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強
一、在運動中,人體頭部在空間的位置改變以及頭部與軀于的相對位置改變時,可以反射性的改變軀體肌肉的緊張性,這種反射稱為狀態反射。狀態反射包括迷路緊張反射和頸緊張反射兩部分。其中頸緊張反射是指頸部扭曲時,頸椎關節韌帶肌肉受刺激后,對四肢肌肉緊張性的調節反射。實驗證明,頭向一側扭轉時,下頜所指一側的伸肌緊張性加強;頭后仰時,則前肢伸肌緊張性加強,而后肢伸肌緊張性降低。這種狀態反射不僅在人類日常生活中、勞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在體操、舉重、跳水、短跑、投擲等運動項目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談到鐵餅項目的教學和技術訓練時,人們往往普遍關注最后用力、出手速度、出手角度等因素,而忽視了頭部位置改變的重要作用,本人在多年的鐵餅教學訓練過程中發現,要提高鐵餅項目的運動成績,除了提高投擲者的身體素質和專項能力,使其掌握合理的技術以外,投擲過程中頭部的位置,對鐵餅成績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二、在背向旋轉投餅的預備姿勢中,投擲者握好鐵餅背向投擲方向站立,此時頭部應該自然伸直,這樣可以使軀干及四肢處于比較自然放松的狀態,低頭或者仰頭都會造成軀干及四肢部分肌肉的緊張,而破了整體的預備姿勢。鐵餅技術中的預擺動作是為了使投擲者獲得最有利的肌肉工作狀態,在預擺過程中視線領先,軀體隨著頭部的轉動而轉動,當鐵餅擺至結束瞬間。頭部應向投擲臂異側肩部自然轉動并側傾,使身體處于充分扭緊的狀態,投擲臂一側的肌肉保持適度的緊張并得到了適度的拉伸,為進入旋轉做好準備。
三、鐵餅技術中旋轉的目的是為了使人體和鐵餅在最后用力前獲得一定的預先速度,形成最后用力前有利的身體姿勢,為最后用力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整個旋轉過程中,不僅要強調合理的以身體一側為軸的單腿旋轉技術、投擲側髖部向內轉扣技術、良好的超越器械技術,也應注意頭部變化及眼睛注視方向在完成旋轉一系列動作中所起的引導和帶動作用。以右手投餅為例,在進入旋轉后,身體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形成以左肩、髖、腿為軸的左側單腿旋轉過程,頭部首先要向左側轉動并且側傾,視線領先并隨之左轉,至單腿旋轉并轉向投擲方向時止。此階段的頭部旋轉要適度,否則會帶動身體繼續旋轉,影響左腿的蹬地和右腿的前跨而造成原地旋轉的動作錯誤。在此過程中如果頭部過分抬起,會影響左腿的旋轉動作并導致重心不穩,上體和左肩也會過早倒向投擲方向,使旋轉效果減弱。在進入跨空階段后,要求下肢快于上肢,使髖軸超越肩軸,從而行成良好的超越器械狀態。此時頭部應隨著右髖的扣轉自然轉動,當右腿落地并繼續和左髖向投擲方向轉動時,要控制好頭部左轉,使其比髖部的轉動稍慢,視線與投擲方向相反,從而形成髖軸與肩軸充分扭轉的狀態。如果頭部隨右側轉動,會造成因上肢抬起過早而導致超越器械不夠的錯誤動作。在此階段如果過分抬頭挺胸,會使左肩過早的打開,致使上肢后仰,不利于最后的出手動作。
當右腿落地瞬間即進入了最后用力階段。隨著右腿的不斷旋轉,頭部的轉動一定要隨肩軸的轉動而稍落后于髖軸,當左髖即將旋轉至正對投擲方向時,頭部和左側身體加速向投擲方向轉動,使身體右側的肌肉充分拉長,為最后用力做好準備。當髖部隨著右腿的蹬轉正對投擲方向的瞬間,頭部轉向投擲方向,帶動身體肩軸追趕髖軸,同時挺胸抬頭,以胸帶臂向前“鞭打”用力。鐵餅出手后投擲者應以頭帶動身體左轉,降低身體重心。若過分的抬頭挺胸,會帶動身體沖出投擲圈而造成犯規。
綜上所述,頭部位置的改變對鐵餅的旋轉技術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旋轉過程中的頭部位置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著鐵餅旋轉和出手技術的好壞,從而影響運動成績的好壞,應在教學訓練中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