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全
綜合性學習作為新課改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部分,單獨地列出來是有其實踐意義的,我們每個單元的語文教學都有關于“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專欄,用編者的話說就是“一次次綜合性學習,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險,讓你流連忘返”,所以“綜合性學習”也是“語文旅行”中的一次探險活動。我們必須十分重視“綜合性學習”在語文素養的培養和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掌握中的積極作用及其實踐意義。在我們傳統的語文教學中總體存在的情況是重課本教學,輕課外活動,重教師分析,輕學生實踐,重學生書面作業,輕學生口語訓練,而新課標中正是針對諸如此類弊端,而設置了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環節,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呢?我想就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教育引導全體學生,達到整體和諧發展
我們通過綜合性學習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是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的。而不是只針對部分優秀學生。但是在實際施行過程中,由于綜合性學習經常需要學生分組自行組織活動,所以往往會出現由一部分優秀學生控制或把持局面的現象,而相當一部分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生只處于一種旁觀的位置。這樣做只能提高部分優秀學生的語文素質,而不是全體學生的語文素質。反而會加劇學生語文水平的兩極分化。因此,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應有意識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探究活動的機會,尤其是要給弱勢群體以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分享到探求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當然,對于某些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和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應考慮在適當時機給予他們恰當的學習任務。
二、建設開放而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人教版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在設計思路方面即集中體現了這種開放性的原則,它力圖通過課堂內外、學科之間的聯系,建立一個廣闊的語文空間,真正實現語文與生活的聯系。以往教科書或語文教學中的語文實踐活動一般從活動的形式上劃分,或辦小報。或開辯論會,常常用這樣一種模式:先給學生提供一個范圍比較廣的活動內容,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達成一個相對單一的目標。比如,收集名言警句的語文實踐活動在過去的教材和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中經常出現,這一活動乍一看規模比較大,涉及古今中外各個民族的思想結晶,學生需要找來各類名言警句的書籍。進行分類、摘抄,才能圓滿完成任務,但是這個活動的學習目標卻是相對單一的,即通過對名言警句的收集和整理使學生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啟迪,積累好詞好句便于寫作時應用。
三、發揮學生的主觀性和創造力
興趣是學生喜歡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觀性得到最大發揮的標志,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應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創新能力呢?我認為,主要還是應該從過程評價及價值觀的體現出發,讓學生有成就感、愉悅感。
“綜合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參與進來,因此為了提高其積極性,作為組織者,指導者,我必須學會對學生進行評價,不論是從定性評價還是定量評價,是形成性評價還是終結性評價,都應該讓每位參與者有成就感,讓其價值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要做到這些,首先我們教師必須能客觀地描述每位學生,尤其是能力差的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及其表現,突出他們參與性與進步點,對每位學生的表現盡量是加以鼓勵,以積極評價為主,并從多方面加以引導。
其次,倡導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及幫助作用,相比較而言,學生無論從年齡、知識層次、心理范疇等許多方面具有共同性,易于交流,易于溝通,讓他們以各自的愛好興趣、地域等不同方式組成小組,也是十分有利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第三,存同求異,鼓勵創新,從學生的學習經歷知識結構來看,大多數學生是相似的,在很多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涉及的內容是相似的,但是,作為我們老師來說,應該是善于發現相似之中的差異并進行恰當的評價,促進他們思維的求異,以此業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并逐漸培養整個班同學的創新能力。
四、時刻把握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綜合性學習中有許多跨學科的內容,如“黃河,母親河”中涉及的地理常識,“世界何時鑄劍為犁”中涉及的歷史知識,“蓮文化的魅力”中涉及的植物學知識,等等,這些其他學科知識的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學科、不同內容和不同方法的交融中開闊視野,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它的最終指向仍舊是語文本身,所以教師在綜合性學習的指導過程中,應時刻把握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為重點,而不能舍本求末、越俎代庖,強求其他學科知識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把語文課上成地理課、物理課、生物課都不能算是成功的。
總之,“綜合性學習”是一片全新的領域,它的出現對于教材的編寫者和一線的語文教師都是一個挑戰,它的成功實踐將帶來語文學習方式的一場重大變革,它的合理評價將影響到整個語文教育改革的進程。人教版“綜合性學習”在設計思路和編寫形式上作了有意義的開創性工作,在教學實踐中也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而在形成性評價方面還需要更成熟的、符合不同地域特點的措施和規章,這恐怕應是下一階段人教版“綜合性學習”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