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榮
【摘 要】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離不開社會主義法律功能的發揮。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立法權本質上屬于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制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最好的立法制度,但還并未達到應有的完善水平,對其還必須進行改革,使民主得以更好地體現。
【關鍵詞】社會主義 民主 法制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離不開社會主義法律功能的發揮。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社會主義法律對于社會主義民主的功能,體現為社會主義民主的法治化。民主模式并不是單一的,法律對某種民主模式的選擇決定著國家民主生活的基本走向。建設社會主義法制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題中應有之義,離開社會主義法制的民主不是社會主義民主,而可能會導致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民主愈健全,法制的威力愈強大;民主愈發展,法制作用的發揮越充分,沒有社會主義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法制。
反之,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保障,沒有健全的法制,民主就會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無產階級領導人民奪取政權后,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爭得了社會主義民主,就要用法律來確認和體現這種新型國家政權的性質和作用,使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獲得法律上的保障。正如鄧小平所說:“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社會主義法律也是人民運用國家權力實現自己意志的體現和保障,它規定了人民民主權利的范圍,為人民行使民主權利指明了方向,使人們在行使民主權利時,有了清楚明確的可循標準;社會主義法律還通過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其他刑事犯罪,依法對敵對分子實行專政,保障人民真正享有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從而排除一切可能導致國家混亂甚至動亂的因素,鞏固和發展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面。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立法權本質上屬于人民。人民的意志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反映出來,上升為國家意志,于是就成為法律。所以,任何懷疑我國法律體現人民意志的想法都是不正確的,至少在理論上如此。這一點必須首先肯定。
人民代表大會制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最好的立法制度,但是還并未達到應有的完善水平,對其也必須進行改革,以使我國的民主制更為真實和更有保障,使民主得以更好地體現。
問題之一:立法與知法的脫節反映了現行間接民主制的不完善。
間接民主制之所以必要,是因為直接民主制的不可能,那么在直接民主可能的地方就不宜再搞間接民主。間接民主只有以直接民主為牢固基礎才能更充分顯示它的意義。直接民主最能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雖然在中央、省級不能搞直接民主,但在縣級以下是可以搞的。直接民主存在的地方應是人口較少而集中,大家互相了解;我們可以把這種地方劃為最基層的選舉單位。其實,仔細推敲起來,民主的關鍵并不在于直接民主的范圍究竟應當劃到多大,而在于民主的各個環節是否真正能確保人民的主人地位的無可動搖。民主制的不完善,肯定會給法律民主性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問題之二:立法與知法的脫節說明人民代表沒有起到應有作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同原選舉單位和人民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代表之所以必要,只是因為不可能由全體人民中的每個人都參加會議,進行表決。所以,代表在大會上表達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意志,而是人民尤其是選民的意志。作為代表,必須首先知道選民的共同意志是什么。為達到這一點,代表就必須聽取選民的意見,并從中進行歸納和綜合,抽象出共同意志來,再反映到大會當中去。我國法律的制定都有一個很長的過程,從起草到公布經過若干程序,其中就要由代表進行討論。這時,代表應該把法律草案拿到選民中去征求意見,再由人大對法律草案進行修訂,通過以后繼續由代表向選民進行宣傳闡釋。
總之,在立法的過程中就向人民宣傳了法律的內容,立法和宣傳同步進行,參與立法是代表的職責,宣傳法律也是代表的職責。
上述問題并非無法解決。進行市場經濟法制建設決不等于僅僅注重經濟方面的立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切不可忽視人民民主生活的改善。目前,我國的政治立法、民主立法落后于經濟立法。就立法民主化而言,要使民主得到法制的保障,首先必須在《代表法》的基礎上對于代表職責、代表選舉問題更加具體地規定一些可操作性強的完善措施。
人民代表享有憲法所規定的一系列權力和權利,同時就必須承擔參加會議和聯系選民兩項最基本的職責。聯系選民是代表們的義務,那么他們不履行這個義務就是對人民的失職,法律應該規定代表所承擔的責任。
對于代表選舉及活動方式也要進一步完善。僅就選舉來講,應明確代表的條件,選民才有一個把握標準,不能把代表資格的獲得單單看成一種獎勵方式。工作有成就的人不一定就是合格的人民代表。代表首先應該有為大家辦事的覺悟,愿意不辭勞苦地上傳下達,下傳上達。其次,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程度,有分析、綜合的能力,這樣就可以比較及時、準確地掌握本選區選民的共同意志,既不為個別人的意志所左右,也不致因為對選民情況的不知而僅僅表達自己的意志。再次,代表還要有敢說敢干的精神,勇于把選民的真實意志、社會弊端反映上去,使上級直至中央掌握全面的真實情況,做出切實可行的決策。所以,代表有時不一定就是科學上、生產上有突出表現的人物。當然,這并非說勞模就一定不可以當選為人民代表。
再一點,我們認為,人民代表大會固然應該反映全體人民的意志,而每一個代表主要還是應反映本選區局部的普遍意志。只有許多這樣的局部綜合起來,才能完整地表現全部,即全部寓于局部、普遍寓于特殊之中。假如一味地強調整體,勢必會影響局部意志的全面真實地反映,結果往往還會使整體的意志并沒有能夠反映出來,增加了不真實性。當各個局部、許多個特殊反映上去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加以統籌,在這諸多特殊局部意志的基礎上概括出整體直至全國人民的普遍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載入法律條文,就像基層代表概括各個選民的意志那樣。代表回去后,又對法律進行傳達闡釋,從而一步一步地貫徹下去,再達到普遍與特殊的統一。
可見,人民意志正如人民是各個人的集合體一樣,看擬抽象,其實再具體不過了。只有那些無知的人和別有用心的人才會借著人民和人民意志的抽象性一面,而否認或無視其具體性一面。無論他們口頭上唱什么樣的民主高調,實質上正是對人民民主的最粗暴的踐踏。
人民代表的職責明確了,程序上又加以具體地保障,人民代表真正代表了人民,代表的立法活動才真正成為人民的立法活動,立法民主化也就有望實現。到這一天,“政治法治化”、“法制的民主化”就不會再是空洞的和鮮為人知的名詞了。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2]列寧全集(第31卷).
[3]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04.
[4]鄧小平文選(第2卷).
(作者單位:新鄉商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