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霞
摘要:教育評價是現代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現代教育科學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要科學地實施教育評價,必須要有一定的原則作指導,才能克服主觀性和隨意性,有效地進行客觀和科學的評價。
關鍵詞:教育評價原則探討
教育評價是教育活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它是圍繞教育是否達到其原定的目標,即培養能夠滿足公共需求的畢業生,而對教育活動及其效果進行的價值判斷。其目的在于有效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建設和發展,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要了解教育評價,必須首先知道教育評價的原則等,為更進一步探討教育評價的有關理論與方法奠定知識基礎。
一、教育評價概述
教育評價是現代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教育評價是對教育活動及其效果進行客觀測量,并用科學評定的方法對教育現象進行價值判斷。教育評價對于教育發展和改革、對于教育管理和決策,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當今世界教育領域中,教育評價、教育基礎理論、教育發展被譽為三大研究的課題。在教育評價過程中,它要求評價者盡量排除主觀因素的影響,以保證結果的客觀性,為教育決策提供反饋信息和可靠的依據。
隨著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教育評價對象范圍也在逐步拓展。教育評價由最初的課程、學力評價發展到對智力、人的全面發展評價;從對學校本身評價發展到對社會、政府以及教育生態環境的全方位評價;從對文化及教育評價發展到對一切教育類型的評價;從對教育硬件評價發展到教育軟件甚至辦學思想的評價。
二、教育評價的原則
教育評價是現代教育科學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要科學地實施教育評價,必須要有一定的原則作指導,才能克服主觀性和隨意性,有效地進行客觀和科學的評價。
1、方向性原則:方向性原則,即教育評價把握的方向。
①把握“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正確政治方向。
②教育評價具有定向指揮的作用。通過教育評價活動促進學校把各項工作引上正規。因此,教育評價指標的確立,應力求符合國家的有關要求,反映時代精神,具有先進性和超前性,確保教育評價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符合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具體要求。教育評價指標實質上左右著辦學方向和師生的努力方向。
2、科學性原則:教育評價必須依據科學的理論、態度和方法進行。教育評價過程的各個環節都符合科學要求,遵循教育評價活動的客觀規律,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項目要有獨立的、準確的科學含義;教育評價方案的設計,要符合科學實施程序;獲取的信息、數據,要運用教育統計、教學測量等有關理論和方法。從實踐出發,盡可能將數量和質量評價統一起來,這樣,評價結論才能更加全面和合理。
3、客觀性原則:實行教育評價時必須持有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主觀臆斷或摻雜個人情緒。因此,在評價時應注重調查研究、全面搜集資料,確保信息來源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整理資料、分析資料,作評價結論時,都要努力排除主觀偏見或個人情感因素的干擾,以客觀存在的事實為依據,做出正確的結論。
4、公平性原則:在評價活動中,要一視同仁,秉公辦事,體現公平競爭性。評價指標、標準、權數、分值和等級的確定要做到在同一范圍內,對同一類評價對象堅持同一標準。
5、可行性原則:教育評價的實施,不僅要注意科學性,更要具有可行性。尤其是評價方案的確定,要考慮人力、物力、時間、技術等各種因素;評價標準,具有普遍性,符合實際,能被大家所理解和接受,可操作性強。
6、全面性原則:在作總體評價時要分析評價對象的各種因素,重視其相互關系,把握全面性。由于教育活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人們對存在于教育活動中的各種因素的相互關系尚有認識差距,因此,把握全面性,才能防止片面性。
7、評價與指導相結合的原則:現代教育評價的目的無論是對學生的評價,還是對教師的評價,甚至對于學校的評價,都要對評價對象進行指導,提出建議,找出差距,指出繼續努力的方向。
三、結束語
學校的評價和反饋對學生的影響是絕對不可以低估的。對學生來說,學校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和反饋是他們借以判斷自己是否適應成人世界的標準,是評估自我價值的標準。評價問題一直是我國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如何運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將評價的目的界定為使學校和教師滿足于不同學生的各種需求,將評價對象放在所有學生及其學習的環境上,以整體的、發展的、多元的觀點評價學生的方方面面,強調教師在評價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于促進課程教學的效果、教師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從而為每個學生都能提供滿足其需要的優質教育。使教育評價真正有效、可信,促進教與學,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總之,隨著現代教育學的不斷發展,教育評價已成為教育活動的重要職能之一。教育評價是教育評價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值得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