零部件和原料的出口。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目標之一,是要充分發揮對外直接投資帶動國內產業結構升級的經濟效應。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對外直接投資所帶來的“產業內貿易量”的大小。因此,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就是要在“比較優勢”的前提下,優先選擇那些產品供求鏈長、產業內貿易量大的產業。
本欄目策劃、編輯: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