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蘭
中圖分類號:G8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345-01
摘要:近幾年中學生整體身體素質下降明顯,尤其是耐力素質下降幅度較大,是一個不變的事實,作為一名中學生體育工作者,對此現狀感到十分的擔憂,同時也積極地進行了一些思考,以求與同行們共同探討,不斷提高認識,謀求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師范教育;身體素質
一、對存在原因的剖析
首先,宏觀上講社會歷史的原因,體育這門學科還沒有一個堅實的操作和發展平臺,造成了此現象的出現。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及我國《全面健身計劃綱要》的貫徹實施,以及“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確實促進了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家長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意識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存在著許多認識上的誤區。偏重娛樂性體育,忽視基本身體素質的培養。許多家長在子女所從事體育的項目選擇上,側重在球類、游泳、舞蹈等項目上,家長和學生對從事耐力素質這類基礎性的項目運動熱情卻很低,有的甚至持反對態度,害怕子女吃苦、出危險,這種想法容易造成學生走上社會后心理承受困難的能力偏低,從挫折教育的角度看,對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存在著較大的教育缺陷。這種錯誤的思想意識大大削弱了學校體育的基礎性教學,也阻礙了技巧性運動項目的長遠、健康地發展和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更好培養。同時與學校體育最根本任務(增強體質)也是背道而馳的。
其次,是在大環境的影響。在現行的應試教育的形式下,學生、家長認為只有在文化成績上取得優勢,才能有可能出息。所以,有些學生一坐就是幾小時,課間也花在了題海之中。同時,現代科技的進步,網絡的興起,有些學生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連飯都在電腦前吃,不要說耐力訓練,就連基本的體能訓練都無法實現。
第三,“獨生子女”現象的出現,影響了中學生耐力素質的培養。我國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對我國更好發揮有限的教育資源優勢,迅速提高整個中華民族國民的綜合素質,毫無疑問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也給這些孩子的成長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這種社會現象的出現,對社會、學校和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壓力加大,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在當前社會大背景下,可以說是舉步為艱,可想而知作為體育教育教學中一個以“苦”字當頭的耐力素質項目推行的難度了。
第四,中考體育加試項目的設置和調整,放松了學生耐力素質的培養。現在實行的中考體育加試,由于項目設置只有100米、立定跳、仰臥起坐三個項目的考核,而沒有耐力方面的項目,導致近幾年初中生耐力整體水平下降,從而造成了升入高中學習的學生耐力素質水平的逐年下滑,無論普高、職高,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晨會等重大活動,站立暈倒的現象有逐年上升之勢。
二、體育素質的訓練的基本要求
1.深厚過硬的業務素質
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一種雙邊活動。教師的業務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作為一名新型的體育教師要適應體育教學制度的改革首先應具備扎實、深厚,過硬的業務素質,可以總結為六個字“長、寬、高、新巧、美”。
長:既要有一技之長。隨著教學對象向基本上是獨生子女的方向轉變,學生對教師的要求也在悄悄的轉變,他們不再滿足于會做動作,會講解的體育教師,更注重的是能引起他們敬佩,能以一技之長占拒他們心目中明星地位的體育教師。
寬:即體育教師的知識面,信息面要寬。體育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還必須擁有合乎時代趨向的新觀念、新思想。
高:即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要高。教學和科研兩種是相輔相成的,教學是實踐,科研是總結,只有把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這是最基本的途徑。
新:即教學手段要新。新世紀隨著各教學硬件、設施不斷進步,教學手段和方法要適應這種變化,不斷豐富,讓廣播電視,電訊通訊網絡,計算機通訊網絡中高速傳遞的文本、聲音、圖形等多媒體信息走進體育課堂。
巧:即教學過程設計要巧。教學過程設計的合理、新穎程度,直接影響到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前,教師要對每堂課的教學過程,從頭到尾,都要精心設計,別出心裁,令學生感到新奇獨特。
美:即教態示范要美。體育教師的教態包括服飾、儀表、體態示范等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僅僅停留在傳統的標準基礎上,應根據所教內容的性質特點,因時因情地進行創新設計。
2.高尚的師德風范。體育教師能不能把工作干好,取決于他們是否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首先是事業心和責任感。其次,是要熱愛學生,對體育教師來說,熱愛體育事業必須表現在熱愛學生上。愛之越深,求之越嚴。把熱愛學生升華到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和關心。第三,要以身作則,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3.良好的心理品質。心理品質是指一個人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體育教師的心理品質,是指他們從事教育過程形成和表現出來的,具有一定傾向性,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總和。體育教師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學生的心靈陶冶和教育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堅強的意志,教師的工作是一種艱巨繁重的腦力、體力相結合的勞動。因此,體育教師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足夠的耐心,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持之以恒,切不可浮躁、朝三暮四,不安心工作。平靜愉快的心境和健康幽默的情緒。教師要有自控能力,以積極、平靜的情緒感染和激發學生,并作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教師要樂觀向上,熱愛生活,勤奮工作,朝氣蓬勃。
5.較好的體質狀況。體育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是教師應具備對技術動作的示范能力,也就是運動能力,包括體能和技能。一名好的體育教師應有一個健壯的身體,在力量、速度、柔韌、靈敏、耐力等各方面素質良好,才能具備各種活動和運動能力。
三、對策及建議
1.加強領導,不斷完善學校體育管理體制。建立校長室督導下的體育教研組長負責;教務處協調;政教處、總務處、團總支及學生會協助。
2.作為職業高中的學生,大多數人接受的是一生中在學校期間的最后學段的體育教育,在生理和心理上正處在一個向成人過渡的時期,在學生正確的體育思想意識沒有形成前,適度的采取一些強制措施,使學生接受一些嚴肅體育的教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多年來我校把耐力跑項目每學期都作為體育課考核的硬性必考項目和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項目來組織實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3.必須營造積極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來推動學校耐力項目的開展,通過多種形式介紹耐力跑知識以及耐力跑的運動規律、運動技巧等等。
4.職業中學體育工作應圍繞為學生專業學習服務的宗旨,課內、課外相結合,認真做好班級運動隊的普訓和學校運動隊的集訓工作,積極做到以點帶面,逐級推進。
5.采取一些積極的激勵機制,與學生的評優、班主任老師的考核相結合,凡是參加校內外長跑比賽獲取好名次的同學,學校將大力表彰并優先推薦上崗實習,長期的循序漸進的推進耐力項目的開展。我校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是可行的,效果是明顯的。
6.加強學校各部門的聯系,積極做好保障工作。在推行的初期,學生毫無疑問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思想上必須要求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去積極引導、說服教育,醫療保障上需要教務處、體育老師與校醫務室緊密協作、及時溝通,保證體育課、體育活動的正常進行,防止耐力鍛煉中的意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