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摘要]首先分析影響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三大主要因素:學生自身的因素,家庭環境的影響,教育環境的影響。并以此為基礎,繼而針對不同的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培養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尤其著重論述因教師因素所引起的學生興趣貧乏所建議實施的策略。學習興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強大動因和學習積極性中最活躍的成分,它將直接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成效,大力培養和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科教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多方面的了解初中教師和學生,提出一些見解和心得。
[關鍵詞]數學學習興趣 影響因素 培養 激發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20151-01
一、引言
在與很多初中數學教師交談中了解到,數學入學成績還不錯的一些學生,到了初中階段后,學習數學的勁頭不足、成績下降,致使教師的教學壓力和難度加大、學生的數學成績出現了嚴重的分化現象。本文就針對上述情況,從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出發,尋求影響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因素,以期找到培養和激發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使初中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全面提高。
二、興趣的界定和培養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興趣,作為一種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具有強烈的情緒色彩,是人的行為的重要動力。學習興趣是一個人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科學知識、不斷探求真理的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意向。所以學習興趣是完成任務的向導,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內驅力,是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強化劑,是補充智力發展不足的有效途徑。
三、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興趣是學習過程中知識掌握及學習動力產生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數學學習也是如此,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數學學習和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習興趣的培養將決定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專注程度和學習潛力的發揮。尤其,是對于數學基礎差、底子薄,學習的連貫性較差的學生,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時,會遇到更大的困難,這些學生舊有知識的掌握不能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保障。這也是部分初中生后天學習中困難重重的重要原因。當這些困難無法解決時,導致的后果就是徹底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了初中學生最普遍的數學學習厭學情緒。
(二)家庭環境的影響。俗語說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師。”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如父母對數學所抱的態度,父母的智力活動以及興趣愛好,職業與數學的涉及情況,父母平時的一言一行等,都會有意或無意的對子女產生影響。根據筆者多方面的了解發現: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環境因素中,主要有家長的文化教育素養和自身的言行,父母對子女教育的內容、方式和方法,都從各個方面影響著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育環境的影響。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有適宜的外部條件的誘發指導才能順利進行,如果缺乏適宜的外部條件,數學學習既不能產生,也不可能持久。通常這個外部條件就是數學教師的教學。因此數學教師的教學,是直接關系到學生數學學習成敗的關鍵因素。
四、如何針對性的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除應具有必備的知識儲存,相應地駕馭數學教學的素質和現代化的教育觀念外,還需要有一個堅持不懈的嚴謹治學態度,高尚的人格品行,以及對數學永恒的追求。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師的個人形象,數學修養,對待數學問題所做出的反應,始終是制約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興趣。初中生由于年齡的限制,他們的思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質。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熱烈的情感和堅強的意志,以及獨立思維的性格,是初中生學好數學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師要善于利用一切時機與學生進行心理交流和情感交流,尤其不應忽視與學生的無意識交談。這是學生敞開心扉,進行教育滲透的最好時機。
(二)聯系實際,培養興趣。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結合教材內容,從培養學習數學興趣人手,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逐步認識到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必修學科,在社會生產和實際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它。
例如,講“三角形的中位線”一節時,舉這樣一個例子;A、B兩地隔著一座山不能直接到達,筑路工程人員要測量A、B兩地的距離,先選定能直接到達A、B兩地的點P,又分別取PA、PB的中點M、N,量得從W的長,就求出了A、B的距離。問這是為什么?
一道聯系實際的問題,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的好奇心和遇到問題急于求解的迫切感,促使其積極思考。這樣設疑的目的使學生的思維一開始就處在特定的情境氛圍中,再稍加點撥就能產生良好的激活效應。當學生們把問題解答出來之后,高興得手舞足蹈。這時趁機順勢利導,指出數學不僅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非常有用,而且也是鍛煉和培養人的能力的學科。以此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從感覺到需要學習數學到開始有目的的學習數學,直至為遠大目標而致力于數學學習。
(三)引起好奇心,激發興趣。在教學中,把握住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逐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身參加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那么怎樣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到一種發現的樂趣呢?這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設計出與學生觀察能力有適當“距離”的問題情境,一層一層的觀察、發現,漸漸投人,逐步深化。
五、結束語
數學實踐證明,能否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本文分析了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貧乏的產生因素,并針對性地給出了培養和激發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為教學實踐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對課堂教學設計以及實施課堂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還有一些問題:如多媒體等現代化設備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性學習對學習興趣的培養等,這些問題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濮安山,中學數學教學論[M].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1-13.
[2]葉立群,師范教育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91-206.
[3]羅恒星,家庭教育心理[M].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21-40.
[4]李興業,非智力因素與創造力的培養[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6-87.
[5]范良邦,初中數學創新學習方略[M].寧波出版社,2002:1-17.
[6]曾紅斌,新課程教學資源庫[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4-17.
[7]德瑞克·朗特里,怎樣學習[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