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亮 王培榮
很多學者的研究結果都表明:一個具有美麗特色的城市往往都會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這些城市具有獨特的自然或人文景觀要素;二是這些景觀給我們的是一個強烈的、連續不斷的印象。城市的景觀建設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成為一個美麗而獨特的城市呢?本文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角度,利用大尺度景觀規劃的方法——區域規劃、城市規劃、景觀規劃三者相結合的三位一體論——來探討這一問題。
一、現代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的三個層面
從國際景觀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來看,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方面均蘊含有三個不同層面的追求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理論研究:
(一)宏觀尺度——景觀評估與環境規劃。景觀評估是環境規劃的依據,主要是在收集、調查和分析區域景觀資源的基礎上,對社會、經濟和文化價值進行評價,找出區域發展的潛力及限制因子。環境規劃則要對區域性的自然與社會經濟要素,按照區域規劃的流程制定環保策略和發展藍圖。
(二)中觀尺度——城市與社區設計。這是將城市地區的土地利用、資源保護和景觀改善過程融為一體,落到實處的具體環節。其主要工作對象,是城市及其社區形態的建造和環境質量的改善。
(三)微觀尺度——景觀設計和敷地計劃。目的在于景觀要素的保存、維護和資源開發,確保水域、土地、生物等資源永續利用,促進景觀形成平衡的物質體系,把人工構筑物的功能要求與自然因素的影響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揮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平衡的最佳使用效益。
二、現代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的三位一體論
景觀規劃設計的三位一體論可總結如下:
(一)與景鞏設計相結合——重在大眾行為心理景觀設計。
(二)與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結合的城市景觀生態流派——以大地景觀為標志的區域景觀、環境規劃,以視覺景觀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以環境生態為導向的城市設計。
(三)與區城環境相結合——重在視覺景觀形象的大眾景觀環境藝術晚派。
城市地區宏觀層次要構筑城市生態大環境綠化圈,強調區域性城鄉一體的大框架結構的生態綠化;中觀層次要在中心城區及郊區城鎮形成“環、楔、廊、園”有機結合的綠化體系;微觀層次要搞好庭院、陽臺、屋頂、墻面綠化及家庭室內綠化,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小環境,通過保護和營造上述三個層次的景觀規劃,疏通城鄉自然系統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基因流,改善景觀要素間的功能耦合網路關系,從而擴大景觀多樣性和承載容量。這種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三位一體論的城市景觀規劃方法,正逐漸在實踐中得到認同和應用。因此,從理論方法到管理實踐,如何理順區域規劃、城市規劃、景觀規劃三者之間的關系,找到將三者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理論方法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景觀規劃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
三、三位一體論的現代城市景觀規劃原則
(一)以人為本,體現博愛
“環境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應用社會、經濟、藝術、科技、政治等綜合手段,來滿足人在城市環境中的存在與發展需求。它使城市環境充分容納人們的各種活動,而更重要的是使處于該環境中的人感受到人類的高度氣質,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勵人們的博愛和進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間的主體,任何空間環境設計都應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體現出對人的關懷,根據嬰幼兒、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行為心理特點創造出滿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間,如運動場地,交往空間,無障礙通道等。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方式也在隨著發生變化,城市景觀設計應適應變化的需求。
(二)尊重自然和諧共存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綠化植被等要素構成城市的寶貴景觀資源,尊重并強化城市的自然景觀特征,使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創造。古代人們利用風水學說在城址選擇,房屋建造,使人與自然達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參考榜樣。今天在鋼筋混凝土森林林立的都市中積極組織和引入自然景觀要素,不僅對達成城市生態平衡,維持城市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軟化”城市的硬體空間,為城市景觀注入生氣與活力。由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山水城市構想反映了城市中的人們對自然環境的渴求。
(三)延續歷史開創未來
城市建設大多是在原有基礎上所作的更新改造,今天的建設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對于具有歷史價值、紀念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景物,要有意識地挖掘、利用和維護保存,以使歷代所經營的城市空間及景觀得以連貫。同時應用現代科技成果,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與時代特色的城市空間環境,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四)協調晚一多元變化
城市美體現在整體的和諧與統一之中。城市景觀藝術是一種群體關系的藝術,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都只是整體環境的一部分,只有相互協調配合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未來將是高度重視環境質量的時代,環境藝術必將走進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創造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特色、充滿藝術魅力的城市藝術景觀是每一個城市建設者的職責,同時這個目標需要全社會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設才能達到。
四、結語
景觀規劃的共同目標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時空結合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即建立生態可持續的景觀。因此,景觀規劃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區域規劃、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的結合使區域開發、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相銜接與配合,生產建設、生活建設與生態建設相適應,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實現總體人類生態系統的整體最優化這一景觀規劃的最終目的。要實現區域規劃、城市規劃、景觀規劃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化的城市景觀規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緊密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目標,指導景觀規劃,確保城市景觀持續、協調、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