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龍
摘要:自多媒體技術興起以來。多媒體教學以其先進的手段、巨大的容量、直觀的感受、豐富的表現形式迅速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創設教學情景和優化教學環節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暴露出來的弊端卻也不可忽視。事實上無論多媒體技術多么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的音樂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還必須要有扎實的音樂知識和過硬的基本功,從而將多媒體手段和傳統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音樂教學基本功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以其先進的手段、巨大的容量、直觀的感受和豐富的表現形式迅速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文、圖、聲、像等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把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事物、現象或過程生動地再現于課堂。這一切使傳統教學中,難以表達、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變化過程、細微的結構可以通過動畫模擬、過程演示等手段予以顯示,解決了常規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利用多媒體教學也改變了傳統教學“粉筆加黑板,教師一言堂”的方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其注意力。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的確有其無與倫比的優勢。
而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重要作用尤為突出。多媒體資源、課件等只要隨手一放,形象又生動,方便又省事,的確深受音樂教師的歡迎。這樣一來,老師有時不用自己唱一句也不用彈一句卻能讓課堂非常活躍,歌聲、樂聲迭起不斷。可是在感慨之后,我卻感到矛盾與困惑,在多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下,音樂教師的唱、奏、講、演等基本功就不重要了嗎?
一、用了多媒體,丟了基本功
當前很多音樂教師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有所改變,跟上所謂的先進教學手段,通過各種途徑找來現成的或自己制作出的各種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只要課件內容與所上課的教學內容相同就在課堂上使用,并不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反饋信息進行調整,甚至有時連課題也不板書,整堂課從講授新課到布置作業全部用課件代替。比如上舞蹈課,老師向學生介紹某個民族舞蹈的特點,就向學生播放大量該民族的DVD舞蹈片段,一個個片段畫面漂亮,節奏歡快,動感十足,看得學生眼花繚亂,興趣高漲,一節課下來老師卻很少有精彩的示范。再如上音樂綜合課,課上既有歌曲的演唱,也有表演活動,但整節課下來老師沒有注意訓練學生的演唱,沒有范唱也沒有雙邊活動,全部用的是課件范唱和伴奏,鋼琴更像一個擺設。課堂上凡是要演唱或是該聽音樂,教師都用錄音機播放或者使用多媒體課件,悅耳的歌聲、優美的音樂立刻就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做到自己不唱、不彈也能讓學生學會歌曲,似乎多媒體完全可以代替教師的唱、彈、跳等基本功了。像這樣教師過多地依賴于多媒體技術,導致整個課堂教學形成了由教師操作,計算機演示,學生“洗耳恭聽”的新的“填鴨式”模式。長此以往,不但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毫無長進,恐怕連自己的基本功也將會“丟”了。
二、上課不應該只是為了課件而上
不少音樂教師已經有了這樣一個誤解,只要是要上課了或者有人要聽他的課,不是按照教材好好鉆研,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找課件或費盡心機地去做課件,并沒有把精力花在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實際和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上。上課是為了讓學生觀看自己的課件,這樣可以一勞永逸,方便省事。但往往在實施過程中,一些辛辛苦苦做的課件在課堂上卻沒有起多大作用,甚至因各種故障導致無法按計劃上課,完成不了教學目標,也達不到教學效果。曾經一位老師為我們展示一節示范課,開始該老師講解自如,熟練地操作著課件。哪知不湊巧供電出了故障,停電了!課堂立刻暗了下來,這位老師也顯得手忙腳亂。用慣了多媒體的他一下子適應不了,拿起書本,讀一句講一句,不到二十分鐘課講完了。竟有半數的學生打起了瞌睡,剩下的時間也成了自習。如此“示范”課反而成了我們回來討論的話題,從中我們開始吸取教訓,認真思考如何在音樂課堂上將傳統教學法與使用多媒體合理地結合起來。
三、現代化教學手段與教師基本功應合理結合
在現代化教學手段面前,音樂教師的基本功真的不重要了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富有激情的范奏和表演,充滿鼓勵的眼神是電腦永遠也代替不了的。教師親自示范比什么都能讓你的學生心悅誠服。我相信一個教學基本功過硬的音樂老師若能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必定更能贏得學生的喜歡和信任。
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對音樂教師挑戰很大。我們要懂得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要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如鉆研教材的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聲樂、器樂、舞蹈、自彈自唱、指揮等專業能力。當然我們不可能樣樣精通,但做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至少有幾方面特長,不然怎樣面對課堂、面對新課程呢?當學生傾聽你美妙的歌聲、嫻熟的彈奏、富有情感的表演,學生怎能不喜歡你呢?這樣他們也就喜歡上你的課。我們常有這樣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腳踏實地、勤奮學習、有過硬教學本領的人才會贏得學生的愛戴,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我們的使命就是讓學生們喜愛音樂,通過音樂的美感積累產生對美的追求,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去感染學生,讓學生親眼看到、親身體驗到音樂的美。
如果音樂教師有比較扎實和全面的基本功,即使使用多媒體時出現意外,也不慌了,歌曲不能放了教師自己唱,課件不能用了教師自己表演,音樂不能聽了自己演奏。這樣更主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就更親近了。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雖然能夠極大地拓展音樂教學的空間,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也能給教學帶來生動活潑的新局面;但是它不應當也不可能代替教師的全部。有了多媒體的幫助,音樂教師的基本功也還是很重要,兩者并不矛盾。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目的,其關鍵在于根據具體課題內容做到恰當應用。因此教師在音樂多媒體課件制作和使用中要立足以人為本,作為教師首先應把握住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不能只當“解說員”和“播放”操作者。多媒體它應該是教師教學手段的補充和輔助,讓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教學更完美,為真正提高教學質量而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總之,音樂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運用的應用是件好事,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變革學生學習方式,加速音樂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暴露出來的弊端卻也不可忽視。無論多媒體技術多么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我們音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音樂知識和基本功,還必須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法有機的結合,合理使用,在課堂上找準使用多媒體的最佳時機,把握好時、度、量,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全面推進音樂素質教育發揮強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