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三明
英語記憶在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學生的學習是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的,有了記憶,才能不斷地鞏固知識、增長見識、培養興趣、牢固地掌握英語技能和理論。從心理角度出發,遺忘是人的正常心理現象,每個人都會遺忘,遺忘有其本身的發展規律,即“先多后少,先快后慢”的規律。不掌握這個規律,學習只能停留在迷茫的階段,掌握這個規律,就能將知識有效地儲存在腦海里,經久不忘。英語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它離不開詞、語法、文章,從記憶的角度出發,它們各自的記憶方法不同,下面我就英語的記憶方法展開論述:
一、有意識記憶法
哲學家笛卡爾曾說過“我思故我在”的名句。不知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有時可以毫不費力地記住某些事物,有時卻對一些事物毫無印象。又比如,如果有人要你描述一下你家的沙發椅,你可能會面面俱到地展開敘述;而假如別人問你在讀書期間學過的某個科學數據,你也許會感到腦子里一片空白。同是與記憶相關的內容,為什么差別會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這與大腦前后運行了兩套不同的記憶機制有關。在描述沙發椅時,你的頭腦中會自然而然地閃現出相關的圖像,而在被問及某個科學數據時,由于感到陌生,你的大腦可能會下意識地抗拒回憶,在諸如“可能我在讀書時根本沒學過”之類的自我暗示下將相關的記憶人為地抹去了。由此可見,記憶效果的好壞并不決定于大腦本身,而是取決于如何使用大腦。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記憶長度為10000字的文章,如果采取從頭到尾一遍一遍的方式進行背誦需要花55小時,如果采取分段的背誦方式只需19小時。采用分段背誦方式的時間是完整背誦方式時間的1/3,可見分記可以大大提高記憶效果。以記200個單詞為例,可以將這些單詞劃分為10-15個單元,每個單元30-40個單詞,然后一個單元一個單元進行整記。這就告訴我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有意識去記憶,也就是按照一定方法,做一定努力來加強記憶。這種記憶方法特別適合畢業班學生的詞匯復習。教師在平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做一些詞匯的歸類整理工作。
二、重復記憶法
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根據遺忘的規律歸納出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不是一天丟掉幾個,轉天又丟幾個的,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而后逐漸減慢,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后慢”的艾賓浩斯的實驗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道理。學習要勤于復習,而且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得也越慢。根據這個規律,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應采用重復強化的辦法來鞏固記憶。一是要掌握好重復的時間,及時復習強化。記憶的當天應安排復習,第二天再復習,然后七天內再復習。經過多次重復強化,記憶的內容就鞏固下來。二是掌握好重復強化的次數。這里所說的強化一次,要求將所記憶的內容全部記下來才算強化一次。這與復習一次是有區別的,可能要復習幾次才能記下來才算強化一次。
三、誦讀記憶法
誦讀記憶法是以出聲的誦讀來加強記憶;它主要是利用眼、耳、口對大腦多通道傳遞信息,使大腦皮層中分管看、讀、聽的區域都處在興奮形態中,用這種方法記憶的東西不易遺忘。誦讀記憶法也是開發右腦的重要方式之一。右腦的記憶能力是左腦的100萬倍,在大腦發展的關鍵期應用誦讀記憶法進行學習,對開發大腦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將發揮重要作用。為了使背誦的詞匯長期不忘,有的教師就采用此法,預習時誦讀、課堂上誦讀、早讀時誦讀課堂上的內容。
四、聯想記憶法
利用聯想來增強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聯想記憶法。聯想,就是當人腦接受某一刺激時,浮現出與該刺激有關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一般來說,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間容易產生聯想。用聯想來增強記憶是一種很常用的方法。美國著名的記憶術專家哈利·洛雷因說:“記憶的基本法則是把新的信息聯想于已知事物。”聯想記憶法分為三種具體方法:接近聯想法、相似聯想法、對比聯想法。如loom,“l”表示高高的個子,“oo”表示大大的眼睛,“m”表示漂亮的妹妹,這樣的人不常見吧,所以是“若隱若現”。記憶moustache(嘴唇上面的)胡子這個單詞,第一步將此單詞“形象化”成為mo“磨”、us“我們”、t“特”和ache“痛”等四個記憶概念;第二步將此四個記憶概念進行聯想,即只需記住:“磨”+“我們”+“特”+“痛”;胡子,就能準確地拼寫出這個單詞。
以上內容只是浩瀚記憶規律中的一小部分,記憶規律具體到我們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生活經歷不同,可能導致不同的記憶習慣、記憶方式、記憶特點。規律對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為,只能起一個催化的作用,如果與每個人的記憶特點相吻合,那么就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尋找到屬于自己的記憶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