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穎 王 芳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企業的影響
近三十年來,以出口貿易為國民經濟的火車頭,中國經濟加速融于世界經濟體系。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后,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依存度越來越高。因此,我國企業不可避免地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主要影響在于經濟縮水導致的出口負增長、投資增長放緩以及外匯資產貶值或損失。
從企業業務模式來看,目前中國最先倒閉或者深受沖擊的企業大多數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往往都處于全球價值鏈的最末端,缺乏技術研發、設備更新的投入。隨著國外消費能力的大面積萎縮,銷售訂單急劇減少,我國出口企業普遍出現開工不足的現象,由此導致現金流的減少,加劇了企業的生存危機。
從管理模式來看,抵抗力較薄弱的企業往往管理機制非常落后,基本屬于人治管理和經驗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在銷售增長的情況下一般都會淡化,但只要出現市場波動,最先受影響的就是這類企業。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企業需要創建高績效團隊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很多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企業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做出的決策更加重要且具有更高的風險性,這就需要有一支高績效的團隊來領導企業轉“危”為“機”,渡過金融危機的難關。
創建高績效的團隊關鍵是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而當人們致力于不同風險目標時的行為是不同的。如果設定的目標低于員工真正能力,當然失敗的風險很小,但是他們沒有消耗太多的能量,取得的成績很難讓他們滿意。但是如果設定的目標太高,此時成功的機會很小,那么生產能量將被浪費,他們會經歷失敗或挫折。而在某些情形下,人們追求的目標恰好處在中度風險和高風險的邊界附近,這一狹小的區間便是“鼓舞區間”。在這個區間里面,人們能充分發揮協同作用,他們似乎可以體驗到具有比自身所能提供的更多的能量。同時在這種風險程度的目標下,人們通常會感到熱情、自豪、愿意努力工作,整個團隊凝結在一起;團隊成員們不僅能理解目標,而且致力于實現目標,用目標指導行動和決策;能夠集中能量、迅速的對機會做出反應、共擔責任、共享成果。
三、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企業如何創建高績效團隊
(一)優化人力資源,調整企業戰略,以打造高績效團隊
在金融危機中,企業普遍采取的做法是通過裁員降薪來減少成本。這在當前形勢下確有必要。然而,筆者認為,企業不能僅僅為了減少成本而盲目消減人員,而是應該有選擇性地減少對企業作用不大的人員,同時可以適當吸納能給企業帶來真正價值的人。眾所周知,今天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于它所具有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基礎則是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本及其能力水平。在現代的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中,企業賴以運作、生存和發展的“知識基”根植于企業的人力資本,因而,人力資本不僅與企業績效存在著顯著正相關,而且是企業生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關系到企業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金融危機的到來。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定位,管理者需要將企業的戰略位置調整到鼓舞區間中,這樣員工容易發揮自身的潛力,形成一種合力來共同應對外界壓力的沖擊。并且實現企業的高績效。
(二)勇于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打造誠信、可靠的企業
高績效團隊應當是一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團隊。在全球化的經濟形勢背景下,不單單是企業,職員和他的家庭也會受到影響,過高的失業率很可能會對社會安定造成負面影響。所以,企業應盡可能地保證不因經濟危機的原因裁員,而是通過靈活工時制、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來過渡。待到經濟復蘇,市場需求增加之時再讓員工恢復原先的工作量,這樣既減少了將來市場需求好轉時的招募、選擇、錄用、安置及培訓成本,避免了新員工在起始時期的低效率,同時也讓留下的員工感受到了企業的溫暖和愛護,提高了他們的忠誠度,有利于企業的團結和效率的提高。從長遠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也是一種長期投資,這種投資必將為企業帶來更有價值的回報。
(三)鼓勵自主創新,以科技提升績效,抓住時機打適國際知名品牌
這次危機爆發,外需減弱,直接導致這些企業存貨堆積,產能過剩、工人失業。所以,技術創新不僅是企業提升績效和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企業提高深層競爭力、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以擴大我國消費需求的關鍵。同時,企業應當看到,在危機中往往蘊含著商機,我國企業可以抓住機會進行產業合作、兼并重組,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工藝和人才,從而實現從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再到自主品牌創新的轉變。
(四)創新服務理念,找準市場,以優質高效的服務吸引消費者
企業可以考慮從實力較薄弱的市場退出,縮減產品線的寬度,鞏固和加強已有的強勢市場,管理好企業的核心品牌,適時地根據環境改變產品的定位。由于在金融危機時期,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企業可以推出一些跟一線品牌具有相當的質量,但價格要相對便宜的二線品牌,這樣既保護了原有品牌的形象,又增加市場份額,一舉兩得。所以,對于高績效團隊來說,危機同樣是機遇。
(五)建立企業危機防腳機制,提升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企業建立危機防御機制,關鍵在于提升管理團隊對風險的敏感度以及迅速做出反應的能力。首先,管理者要培養強烈的危機意識,在金融危機的復雜經濟環境中,管理者要做出準確的預測,這可以讓企業提前拐彎,躲開暴風眼,帶領企業走出危機。管理者可以多做些實地調查,了解企業產業鏈上下游的情況以及消費者的情況。第二,建立信任。在經濟危機中,比預測更難的事情,是讓管理團隊和企業員工相信你的預測。這種信任可以使所有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也只有使團隊中的每個人相互依賴,相互信任,才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第三,建立迅速而有效的信息傳遞系統。有效的溝通不僅是建立信任的前提,也是企業能夠對環境變化迅速做出反應的需要。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管理者應當認真分析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自身所處的環境,采取適當的策略和管理手段來創建一支高績效的團隊來應對危機,抓住機遇,帶領企業沖破金融風暴,推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