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勇娜
摘要:大課間體育活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學校體育新的組織形式,是學校體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由于農村學校還是嘗試階段,經驗不足,在實施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走訪調查法對農村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狀況進行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對策。有利于農村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問題對策
一、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已成為學校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學生每天的學習壓力迫切要求進行體育健身鍛煉,而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在傳統的課間操活動形式上發展起來的新名詞,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一項大型的集體活動,它不僅展示了一所學校的體育藝術成果,更顯示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組織管理能力。它是學校體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時間的保證,更是學生終生體育一個不可忽視的起點。它是一種大型的集體活動,活動時間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但是,由于開展時間不長,農村學校在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和問題,是我們應該重視的。本文就針對農村學校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實際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對策,有利于農村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發展。
二、問題的提出及對策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一項積極向上的活動,是值得推廣的。但是大部分農村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都處于半癱瘓狀態。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幕:老師們各自聊天嬉笑,學生東游西逛漫無目的,有些學生聊天,有些學生只跳跳繩、踢踢毽子,更有的學生趁老師不注意偷跑到教室去。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究其原因,就以下幾點進行分析討論:
1、學校體育器材及場地的影響
大部分農村學校體育資源非常有限,場地太小使學生在活動中出現擁擠的狀態,器材少使學生鍛煉頻率少,長此以往,學生對大課間體育活動會逐漸失去興趣。為此我們在場地這一塊應該充分利用除操場以外的其他地方,合理分配每一個地方,農村學校器材缺少的原因一是器材質量差和學生運用不當,使許多器材利用時間很短,二是沒有專門管理人員,在器材出借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漏洞,導致器材丟失嚴重。所以我們農村學校應該兩管齊抓,合理有效地填補這個漏洞。
2、教師沒有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職責,沒有很好的組織管理自己的班級。因此各位教師特別是體育教師及班主任應積極參與其中,這樣既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又融洽了師生感情,相互溝通,促使師生間的和諧共處,更調動了老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鍛煉了老師的身體。學生對多種基本運動知識、技能掌握得太少,導致學生只會最基本的運動,如踢毽子、跳繩等一些簡單的運動,還對一些運動產生錯誤的理解,導致事故的發生,所以教師應該巡回觀察學生的活動,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并進行指導和幫助,使學生能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
3、升學率的影響使學生受到很大的壓力
由于現在的學生家長只看結果,并不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他們在鄰里談話中只注重孩子的成績怎樣?他們并不關心孩子每天的鍛煉情況,所以他們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他們花大錢去升學率高的學校讓子女去讀書,那么使得每個學校都希望自己學校都有較高的升學率,使得教師們只關心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在教師的熏陶下,使得學生不得不放棄少年的天性,不得不放棄各種活動。這樣沒有主動鍛煉意識的學生就多了,他們更在乎自己的學習。
4、活動內容太單調,太過籠統
在大課間活動中,農村學校由于種種原因教師安排同一個內容不變換,這樣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受不了。新課程理念中有明確指出:“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因此我們應該給學生自由的權利,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以俱樂部形式進行操作,每個月可以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讓學生選擇,最后統計人數進行不同內容的安排,每個月調查一次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不同的選擇機會,還不會厭煩。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一項人人參與,群策群力的活動。因此我們學校的每位老師都應該參與,把不同的元素加進體育大課間活動中,比如:可以滲透一些書法、音樂、美術這些元素。可以讓學生增長體育以外的其他興趣,讓學生有一個新的收獲,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對大課間活動起到了促進作用。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一種學校課程,肩負著以體育活動為載體全面育人,調節學生身心健康的重任。但是它正在探索和實踐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我們每個學校都應該積極思考解決不同的問題,把農村大課間體育活動積極有效地發展下去,在實踐中提高質量,創設出屬于自己學校特色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