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接連發生的一系列網上公共事件,如湖北巴東鄧玉嬌案、湖南羅彩霞被冒名高考案、杭州飆車撞人案等等,其背后都是基層政治生態失衡、社會斷裂加劇所引發的問題的總暴露。從這一視角出發,我們看到,繼2008年底對全國縣委書記大規模培訓之后,今年以來,中央又相繼啟動了對縣公安局長和市縣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縣團委書記、縣紀委書記的全員輪訓工作。這表明,一系列優化基層社會生態治理、彌合社會斷裂關系的舉措已在國家層面展開,從根本上提高干部對“兩個輿論場”的敏感度,認真回應多形式的群眾訴求,捍衛和疏導公民批評政府的權利,是基層政治生態建設的重中之重。
縣委書記培訓:確保中央決策“一竿插到底”
“縣為國之基,民乃邦之本”。5月18日,中組部在京召開加強縣委書記隊伍建設座談會,部署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縣委書記隊伍建設的若干規定》。該《規定》是2006年中組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縣(市、區)黨政正職隊伍建設的意見》之后,加強縣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又一重要文件。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指出,要把加強縣委書記隊伍建設作為全國干部工作的一項戰略重點工程來抓,為推動科學發展、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打牢干部基礎。李源潮指出,現在,縣委書記隊伍總體是好的,但與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相比,還存在不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關專家指出,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一些基層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不能有效理解并執行決策層的意圖,推動科學發展、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不強;有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的知識儲備不足,有的協調利益關系能力不夠;在應對群體性事件中,有的干部舉止失措,應對無術等等。
為確保中央決策“一竿直插基層”,2008年11月,全國2000多名縣委書記陸續參加了為期7天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培訓,重點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各種利益矛盾,妥善處置突發事件。習近平在開班儀式上對縣委書記提出“四點要求”,即提高自身素質、弘揚優良作風、堅持群眾路線、當好班長帶好隊伍。李源潮緊接著在中央黨校、浦東干部學院舉辦的培訓班上作報告,給縣委書記歸納了“五大責任”,即抓好發展、抓好民生、抓好穩定、抓好班子、抓好隊伍?!八狞c要求”和“五大責任”明確了縣委書記一職的“底線”。(詳見本刊2008年第45、48期)
在加強縣委書記隊伍建設的同時,中央更著眼長遠,把加強年輕后備干部——團縣委書記的培訓也全面提上了日程。4月20~24日,全國團縣委書記培訓班在京舉辦,這是團十六大以來團中央舉辦的首期團縣委書記培訓班,以此為起點,全國團縣委書記大輪訓拉開了序幕。5月11日,第二期培訓班開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包括第一書記陸吳在內的團中央書記處7位書記首次集中為一期培訓班作專題報告。有關專家指出,這傳達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進一步體現出團中央書記處正在以最大的決心支持和推動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按照《共青團工作五年綱要(2009--2013)》的有關部署,團中央將在5年內對所有縣級以上團組織負責人輪訓一遍。
公檢法基層“一把手”輪訓:提高源頭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無論是“躲貓貓”事件,還是鄧玉嬌案,亦或是王帥發帖案,在越來越多的公共性事件中,地方公檢法機關總是一不小心就成為矛盾的焦點,其公正、獨立性總是在權力的影響下幻化為一種特權的工具,進而失去了民意的根本。如何從根本上扭轉目前這種權大于法、法為權用問題,是優化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課題。
2月18日至5月底,全國近3000名縣級公安局長先后分6期進京,參加“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公安工作上新水平”專題培訓班。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在培訓班開學典禮上強調,各級公安機關領導干部特別是縣級公安局長要著力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能力,基層實戰能力,駕馭復雜局勢能力,輿論引導能力,切實擔負起維護一方平安、確保一方穩定的重大政治責任。在3個多月的培訓中,6期培訓班共設置35門課程,40位部、省領導、專家和民警及基層領導干部為學員們授課。(詳見本刊2009年第8期)
2月26日,第一期全國基層檢察院檢察長輪訓班也在國家檢察官學院開班。按照計劃,高檢將用兩年時間對全國3500余名基層院檢察長輪訓一遍。下半年,最高法院也將啟動對基層法院院長的輪訓。
對公檢法系統基層領導的大范圍集中培訓,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據了解,公檢法系統本次集中輪訓的目標都不約而同地鎖定“和諧”。公安部部長孟建柱提出重點培養縣級公安局長“五大能力”,其中“積極構建和諧警民關系”被置于首位。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提出,開展這次輪訓是“積極適應黨和人民對檢察工作新要求新期待的重要舉措”。
統計數據顯示,全國190萬公安民警中,80%在縣級公安機關;3000多個基層檢察院,占全國檢察院的80%,辦案數也占80%。當前,我們的公檢法系統干部大多數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基層干部法制觀念淡薄,政策理論水平低下,不能正確行使手中的職權,以粗暴、不文明、甚至違法亂紀的手段對待廣大人民群眾。如公安事件中,高層一再指出,濫用警力是導致沖突升級的關鍵因素之一。一系列群體性事件表明,突發公共事件大多發生在縣一級,維護社會穩定不僅要靠縣一級黨委、政府,作為擔負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重任的專門力量,縣級公檢法的作用也尤為突出。此前中央培訓縣委書記時,就將處理各種利益矛盾、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列為重要內容。此番啟動公檢法基層干部輪訓,與之一脈相承,不僅是為了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遏制群體性事件,也是著眼于做好平時的治安維穩工作的戰略性舉措。
中央統一培訓外,更基層的培訓已在部分省市展開。如廣東省提出,3年內力爭對全省3000多所隊的6600多名正職人員輪訓一遍,重點加強派出所長、巡警隊長、刑警隊長、交警隊長、車管所長、看守所長這“六長”的崗位業務培訓。
縣紀委書記培訓:筑牢農村基層反腐“防護墻”
5月8日,全國縣紀委書記培訓在中央黨校舉行開班式。培訓班還同時在國家行政學院、中央紀委監察部培訓中心等單位分3期舉辦,集中培訓31個省(區、市)的縣(縣級市和旗)紀委書記2000余人。大規模集中培訓全國縣紀委書記,是1978年中央紀委恢復重建以來的第一次,也是2009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的一項重點工作。此前,中央紀委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地方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縣級紀檢監察機關辦公辦案裝備配置標準和實施辦法的通知》,對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建設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作出明確部署。加大基層反腐敗的力度,正是兩份文件的主旨。
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何勇在5月8
日的開班式作動員講話并作了專題報告。他強調,縣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強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把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作為主要任務,切實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履行職責,確保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此后幾天,中央紀委監察部、中央組織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多位領導紛紛上臺授課,從內容看,“進一步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輪集中培訓的最重要目的。
最高檢查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1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涉農職務犯罪案件10752人。其中:貪污賄賂案件8806人,瀆職侵權案件1946人。截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拆遷改造、農村土地征用開發、騙取農村教育資金……基層儼然已成腐敗高發區,“小村官大腐敗”現象讓人觸目驚心。圍繞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中辦、國辦2006年10月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2008年11月,著眼于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中紀委、監察部又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另外,《關于實行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也正在制定中。
縣級紀檢監察機關處于紀檢監察系統的基礎地位,是將中央關于反腐倡廉決策部署落實到基層和農村的關鍵環節。調查顯示,近六成網友希望縣紀委書記能通過本次集中培訓提高推進農村和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本領。而“如何做好一名優秀的縣紀委書記”,正是本輪培訓的主題。“打鐵先要自身硬”,要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筑牢基層反腐的“防護墻”,縣紀委書記正人必先正己。但浙江省紀委書記王華元被雙規、郴州市原紀委書記曾錦春被判處死刑、安徽肥東縣紀委書記姜振華因涉嫌受賄罪被判刑8年零6個月……紀檢干部自身的腐敗比一般官員腐敗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更為惡劣。因此,中央大規模輪訓縣紀委書記,避免監督者的監督權成為新的腐敗源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5月12日,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在全國縣紀委書記培訓班學員代表座談會上對當好縣紀委書記明確提出“六點要求”,強調縣紀委書記要同腐敗分子和消極腐敗現象作堅決斗爭,捍衛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總之,優化基層社會生態治理,強化基層政治生態建設,是新形勢下從源頭遏制群體性事件、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根本性舉措,更是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的直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