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昊
摘 要:腦卒中后抑郁癥是臨床常見病,對于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神經功能的恢復都有很大影響,因此越來越受到醫者的重視。對該證西醫、中醫及中西醫結合三種方法治療的狀況進行分析概述。
關鍵詞:腦卒中;抑郁癥;中西醫結合治療;針灸;綜述
中圖分類號:R25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6-0128-01
腦卒中是臨床上的多發病,而腦卒中后抑郁癥(PSD)又是卒中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臨床上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還可能有軀體不適,如失眠、頭暈、口渴,腹脹、性欲減退、食欲不振等。PSD不僅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還妨礙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因此,隨著對疾病治療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該病的治療方法主要以西醫為主,但西醫往往副作用大,不能長期使用。近年來,中醫針對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研究逐步開展,并有學者結合中西醫治療PSD。本篇從西醫、中醫及中西醫三種治療方式PSD治療進展進行闡述。
1 西醫治療
臨床上,腦血管病變后常常發生心理障礙,尤其是抑郁癥,約占38%,PSD的診斷必須是繼發性抑郁,以腦卒中病史為前提。其發病原因多種多樣,有研究表明額葉和左側顳葉的腦血管病變比較容易引起抑郁。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普遍認為PSD是由于顱內腦血管病變使神經通道遭受破壞,影響了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傳導,而這兩種神經遞質跟情緒密切相關。從另一個角度,也有研究認為腦血管病變后遺留的軀體功能障礙,生活質量下降,以及家庭社會地位的改變,使患者心理產生落差,從而形成抑郁。抑郁不但影響生活,嚴重的更會影響康復,因此現在提倡早發現、早治療。西醫臨床治療主要指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用于PSD的抗抑郁藥包括:三環類抗抑郁藥,這是最傳統的抗抑郁藥,主要作用是阻斷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再攝取,但副作用較多,如可能引起心率失常等;SSRIs(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帊羅西汀等,可以增加突觸間隙的5-HT濃度,但有胃腸道的副作用[1];MAOIs(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嗎氯貝胺,效果好,副作用少;NaSSA(去甲腎上腺素能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藥)作用強,起效快,適合于重癥。SARIs(5-羥色胺受體拮抗和再抑制劑),如曲唑酮,能選擇性抑制神經突觸對5-HT的回收,但對NE無作用,具有強鎮靜作用。
2 中醫治療
中醫古籍沒有PSD的說法,依據其臨床征候和發病轉歸,可以認為其屬于“郁證”一類,與“癲證”、“善忘”等亦有一定關系,多位醫家對其發病起因從不同方面作了描述,金普放[2]和滕晶認為“情志內傷”是PSD的重要病因。杜玉玲[3]則認為風、火、痰、瘀,邪毒郁結體內而不得疏泄,上犯清竅而發病。而劉群霞認為痰氣互結,心神不寧是發病的關鍵。許朝剛[4]認為氣滯血瘀是PSD的最大特點。張濱斌等[5]認為腎虛精虧才是其根源。
中醫治療PSD方法主要包括針灸和中藥治療,大多數療效較好,而且副作用少。
中藥的治療主要是活血化瘀,解郁安神,舒肝理脾。如丹參、當歸、白芍有活血功能,改善腦血流,從而促進腦功能的恢復,減少卒中的再發。五味子能調節中樞神經的興奮性。鞣質、皂甙能使人精神興奮,擺脫郁悶。柴胡則可以對神經系統進行抑制,白術可以調理腸胃。香附能調節內分泌失調。黃春玲用小柴胡治療PSD,王鵬等用柴胡疏肝散,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還有很多學者總結了不少臨床經驗,自擬了一些處方,如王金明[6]自擬溫膽湯加減,朱解自擬郁活血湯加減,均有較好的療效。
除中藥治療,還可以用針灸治療,該法有方便實用、起效早、副作用低等特點,常取頭面部和督脈穴位為多,可配合身體其它穴位。趙元琛[7]結合常規灸刺和抗抑郁灸刺(足三里、神庭、百會、太沖等)取得較好效果。朱潔等則選擇百會穴進行電針刺治療,結果顯示電針刺干預治療不僅能緩解PSD患者的抑郁,還能提高其認知能力。
3 中西醫結合治療
西藥治療抑郁癥效果迅速,但毒副作用大,不宜長期使用,而中醫藥療效慢,毒副作用少,所以中西藥結合治療PSD很有前景。不少學者作了有益的嘗試。
梁浩榮等[8]在用西藥的基礎上用百憂解治療PSD,取得較好的效果。王萍[9]等用疏肝解郁湯與氯丙米嗪合用,效果要比單獨使用氯丙嗪好。李瀛等用逍遙散和百優解治療PSD,既改善了抑郁癥,也促進腦血管病患者恢復功能。而張振偉等人[10]針藥合用,結果顯示針藥合用治療PSD要優于單用西藥。馮廣玲[11]治療抑郁癥,西醫組采用博樂欣或氟西汀治療,而中西醫結合組在使用相同的西藥的基礎上,配合中醫進行辨證施治,發現中西醫結合組的療效要比西醫組好。
總之,治療PSD的方法各異,如能結合中醫、西醫的治療方法,取長補短,對患者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 FMEHWMD S,GATTERBAUER E,REHAK P,et a1.Early fluoxetin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a three month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study with an open label long term followup[J].J Neurol,2003,250(3):347-351.
[2] 金普放.中風后抑郁癥中醫證治概況[J].中國中醫急癥,2005,14(2):60-61.
[3] 杜玉玲,錢仁義.安神舒郁療法治療中風后焦慮狀態60例[J].中醫雜志,2000,41(3):185.
[4] 許朝剛.滋陰安神為主治療中風后抑郁癥40例[J].四川中醫,1999,17(2):25.
[5] 張濱斌,唐啟盛.卒中后抑郁與中醫腎臟的關系.中國臨床康復,2005,9(11):6.
[6] 王金明,陳學勤.溫膽湯加減治療腦梗死恢復期伴抑郁癥58例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12):1573-1574.
[7] 趙元琛,李紅艷.針灸治療卒中后抑郁23例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6,11(4):303-304.
[8] 梁浩榮,諶劍飛,宋潁.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后抑郁癥28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9,19(3):178-179.
[9] 王萍,李曦,婁濤,等.疏肝解郁湯合氯丙米嗪治療卒中后抑郁30例[J].陜西中醫,2007,28(6):666,667,702.
[10] 張振偉,丁敏,李梅.針藥結合治療腦梗死后抑郁的對照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8):1003,1004.
[11] 丁宇玲.急性腦卒中抗抑郁的心理治療[J].中華臨床醫學雜志,2006,7(9):75,76.
(責任編輯:陳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