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春
【關鍵詞】民生新聞 民本意識 平民化視角
民生新聞報道的領域在民間,更多的是報道老百姓身邊的事,提供他們關心并和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信息。隨著新聞觸角日益向民眾生活內部和細部探進,民生新聞不斷呈現新的形式,民生新聞領域的競爭也日見火熱。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目前民生新聞中也不乏瑣碎無聊乃至媚俗低俗的內容,影響廣大受眾的審美需求,不利于民生新聞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對民生新聞的基本特征、民本意識、平民化視角等加以明晰,力避步入誤區。
一、民生新聞的基本特征
探討民生新聞,不能不提到民生新聞的概念和特征。
“民生”一詞最早見于《左傳》,而《辭海》中對其的解釋為“人民的生計”。這是一個帶有民本思想和人文關懷的詞語。在當今社會中,民生和民主、民權相互倚重,而民生之計,也由簡單的生產生活資料,上升為生活形態、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體樣態。在此背景下,民生與大眾傳媒的結合就變得勢在必行,就顯得更為重要,于是便出現了“民生新聞”這一概念。
那么什么是民生新聞呢?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界定。筆者認為,所謂民生新聞是以民本思想為基點,以平民化視角和人文敘事手法關注和表現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計等內容的一種新聞。這里平民化視角、民生內容、人文敘事是核心,而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工作就業、人居環境、醫療衛生等是其關注的內容。民生新聞具有兩大特征:一是內容上關注日常狀態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所思所想所感;二是在表達方式上新聞體裁和文學體裁的特點發生融合,語言更加口語化。
在日常編輯工作中,我們經常發現,許多“民生新聞”受政治環境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干擾,或用時政新聞的手法寫民生新聞的內容,或把社會新聞也當作民生新聞,白白浪費了新聞素材,削弱了宣傳效果,這是應該注意的。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顯示了黨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也為民生新聞指出了發展方向。要求新聞工作者進一步增強民本意識,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的思想,更多地去關注民生,做好民生新聞這篇文章。
二、民生新聞的民本意識
民生新聞體現出濃厚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它的本質要求是新聞的民本意識。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做好以下幾點:
1、關注民生。這是民生新聞的立足點。要求把新聞的焦點對準老百姓,通過對老百姓衣食住行等生活細節的報道,全面展現他們的生活狀態和情感狀態。這樣的新聞真實地記錄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歷史價值。
2、體恤民情。這是民生新聞的視角體現。民生新聞要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從而使民生新聞相對于其他新聞更具有公益性,更具有慈善色彩、民本意識。
3、傳遞民意。這是民生新聞在深度上的進一步體現。因為民眾不僅是新聞的被動接受者,也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行使自己的話語權,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它要求新聞傳播者在國家意識與民間意志之間搭建平臺,傳遞民意民愿,引導社會監督。
4、民眾參與。民眾參與辦報、辦欄目,是民生新聞內容、形式、民本意識的多重體現,通過民眾參與,可讓新聞由原來的我寫你看變成雙向傳遞,也可以讓新聞更生動、真實,更具有現場感。
總之,民生新聞是民本意識的體現,也是民本意識的要求。它的獨特內涵要求我們在新聞題材選擇上擴大民生內容,報道立場上堅持平民化視角,價值取向上確立民本思想,報道方式上選擇民眾話語。
三、民生新聞的平民化視角
平民化視角是新聞民本意識的要求,也是新聞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向新聞本質的切入和回歸。民生新聞的民本意識對平民化視角的要求有以下三點:
1、要堅持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基本立場。要求采訪主體要進行更多的換位思考,除了新聞受眾的閱讀需求外,還要從社會公德和傳統倫理的角度為新聞事件主體著想,力避獵奇、渲染等傾向。同時,平民化視角還是整體上以人為本而細節上充滿人情味的視角。人文關懷既決定新聞工作者的態度,也影響著媒體的形象和公信力。
2、要符合大多數受眾閱讀的需求和審美情趣。它要求民生新聞既能看到新聞新奇新鮮的一面,還能看到新聞對民眾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反映。堅持這樣的平民化視角就能夠在新聞采集中自覺地加強選擇的主動性。
3、要堅持新聞價值和新聞規律的原則要求。民生新聞的平民化視角是在符合新聞價值標準下的一個獨特視角。堅持新聞價值判斷往往可以以小見大,兩者結合有利于避免民生新聞單純以消費和服務性新聞充斥的面貌出現,使民生新聞更多地在關注弱勢群體、關注環保問題、關注子女教育等社會熱點領域更有作為。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亟需充分發揮媒體在解決民生問題中的積極作用。廣大新聞工作者堅持以人為本,牢樹民本意識,以平民化視角做好民生新聞,無疑是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良好的信息環境和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作者單位:潁州晚報社)
責任編輯:姚少寶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