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偉
中圖分類號:G807.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218-02
能力是指知識、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學條件和實踐途徑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綜合心理特征。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培養學生掌握獨立鍛煉身體的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并能夠創造性地運用到鍛煉身體的實踐中去,就是能力培養的具體表現。因此,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運動技能和知識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獨立鍛煉身體的能力的提高。
筆者根據自己多年來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實踐,認為培養學生的能力可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一、發現法
發現法用于體育與健康教學,其突出特點是,不能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而要讓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較快地掌握所學技術動作和有關知識、方法及原理。例如:教師進行高一的跨欄跑教學、課題是“攻欄的要素”,教師先讓學生們測量自己起跨點到欄的距離和下欄第一步著地點與欄的距離,以誘導學生認知攻欄的技術結構,在實地驗證和討論中得出攻欄與速度、身體柔韌性與技術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找到練習的方向,并實踐了如何理性地進行運動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二、提問法
提出問題確實比發現問題更難。無論是發現問題還是提出問題,其共性是批評精神。沒有批評精神,就難以發現問題,或發現了問題也不敢提出來。學生在進行體育課程活動中,會遇到種種困難和問題。如體育鍛煉的方法,提高成績途徑,各種體育鍛煉項目的技術、戰術、規則、練習方法、場地器材等,教師要鼓勵誘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并可以解釋性地回答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問—假設—推理—驗證”五步思維對問題反復地、持續地進行探究、實踐,逐步養成善思勤問好學的良好習慣,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例如: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可以由小組游戲競賽開始引入話題。為什么競賽成績會有好有差?哪幾個好?為什么好?哪幾個差?為什么差?有共性嗎?可以改進嗎?怎么改效果最好等等。
三、示范講解法
示范講解法是指教師通過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講解和示范的手段,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方法,示范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一種形象手段。正確的示范動作能使學生在感知動作形象的過程中理解動作的特點和結構,建立正確的概念。因此,示范動作的準確、熟練和優美,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動機。所以教師的示范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示范應根據教材的不同要求,分別采用正面、側面、背面和鏡面示范等方法。
四、提示法
提示法是指教師針對學生進行身體練習時沒有意識到的多余動作、不正確動作、失誤動作等,用簡短的語言及時進行提示,以提醒學生注意和糾正動作。此方法能強化動作的概念,糾正習慣性的錯誤動作,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能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領,增強自我鍛煉的能力。提示要因人而異,有的放矢,語言短促有力,突出重點要害,如“蹬”、“轉”、“推”、“提臀”、“右擺”、“屈膝”等,使學生一聽就明,領會意圖,迅速調整自己的動作,起到促進學習的積極作用。
五、口訣法
運用“口訣法”進行教學,是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訣法”具有形象、生動、簡練、準確、富有韻律等特點,學生喜歡聽、容易懂、記得牢、用得上,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動作要領。例如:原地推鉛球口訣:蹬、送、抬、轉、挺、推、撥,既形象地說明了技術的要領,指明了動作的用力順序,又啟發了學生思維,使學生抓住重點,較快地掌握動作。
六、自我評價法
每個學生不可避免地存在個體差異。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活動能力和學習效果,結合教師的評價,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取長補短。這樣,既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又能增進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習的信心。
七、競賽法
體育項目有很多是以團隊競賽的形式參與的,如球賽、團體操乃至一場僅需幾分鐘時間的拔河賽等,每個成員都置身于一個集體之中,團隊勝利了,大家分享集體的榮譽;失利了,每個成員都承擔著責任并進行自省。團隊榮我榮,團隊恥我恥,從而培養了他們為集體而奉獻的品質。每一次的經歷都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充分發揮自己技術、戰術水平,斗智斗勇,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體育意識和能力。
八、討論法
創設條件、有目的、有計劃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著眼于各種不同結論的選擇討論。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同處一個平等交流的氛圍之中,教師應該把知識性的內容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圖書館獲取,寶貴的課堂時間應該用來激發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教師和書本的良好習慣。
例如:進行類似橄欖球與手球的自創游戲中,學生通過修改規則,使活動時的運動量大幅度隨之改變。第一種三對三,隊員之間便于傳接球,對于發展跑投能力有益;隨著參賽人數的增加,最多可增至15對15人,將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和改善學生的體能。通過討論、實踐、理解、再討論、再實踐,逐步總結、提高,在練習中掌握規律,并熟練運用。
九、自主學練法
這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有利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參與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最終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在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地“告訴”,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嘗試、體驗、分析、比較、評價和創造獲得知識。
十、抽樣分析法
抽樣分析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抽出不同類型的學生作示范與講解,讓其他學生觀察、分析、提問、比較,最后教師總結,找出問題的原因并解答問題,同時提出糾正的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有時學生做動作時,身體有些部位自己很難看到,這些部位出現錯誤當然就不知道,而通過不同學生進行示范和講解,自己的觀察、分析以及教師的總結,就能引起學生對自己錯誤動作的想像和察覺,有意識地來控制動作,以達到克服錯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