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225-02
摘要:提倡和開展素質教育以來,至今也有十余載,收效頗豐。但在這十余載的過程中,新聞媒體報道出諸多青少年自殺的信息反應出了大多數學校和教育部門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認識和重視。每每看到或聽到這些報道,無不令人痛心疾首。為此,如果能更好地將生命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那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一個小家庭來說,都將會是非常有利的。這也正是本文所要與大家共同探討,在此拋磚引玉,是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教育部門能更多地參與到學生的生命教育中來,讓社會和國家更加安定、和諧。
關鍵詞:生命教育;素質教育;問題;建議
素質教育自開展以來就是以提高所有學生的素質為宗旨,以直接促進人的發展本身或通過人的發展直接促進社會發展本身等為目的的,而不是以獲取考分為目的,這正以生命教育所提倡的促進學生心理、生理、社會、靈性等全面發展是不謀而合的。為此探討如何更好地將生命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效地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一、生命教育的內涵及特征
目前,已有相當一部分學校開始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開展相關的生命教育課程,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同時,隨著生命教育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總結和分析生命教育的本質和內涵,由此也產生了不同的認識。在教學實踐中,本文認為,生命教育主要是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讓學生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對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態度,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讓學生不但認識人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而且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使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這是一種基于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促進改革生命的發展,提升生命質量的教育。簡單地說,生命教育的本質在于尊重生命,生命就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現今的教育不能重蹈無視生命、無視生命的價值的覆轍,而必須思考教育與生命的關系,即: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內核,是教育安身立命的依據,教育是因為人的生命而存在。
生命于我們猶如剎那的煙花,一閃即逝。為此,我們在探討生命教育之時,首先要抓住生命教育的特征,才能真正地把生命教育進行到底,讓生命之花綻放得更加燦爛,更加永久。生命教育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敬畏生命。生命教育,敬畏生命是第一要義。這也是生命教育的主要特征,它首先必須尊重生命、珍視和保護生命;其次是必須活出意義和價值,即體悟價值和智慧人生;第二,尊重和解放兒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把學生當“人”看,尊重人的特性,又要把學生當“學生”看,承認學生的獨特價值;第三,融入生活。在生命的發展歷程中,必須讓生命真正融入和參與到生活中來。因為生活才是我們生命的存在方式。杜威曾經說過:“教育即生活。” 為此,我們要求教育要回歸生活,要融入生活,實現教育與生活的融合;第四,充滿人文關懷。生命教育過程就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過程,它需要的是尊重、關懷、激勵、寬容、平等。
二、中專職業學校生命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放眼我國國內的中職學校,雖然大多數已對學生開展了生命教育,但屢屢發生的青少年自殺和摧殘生命的事件表明學校對此在一定程度仍缺乏足夠的重視,大多數仍存在于形式上。以我們中職學校為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多數中職學校雖已設置了相關課程,但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仍相對單一。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中職學校由于缺乏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往往限于開次講座或與一年級的德育課程合并上,不增加任何學時。這一課程的教師也極具缺乏,或者說教師自身也缺乏對生命教育的真正認識,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素質。
第二,缺乏專業教師及對生命教育的認識。時下對于生命教育而言,其實并不只限于學生缺乏,作為師者的我們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也缺乏對生命進行思考和沉淀,對生命的認識也
大多只停留在表面上,不曾過深地去探索。其實生命就像宇宙,有著太多我們所未知的奧秘,需要我們去挖掘和認識,去思考和探索。
第三,生命教育課程太膚淺化和知識化,無利于學生生命品質的提升,也忽略了學生積極情感和態度的養成。由于缺乏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只是開展了相關的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幫助學生習得交通法規、救生知識和青春期知識等,卻缺乏了生命教育過程還應傳遞給學生人文關懷和積極情感的滲透。這種只靠生命教育的習得是無法真正地幫助學生對生命進行感悟、體驗以及積極態度的養成,難以使學生認知生命的美好,難為培育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對自身及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的責任。當遇到問題時,只會采取消極的想法和辦法來解決問題,甚至摧殘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第四,由于過多的注重功利,致使許多學校對于生命教育更多的是重在形式化。這些都無法真正觸及生命教育的核心和本質,無法提升人的幸福感和生命質量。當前仍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為了迎合外在的評價,對于生命教育過多則是在形式上翻新花樣,而對于生命教育內容的空洞和膚淺視而不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性。這
樣的教學效果當然也是不盡如人意的。
三、積極有效地開展生命教育推進素質教育
在實施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核心所在,讓學生們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讓他們懂得尊重生命、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其次是要讓學生們學到生命存在和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主動、積極地去豐富自己的生命涵養,對未來充滿信心,對自己、家庭和社會建立起應有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努力學習,艱苦奮斗,把自己培養成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具體的途徑有:
1.開設生命教育課程
在實踐教學中,獨立設置生命教育課是學校實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和有效的途徑。課程應以如何豐富和發展人的生命為起點,努力增強學習過程的生命內涵。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完整意義的生命,從人的整體發展出發,綜合考慮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要,成為一個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2.重視生命教育,提升相關專業知識和素質
這一點適用于所有的家長、教師和學生。對于學生的生命教育,并不是家長或教師,或學生的事情,生命教育能否有效實施,是需要家長和教師,還有學生一起共同努力的。共同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等重新審視,對生命教育進行深層次的探索,在探索中分析和總結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作為師者的我們,則更主動積極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素質,對生命教育有著新的認識,才能將素質教育、生命教育進行到底,更好地傳授給我們的學生。這是我們師者的職責和義務。
3.在生命教育內容上下功夫
教育的對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應該在尊重生命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個體生命的獨特性,而生命的獨特性如果不為教育所尊重,那么生命的自我發展必然受到限制,最后使每個生命都因沒有自我獨特性而失去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學校在生命教育內容上,可以在教材上下功夫,教材則應針對中專職業學生的特點編寫教材,這樣教學內容就會比較有針對性,提高教學效果;或者可以綜合現有的教育資源,采取多元教學方式,動員學校教師全員參與、學校與家庭、社會協同,共同關心關注學生的成長。
4.在各個學科上進行全方位綜合滲透
在當前的教育形勢及新課改的背景下,本文認為生命教育最好的實施方法是在各學科上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滲透,以提升生命價值來推進素質教育。而對于學生實施的“生命教育”,則應根據學生在中職階段的生命價值和成長特點出發,在各個學科中進行有效的滲透。“生命教育”,不僅僅只是生命教育課程教師的職責,這也是我們作為教師應盡的責任,不論我們所教授的是什么專業,我們都有責任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教會他們如何去尊重和珍惜生命,如何去認識生命,讓學生在生理、心理和倫理上得到和諧的人格教育,提升生命價值,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語
時至今日,“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師和學校、教育部門等也基本上從思想上有了重新的認識。為此,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心孩子們的“生命教育”,讓他們對生命有著充分的認識,幫助他們發現生命的美好,尊重、珍惜和善待生命,并對他們進行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培育,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為我們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的和諧與發展盡一份心,盡一份力!
作者簡介:胡梅,女(1963),(彝族),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省水利水電學校基礎部講師,法學學士學位。1986年7月于云南民族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分配到學校從事德育課教學工作至今,主要從事中職德育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達嬌.重視生命教育 促進青少年身心和諧發展[J].中國民族教育.2009.04
[2] 劉長城.生命教育的內容與實施策略芻議[J].當代教育科學.2009.10
[3] 李舜.論“三生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昆明學院學報.2009.01
[4] 羅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