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
重卡裝載質量大,使用工況復雜,為了保證離合器的可靠性通常匹配大尺寸干式離合器,同時為了提高車輛的燃油經濟性,通常匹配多檔位變速器。然而,離合器尺寸增大和變速器檔位的增多,勢必增大離合踏板力和換檔復雜程度,單獨靠人力操縱,駕駛強度較大。因此,重卡離合器操縱采用液壓氣助力式系統,變速器操縱系統也帶有氣助力裝置。
離合變速操縱系統的協調主要通過駕駛員手腳配合來保證,對于技術不熟練或不熟悉車況的駕駛員來說,如果換檔時間把握不好容易造成離合器沒有完全分離時換檔,從而導致變速器齒輪和同步器的早期磨損和損壞。本文將以某 16檔變速器為例,引入氣動換檔技術研究重卡離合氣助力系統與變速器換檔最佳時間的關系,從而減少駕駛員換檔技術的差異、減輕駕駛員的疲勞程度,有效提高多檔位變速器的換檔平順性。
離合器液壓氣助力操縱具有摩擦阻力小、傳動效率高、動作柔和及布置方便等優點,因此,在重卡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重卡離合器液壓氣助力操縱系統主要由離合油壺、離合踏板、離合總泵、離合助力器以及離合管路組成,示意結構如圖1所示。
駕駛員踩下離合踏板,離合總泵的推桿作用于活塞將離合油壺中的制動液經管路傳輸至離合助力器,打開離合助力器閥座的閥門后,液壓和氣壓共同作用于活塞,使離合助力器的推桿帶動分離撥叉,分離撥叉撥動分離軸承,分離軸承作用于離合器的分離指,使離合器摩擦片與發動機飛輪脫離,切斷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當離合踏板位于某一位置時,管路中液壓保持一定,整個系統達到平衡,此時離合助力器推桿的輸出力與所需的離合踏板力成正比。在離合器接合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這樣的關系,當抬起腳離合踏板抬高時,離合器分離指的恢復力作用于分離軸承,通過分離撥叉作用于離合助力器的推桿上,此時離合助力器的氣壓通過排氣閥排到大氣中,制動液被活塞推回到離合油壺中,這樣,離合器摩擦片與飛輪接合,發動機動力傳遞至變速器,汽車實現起步。
氣動換檔助力系統是根據駕駛員的換檔需求,由氣動換檔機構根據駕駛員的指令來完成換檔動作的一種系統。離合器控制是AMT控制的核心,而氣動換檔助力系統不控制離合器,離合器動作由駕駛員操縱,因此其控制策略相對AMT簡單了很多,開發難度大大降低。在換檔時,操縱系統桿系在變速操縱桿作用下,帶動換檔搖臂轉動和變速器助力器的拉桿前后的移動,接通離合器助力器工作腔與氣源之間的通道,在儲氣筒高壓氣體的作用下,推動換檔搖臂轉動,從而達到助力的目的。如何控制換檔助力時間,是保證換檔平順性的關鍵,尤其是16檔變速器,不但要考慮正常情況下的氣助力換檔控制,還要考慮高低檔氣路和半檔氣路的控制,相對比較復雜,協調三者之間的聯系是控制的重點,具體內容會在后面實例中進行介紹。
離合氣助力系統和換檔氣助力系統之間的配合主要通過駕駛員的手和腳的相互配合來保證,對于技術不熟練的駕駛員來說,容易造成換檔困難,導致變速器齒輪和同步器的早期磨損和損壞。這些無疑增加了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和變速器的損壞機率,所以在離合徹底分離時,如何保證換檔時間顯得格外重要。作為連接離合氣助力系統和換檔氣動換檔助力系統的重要元件之一,離合助力器將是我研究控制換檔最佳時間的主要對象。
調整離合踏板上的限位螺栓,在離合踏板處于b位置時,控制閥與踏板限位螺栓之間至少應有1mm,使控制閥只在離合踏板的超行程范圍c內才工作。具體控制策略可以根據工況和駕駛員的習慣進行調節。
對比兩種不同的離合助力器,可以明顯的看出區別,圖5中離合助力器比圖4中多兩個控制氣口:12口和22口。圖4中普通離合助力器的工作原理前面已做介紹,下面重點說明圖5中離合助力器的工作原理。結合圖6和圖7,駕駛員踩下離合踏板,來自離合油壺的制動液一部分通過14口進入活塞的左邊推動活塞向右運動,另外一部分控制閥門,使來自儲氣筒的壓縮空氣由11口進入助力活塞左邊,此時推桿將在液壓和氣壓助力共同作用下向右運動,當推桿運動到A位置,離合器徹底分離時22口開始充氣給變速器助力器,完成選換檔操縱;松開離合踏板到 B位置,離合開始結合,22口多余氣體將從33口排入大氣,同時腔內的氣體也從31口排出,制動液重新壓回到離合油壺中。其中,32口用于排出制動液中多余空氣。
2.1 中所述控制方法中由于控制閥的安裝和調節的不方便性,通用性不強等原因,所以重卡多使用2.2中的控制方法,兩者的原理其實是一樣的,都是保證在離合器徹底分離時,再進行選換檔操縱。2.2設計的重點就是確定性能曲線中A點、B點對應推桿的長度,確定后就可以保證在最佳時間進行換檔。下面實例詳細說明設計過程。
以某8×4攪拌車,匹配ZF-Ecosplit系列16檔變速器為例,詳細講解離合助力與換檔的匹配關系。此攪拌車離合器的分離行程為12mm,變速器分離撥叉的杠桿比為1.76,所以離合器徹底分離時離合助力器推桿行程為 12×1.76=21.12mm,離合助力器與分離撥叉裝配的自由狀態的長度為 107mm,圖 7中推桿行程的起始位置是推桿長度112mm,所以21.12-(112-107)=16.12mm,所以我們就可以確認圖7中B的位置,保證在離合器徹底分離時,進行高低檔切換,保證最佳換檔時間。由于每個離合助力器的性能曲線圖都是一定,一般控制在推桿退后 1mm時即可排氣,保證離合器能即及時結合。對于16檔變速器來說,一般有半檔副箱、四檔主箱、高低檔副箱三部分組成,所以離合系統與變速系統匹配主要考慮三個方面:一是換檔助力,二是半檔控制,三是高低檔切換。如何協調這三方面,保證最佳換檔時間的氣動控制連接圖如圖8所示。
當駕駛員踩下離合踏板直至離合器徹底分離時,離合助力器的控制閥出氣口打開后,氣體會輸出到半檔副箱繼動閥,繼動閥又分出兩路氣體,一路供給預選閥,進行半檔控制,一路供給換檔助力器,進行正常檔位換檔助力。另外高低檔副箱換檔閥接一路常進氣,當變速器從低檔區空檔(3、4檔)到高檔區空檔(5、6檔)時,閥門打開給高低檔副箱氣缸供氣,完成高低檔切換。
為了保證氣路控制的順暢,除了預選閥上高低檔氣管采用Φ4×1尼龍管以外,其它氣管均采用Φ8×1尼龍管,整車匹配離合器助力器時,還應該根據分離撥叉和離合器分離力等參數確定推桿長度、氣缸直徑、液壓缸直徑等主要參數,離合總泵可以根據現有的離合助力器進行匹配設計,由于這不是本文的研究內容,在此不做詳細說明。
以上的氣動助力技術已應用于匹配16檔變速器車型,作為MT向AMT過渡的控制技術,通過對離合助力系統的控制,實現駕駛員在踩離合踏板的同時輕松把握換檔最佳時間的目的,減少駕駛強度。
以上內容雖然主要針對16檔變速器,但不失一般性。對于少檔位的變速器,只需考慮離合助力器和變速器助力器之間的關系,即在離合器徹底分離時22口直接給變速器助力器供氣。通過使用帶控制口的離合助力器以及相關氣路的控制,能有效解決多檔位變速器在最佳時間換檔的問題,在降低駕駛員工作強度的同時,也減少了變速器損壞。氣動助力技術作為由MT向AMT轉變過程中的一項過渡技術,相比AMT技術簡單很多,在以氣路控制為主的重卡上實施起來比較方便,也更加實用,所以在國內市場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
[1] 張奎,雷瓊紅.變速器氣助力操縱的改進設計[J]. 重型汽車,2004(06):16-17.
[2] 劉建.重型汽車多檔變速器操縱控制系統改進設計[J].汽車技術,2008(08):6-8.
[3] 張陽,席軍強,陳慧巖.半掛牽引車自動變速器換檔策略研究[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6 (02):1-4.
[4] 徐石安,江發潮.汽車離合器[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6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