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松
籃球運動員不但要具備嫻熟的技術水平,而且要有良好的戰術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復雜的比賽中,正確使用個人技能,協調同伴間的配合,更好地發揮集體的力量。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
1結果與分析
1.1籃球意識的概念、內容和構成所謂籃球意識,是指籃球運動員從事籃球運動實踐活動中經過大腦積極思維過程而產生的一種正確反映籃球運動規律的特殊機能和能力,它是運動員在長期籃球實踐活動中,不斷認識、提煉、積累起來的一種正確的心理和生理機能反射性行動。
根據籃球比賽的情況把籃球意識歸納分為技術意識和戰術意識。
1.2籃球技術意識
1.2.1無球技術意識
包括:起動、跑、跳、急停、轉身、假動作等。
1.2.2有球技術意識
包括:傳、運、投、急起急停、假動作、擲界外球等。
1.2.3臨場意識
包括:攻防轉換角色變化及時性、協防意識、快攻意識、整體配合、控制意識、籃板球意識等。
1.3籃球戰術意識
1.3.1戰術意識的分類
(1)進攻戰術意識包括:個人進攻意識,如擺脫防守、跑位、運球突破、傳球、投籃等基礎戰術配合意識。
(2)防守戰術意識包括:個人防守意識,如站位、搶位、補防、夾擊等防守基礎技術配合意識。
1.3.2學生運動會籃球比賽戰術意識表現的形式
(1)協防時補防意識差,看球不看人,做不到人球兼顧;(2)快攻快下意識差,處理不好場上的情況,貽誤戰機;(3)陣地配合盲目亂動.移動路線不清楚,整體配合意識差;
(4)缺乏控制比賽節奏的能力,往往一味求快:
(5)搶籃板球缺乏沖搶和搶位意識。
2結論與建議:
2.1建立認知結構是培養戰術意識的基礎
所謂戰術意識是指運動員在發揮技術過程中的理性思維,是運動員出于戰術目的運用技術的能力。隊員在訓練過程中形成的認知結構,即為各種配合方法、戰術變化形式、運用條件和時機的規律性等。在隊員形成認知結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隊員全面掌握配合方法,理解其運用的時機和條件及配合的多種變化形式,形成牢固的記憶系統;同時,在訓練過程中,培養隊員的協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反應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通過訓練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通過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培養而形成鞏固的認知結構。
2.2實踐中不斷總結,是培養戰術意識的保證
教練進行戰術配合教學時,將戰術配合的概念、要點、方法及運用配合的時機傳授給隊員,隊員立即轉入實際操練——實踐,也就是在訓練中不但要做到教、學、練,還要讓學生做到想、用、憶。長期地、系統地進行籃球基本技術和戰術的訓練,有助于運動員掌握貫穿在運用技術和戰術的內在聯系的知識,對各項技術和戰術的運用時機和條件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同時在分隊教學比賽中,讓隊員負責比賽的指揮工作,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有成功或失敗,教練應及時組織隊員總結在實踐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同時應給予具體的方法和措施(也可以在課后布置學生寫書面小結),然后再實踐總結,不斷提高隊員的戰術意識。
2.3樹立團隊整體意識.是戰術意識之源
教練員安排戰術很大程度上是根據隊員的特點,在戰術中發揮出每一個隊員的技術特長。隊員在比賽場上,除了發揮自己的特長以外。還要有團隊意識,發揮其他隊員的特長。這樣就基本上迎合了教練員的戰術思路,更好地執行戰術要求。籃球比賽中,得分是最終目的,如果一個隊員不是這個隊伍的得分手,他要利用自己的特長為得分手創造機會,甘當幕后英雄。教練員應多表揚這些“甘當幕后英雄”的隊員,有利于戰術意識的培養。
2.4排除學生心理障礙是培養戰術意識的保障
有些隊員戰術意識差主要是由心理障礙造成的。比如.有的隊員訓練很刻苦,技術動作規范,但比賽中發揮不出,究其原因,這些隊員多注意機械能力的鍛煉,但理解能力較低,運用動作上缺乏靈活性,在戰術執行中不會隨機應變.往往經常出現失誤,造成心理障礙。對這樣的隊員要糾正他們的學習方法,注重他們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養;還有的隊員在一個集體里,因為與其他隊員位置的重疊或者技術特點不適合教練安排的戰術,就放棄了自己的追求,放松了籃球訓練,影響了技術的提高,便由此產生了,自卑感。這種自卑感使他們心理失去平衡,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甚至自暴自棄,訓練積極性處在壓抑狀態,在訓練效果上形成惡性循環。此時,就要求教練認真找出原因,分析是哪種心理障礙影響了訓練,并有目的、有意識地加以排除,走出心理陰影,恢復自信心。
2.5建立校內籃球聯賽也有利于提高球隊戰術意識
在訓練好的同時,我們也要每年定期準備校內籃球聯賽,只有做好校內籃球聯賽,才能有更多的學生愛好籃球,有這個平臺,才能使學生的籃球才華得到施展,教練可以有意識挑選幾個戰術意識較好的隊員,來參加學?;@球隊,以提高這個球隊的整體戰術意識,以達到整個球隊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