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萍 趙秀君
[摘 要]本文從介紹長尾理論入手,分析了圖書館存在長尾現象,并就長尾理論對圖書館工作的啟示進行探討。
[關鍵詞]長尾理論;圖書館工作;應用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6041(2009)01-0094-03
1 長尾理論
1.1 長尾理論的提出
2004年10月,“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出了一個網絡經濟的新概念——長尾(The Long Tail)。此概念很快發展成為一種新經濟理論,用來描述Google、亞馬遜和Netflix之類網站的商業模式,闡釋互聯網企業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1.2 長尾現象
長尾現象最初來自對一些成功的互聯網營銷商的觀察。圖1是在線音樂銷售商Rhapsody公司的數字音樂銷售統計表,從圖1中可以發現,該公司和傳統音樂銷售商店一樣,都有相同的符合“冪指數”形式的需求曲線,頭部是排行榜前列的流行曲目,尾部快速下降的部分代表不太流行的曲目。深入研究發現:圖1中的淺色部分,即排名在40000首以后的歌曲仍有源源不斷的需求,這是一般非在線音樂零售商所無法提供的,包括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s)也是如此,沃爾瑪在40000首之后的銷售記錄幾乎為零。而在Rhapsody,位于排行榜第10萬、20萬、30萬、40萬的曲子仍有點播,這就是長尾現象。網絡書店亞馬遜,搜索引擎巨頭Google,在線音樂銷售商iTunes 等都存在類似的現象。

圖1 Rhapsody 公司的長尾分析
長尾理論給互聯網商業經營帶來的重要啟示是,不要只盯著主流市場,那些“沉默的大多數”同樣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不過,這些商機要想得到實現,還必須滿足一些條件。長尾理論有效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互聯網技術可以使得產品的存儲和物流成本降到足夠低的程度,也就是說,產品的數字化程度要很高。
1.3 長尾理論與二八定律
按照傳統的二八定律,20%的消費者購買80%的某一類商品,而80%的消費者只購買另外20%的商品,公司只要將精力集中于這20%的客戶即可保證公司正常的運營,而對其余的80%的客戶則可不予重視。而安德森的研究卻發現在互聯網的長尾市場上,有90%的產品在傳統市場上是買不到的,但它們卻帶來銷售額的25%和利潤額的5%。同時在傳統市場上沒有利潤空間的產品卻占到了長尾市場產品總量的8%。因此,長尾理論認為這其余的80%客戶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安德森認為,網絡時代是關注“長尾”、發揮長尾效益的時代。長尾理論顛覆了原來的20/80原則。20/80原則強調的是少數重要原則,即20%的人群帶來了80%的價值,而長尾理論則強調在后面的那些被認為不能帶來盈利的尾巴里尋找盈利點。
2 圖書館工作中的長尾現象
長尾理論提出后,引發了圖書館界對長尾理論的熱烈討論。圖書館界的基本觀點是:圖書館的館藏建設就是長尾,只是因為互聯網公司成功的眼球效應,商業世界才發現它的價值。
但是越來越多的數據和事實表明,圖書館的傳統用戶正在流失。OCLC在2005年底推出的《對圖書館與信息資源的認知》調查報告中指出:被調查者中有84%的人首選搜索引擎開始信息檢索,只有1% 的人從圖書館網站開始;被調查者認為,搜索引擎比圖書館輔助搜索有更高的質量、更多數量的信息和更快的速度。部分學術信息用戶對圖書館的依賴度也在逐漸降低,特別是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200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調查表明:46.5%的學生喜歡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學習資料,而只有21.9%的學生使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雖然在資源長尾的構建中花費了巨資,但卻依然沒有阻止用戶注意力的外逃。與此同時,Google、Amazon等互聯網公司通過資源聚合、減少摩擦、激發潛在的用戶需求,成功地使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注意力凝聚在自己的網站上。
所以,必須分析圖書館的原始長尾和Google、Amazon這類長尾公司的差別所在,以便重構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在學術交流中的地位,重新吸引圖書館用戶,使他們的注意力回歸。
2.1 讀者群體的“長尾”
長尾理論與圖書館提倡的普遍服務原則、關注公共信息利益、消除“數字鴻溝”不謀而合。隨著信息化的深入,長尾理論的影響還在進一步發展,當前讀者的閱讀傾向越來越個性化,即所謂“每本書都有讀者”,圖書館無論在“長尾曲線”多遠的尾端都有讀者。
2.2 資源使用上的“長尾”
由于圖書館與二八定律的關系,圖書館在館藏建設方面實行三線典藏制。利用率很高的圖書存放在一線書庫,這些圖書的借閱量占總借閱量的50%~60%。利用率較高的圖書存放在二線書庫,其借閱量占總借閱量的20%~30%。而那些利用率最低的圖書的借閱量不會超過總借閱量的10%,由此就造成文獻資源的“長尾”。同樣圖書館在電子資源利用上也存在“長尾”。一方面用戶覺得館藏資源不能滿足個性化需要;另一方面圖書館因文獻和數據庫使用率不高而苦惱。其主要原因是由館藏資源覆蓋面受限制、各類數字化資源檢索界面不統一、檢索需要一定的技巧等造成的。讀者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缺乏易用性,需要很多時間去探索和使用。
2.3 資源需求上的“長尾”
隨著電子資源的發展,電子資源的使用總量應是逐年增加,但每個資源的使用頻率分布,每個讀者獲取的數量也是差距很大。中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用戶的需求表現為一個長尾。該調查對我國科研人員和研究生過去5年來在國內外公開學術刊物上(SCI和CSCD)發表的學術論文引用過去10年內的外文期刊種類和頻次進行了統計,結果表明讀者使用的資源呈現一個長尾,圖書館只管理高端的頭部。此外,期刊引用的年代分布也呈長尾。
3 長尾理論對圖書館工作的啟示
圖書館應該如何應用長尾理論來指導自身的工作呢?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應用長尾理論。
3.1 新的服務理念
長尾理論與圖書館提倡的普遍服務原則、關注公共信息利益、消除“數字鴻溝”不謀而合。圖書館在服務環境、服務方式、服務手段等方面都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把滿足讀者需要放在第一位。圖書館開發長尾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圍繞讀者來進行資源建設,應用長尾理論來吸納新讀者。圖書館通過網絡資源可以很好解決二八現象,把80%的文獻揭示給讀者,充分提高讀者的資源利用率。
3.2 立足讀者需求,互動讀者服務
圖書館發展的立足點來自于讀者的需求,這早已是中外圖書館學界的共識。了解和重視讀者的需求,是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的關鍵。圖書館服務也越來越注重面向讀者服務的資源整合與流程重組,尋求以信息服務及讀者和作者這些元素為結點,通過有限路徑將它們聯系或整合到可識別和交流的范圍。要增強圖書館對讀者的吸引力,吸納讀者的智慧來補充和改進圖書館服務,形成讀者與讀者之間,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讀者將通過自主改進圖書館的服務來滿足自身需求,圖書館關注讀者的反饋并改進服務工作。
3.3 注重資源組織與揭示
根據長尾理論的供應聚合原則,要有足夠長的“尾巴”,讓用戶獲取需要的資源,這需要有足夠多的產品形成數量聚合。圖書館要了解讀者的實際需要,建設滿足讀者需求的資源,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深層次的揭示和組織。資源的揭示包括館藏印刷型資源、各種中外文數據庫、電子期刊等,也包括免費資源的組織和揭示。資源的揭示不是簡單的羅列和堆積,需要從讀者的情報心理和情報行為的角度進行分析,按照知識體系和結構進行分類組織,從多個角度對資源進行揭示,以便讀者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的資源。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僅有資源聚合是不夠的,必須提供有效的檢索機制。圖書館可以通過有效的排序、推薦,引導讀者沿著發現的路徑,實現供應和需求的有效匹配。長尾理論重視潛在資源的挖掘,圖書館應該提供聚合信息供應和需求的技術和環境。網絡信息資源應該盡量收集齊全,要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而對于收費數據庫等資源,則可充分利用網絡條件進行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目前圖書館的資源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沒有深層的無縫鏈接。各種電子資源之間沒有形成統一的知識組織體系,不同的館藏目錄、電子數據庫、電子圖書都有各自的知識組織方式和檢索系統,讀者很難從一個入口獲得全面的圖書館館藏信息。因此,深度揭示館藏資源,整合網絡資源,引導讀者挖掘自己需要的資源,從而使資源得到更大范圍更大程度的利用。
3.4 優化館藏結構,提供虛實結合的服務
圖書館的館藏結構呈多元化,既有傳統的紙質型文獻,又有大量的數字化的文獻以及各種格式的多媒體資料。圖書館傳統印刷型文獻和現代數字化信息資源應該有機協調統一起來,各類資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應該科學有序地整合,同時以廣泛的資源共享為基礎,依靠地區、國家及國外信息資源網絡,實現信息資源共知、共建與共享,構建實體與虛體相結合的服務體系。圖書館要通過多種檢索途徑來方便讀者的信息獲取,加大不同文獻的獲取可能,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快速流動。圖書館了解長尾理論將能夠服務更多的讀者,對現有的實體服務改進,以便更好地服務現有讀者和吸引新的讀者。圖書館利用網絡實現電子資源、館際互借、信息推送、信息檢索、文獻傳遞等個性化服務,讓每個讀者找到適合的資源和每一份資料找到適合的讀者。圖書館要建立實體和虛擬相結合的讀者服務,通過個性化服務來滿足不同讀者的需要。其主要手段包括:個性化定制、個性化信息檢索、信息推送服務、互動式信息服務、網上文獻購置推薦等。圖書館只有將實體與虛擬服務相結合,才能提升讀者服務工作的價值。
3.5 建立資源導航,引導讀者利用資源
圖書館有義務和責任對讀者進行科學引導,引導讀者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向讀者提供喜歡的文獻選擇。引導讀者注重即時文獻傳遞服務、虛擬參考咨詢服務,引導讀者從使用傳統的搜索引擎轉向專業的信息檢索。吸引更多的讀者來訪問,積少成多成為長尾的一部分。圖書館要與讀者共同建設資源,主動推介資源,引導讀者發現資源,降低獲取資源的成本,加強網絡資源整合,提高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3.6 加強圖書館的推廣活動
圖書館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來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力。隨著網絡對社會的沖擊,圖書館的使用率在逐年下降,入館人數也在逐年萎縮。嚴峻的現實必須考慮圖書館的價值重估,重新評價圖書館在傳承人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圖書館推廣的目的就是要以讀者為導向,充分挖掘讀者的閱讀愿望,通過系列的形象識別來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力。讀者分為現實讀者和潛在讀者,圖書館就是要通過各種途徑來使大量的潛在讀者向現實讀者轉化,讓文獻得到最好的利用。圖書館推廣需要對廣大的讀者“長尾巴”加以特別關注,通過大量的實踐來推動潛在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
4 結 語
關于長尾理論的研究還待進一步深入,這一理論的誕生為圖書館工作模式的變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對圖書館工作和服務理念來說也有很多的啟示,同時給人很大的想象空間,為圖書館提高資源的利用和發掘資源的內容,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和服務模式。我們要在實踐工作中,重視長尾理論的應用并不斷更新,以整合圖書館現有的各種資源,提高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全方位地為讀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周軍蘭.長尾理論與圖書館[J].圖書情報工作,2007(4):30—33.
[2] 韓瑞珍,劉 純.長尾理論及其對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啟示[J].圖書館論壇,2008(1):93.
[3] 卜華白.長尾市場商業運營模式[J].企業管理,2007(1):100.
[4] 宓永迪.長尾理論在圖書館的應用[J].圖書館雜志,2007(5):11.
[5] 丁一敏,馬宏偉.長尾理論對圖書館的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07(3):38—39.
[6] 張安紅.讀者服務工作中的長尾理論[J].山東圖書館季刊,2007(1):79.
[收稿時間]2009-01-08
[作者簡介]唐桂萍(1952—),女錦州市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趙秀君(1973—),女,碩士,館員,發表論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