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響
舉重比賽是個人項目,受比賽環境、試舉次數與時間、裁判規則、競技對象等的限制,成功與失敗只在一瞬間。有隊員平時訓練水平相當高,但比賽時不一定能發揮出來,因此要在比賽中發揮最佳水平,光靠體力、技術還不夠,還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所以賽前如何掌握、調整時間和心理狀態是一個關鍵。
一、分析與討論
舉重比賽與平時訓練不一樣,平時訓練沒有什么精神負擔,而到了比賽期間,就會有心理緊張等因素。主要如下:1場地與氣氛和平時不同。平時沒有什么觀眾,而比賽時觀眾人數較多;2受裁判員、比賽規則的限制。平時試舉沒有裁判員,而比賽時,眾多裁判員根據規則要求對運動員進行裁判;3平時很少舉過甚至沒有舉過的重量,而想在比賽中靠運氣來發揮,想超水平發揮,即造成心理緊張;4伙食中營養不一樣,平時沒有豐富的伙食營養來補充,造成情緒過早興奮;5沒有競爭對手,能舉多少就舉多少,而比賽時有許多勢均力敵的對手,思想上就會產生焦慮不安,考慮自己能否戰勝對手;6比賽時環境,激烈程度與平時不一樣,產生的社會意義不一樣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對所帶運動員作一分析。一是他們平時技術水平較高,但不夠穩定。心理對舉大強重量有一種緊張感。二是他們上拉發力速度可以,但是有時做大強度時還是不敢完全把發力動作突出出來。三是心理負擔較重,表現為信心不足,總認為別人比自己強。
二、措施
針對以上情況,本人在平時及賽前訓練中加強了對運動員的思想教育與培養,具體如下:1部分隊員平時神經系統興奮較弱,在賽前采用了低度的緊張心理狀態的訓練,制造一定氣氛的訓練場面,讓其他隊員停下來看他試舉。2部分隊員比賽內向,敏感,且心理負擔較重,就采用談心方法,幫助他減輕壓力,布置較輕的任務,讓他自己明白有能力戰勝對手而不比別人差。3部分隊員平時對大強度的動作有時做不出來,就采用保護方法來提高他對試舉大強度的信心。4部分隊員賽前心理狀態較安靜對比賽沒有足夠的重視,就對他進行了一些心理的鼓動,幫他分析對手,強調比賽的重要性甚至用“激將法”來激發他的拼搏情緒更加高漲。通過賽前的心理狀態了解與調查,我所帶隊員在正式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三、結論與建議
以上所述,較有一定經驗的教練員對待不同心理狀態的類型運動員是有區別的。不僅要幫助運動員了解、掌握自身的心理狀態特點,還要配合好醫生、科研人員做好運動員的工作。具體建議如下:1適當降低比賽的意義,用說服教育、安慰性談話等方法來增加運動員的比賽信心。2讓隊里與其本人最方便的隊員陪同他活動,減少周圍接觸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小環境。3采用心理調整練習,聽一些悅耳動聽的輕音樂與專門心理療法。通過這樣的賽前心理狀態練習,使運動員們能在比賽中保持必要的自我控制能力,發揮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