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要不要
相愛容易相處難,為了避免結婚以后出現的各種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會在婚前同居,認為只有試婚以后才知道彼此是否真的適合。您是如何看待試婚的?
張怡筠:的確,這幾年來“試婚”的觀念在年輕一代中被接受的程度大大提高。很多年輕人似乎認為,只要婚前同居就能減少婚后的不幸,進而降低離婚的可能性。
這種高瞻遠矚、深思熟慮的做法到底正不正確呢?其實,心理學的調查研究結果卻好像不容我們樂觀。各國心理學界在近幾年都對試婚問題做了研究,結果發現在離婚率方面,婚前同居者比未同居者要高。這似乎跟我們以為的恰好相反——試了反而更糟糕。
事實上,有研究表明,試婚的人在結婚后的十年內,分居或者離婚的可能性比未試婚者高出三分之一。而在兩性關系開放的北歐地區,婚前同居者的離婚率竟然高達百分之八十。
當然,這些數字并不能被推論成“同居是造成離婚的因素”,只能說,它推翻了“同居可以降低婚變概率”的論點。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心理學家認為,愿意婚前同居的人,本身已經較能夠接受“親密關系不一定要永遠存在”的看法,于是他們才會采取試婚的做法,抱著“如果不合就拉倒”的心態一探究竟。而這種想法也很可能在婚后感情不滿意時,成為“不合就離婚”的原因。
因此,要想降低婚姻的失敗率,光靠“同居”可能幫助不大。如何能真正了解彼此,并建立起對婚姻的共識,才是婚姻長久的真正秘訣。
有一個女孩兒說,她在男朋友的要求下跟他發生了關系。但每次做愛,她心里都很不舒服,總覺得在背著父母做一件很不道德的事,并因此覺得性是很齷齪的。每次過后她都會覺得全身很臟。她想拒絕,但男友熱情似火,她又不忍心讓他失望。結果就是,每次發生關系她都很痛苦,受她的影響男友也越來越不高興,兩人的感情也逐漸出現裂痕。
張怡筠:很多人會說性和愛是分開的,認為只要有愛,那么性就不是大問題。但其實,性不性在愛情中真的很有關系!
看到這位女孩兒的性事成了她的心事,真令人心疼不已。該怎么面對男友和你“性”致大不同的狀況呢?
首先,我想在她耳邊說聲悄悄話:“性不性由你!”我的意思是說,面對婚前性行為這件事,到底是要還是不要,這個決定權都該在自己身上,而不應該由別人做主。
我是個研究心理學的人,滿口道德廉恥并非學心理學之人的專長,因此我也不打算用道德來說服這個女孩兒。但我想說的是如果心里尚未準備好,就貿然開始親密的互動,則很容易導致日后情感上問題叢生。所以,如果因為心理上還未準備好而不想和對方身體上太親密,那就絕對有權說“不”。當然,要以不傷感情為前提,你不妨微笑著對他撒嬌:“等我準備好一定第一個告訴你!”
然而如果排斥的原因是覺得性很骯臟,那現在真正該做的功課是矯正心中那份不正確的性觀念。多找兩本好書,吸收好的性知識,先去除對性的不潔聯想。事實上,性是愉悅而正常的兩性互動,在建立好正確的性觀念后,就能進一步決定自己感情的發展進度了——別忘了,性不性由自己!
與性有關的還有一個問題:一夜情。有一個女孩兒在跟交往六年的男友分手后,一下子感到不知所措,日子過得非常糟糕。從前的出雙入對變成了現在的形單影只,驟然覺得自己無比寂寞。于是,從來不喜歡出入夜店的她也開始晚上出去玩兒,在一次聚會中結識了一位男士后,跟他發生了一夜情。她為此感到很自責。
張怡筠:寂寞的感覺的確令人不悅,很多人的一夜情也都是在寂寞的指引下發生的。首先,寂寞為什么會令我們失去理智?這可能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問題——難道不能忍耐一下嗎?干嗎一個人就活不了呀?!其實,遠離寂寞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社會需求。心理學家馬斯洛就提出:人有生理、安全、愛、尊嚴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其中,愛與被愛既是我們的根本需求之一,也就是說,我們生來就需要與人發生連結,產生互動關系。否則,真的會寂寞而死喲!
所以,并不像歌詞里唱的那樣“寂寞的人是可恥的”。相反,寂寞并不可恥,是人之常情。
當然,如何排解寂寞就成了要討論的第二個問題。當我們感到寂寞時,一股渴求與他人親近的感覺就會產生。而性行為往往可以滿足這方面的情緒需求,于是很多人就選擇這種方式來解除因寂寞而產生的不悅之感。這并不可取,關鍵點并不在于性本身,而在于這種并非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性行為,給我們帶來的自責、愧疚。這些感覺會讓我們承擔更多的心理壓力,寂寞反而會更深。所以,我的看法是,給自己找點兒事做,用豐富的生活去驅逐寂寞,才是最明智的舉動。
哪里是性幻想的平衡點
有時候,不僅僅是真實的性接觸,就是那些出現在頭腦中的幻想也會讓人困擾。有一個女孩子常常把偶像當成幻想對象,頭腦中出現一些親密鏡頭,她為此自責不已。還有一個男孩兒,為自己總幻想著用暴力征服女友而羞愧,認為自己是變態。您是如何看待性幻想的?男女在性幻想的內容上有差異嗎?
張怡筠: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過性幻想的經驗。雖然說起性幻想往往令人難以啟齒,然而專家們卻發現,只要運用得當,健康的“性幻想”有益于增進彼此的親密關系。
根據日本、英國、美國等地的研究顯示,男性的性幻想比女性多兩倍,而在幻想內容部分也存在著不少的性別差異。男性的性幻想對象,往往包括了陌生人及多位伴侶,男性注意的焦點也一般放在身體的部位和纏綿的姿勢,其中感情的因素較少。而女性的性幻想則比較注重心情感受,包括親密的感覺、耳畔的呢喃和心靈的契合等。
心理學家認為,只要不過分,性幻想可以是有利無弊的。
不過,像這里說到的這位男生,在性幻想中伴隨著暴力的情節,這是不是就是變態呢?心理學家的觀點是,在男性的性幻想中偶爾出現暴力情節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它顯示的是一種征服欲。但如果是反復出現暴力情節,那么極有可能是有著復雜的情緒問題,建議他最好求助于專家,找出癥結所在。
與性幻想相伴隨的是自慰的行為,雖然這算不上新話題,但是仍有很多人擔心自慰會傷害身體,甚至導致以后性能力的喪失。
張怡筠:截止到目前,所有中外的研究結果,沒有找到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自慰會傷及身體,所以這樣的擔心有些杞人憂天。
但是,如果你因此認為自慰是百益無害的,這倒也不盡然。如果一個人的性愛活動對象只局限于自己,也就是說,如果他只能愛自己,卻無法面對另一個人,那就可能亮起紅燈了。
我還想對自慰行為頻繁的朋友說一句話:“性”的確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如果讓它成為生活的全部,那就大為不妙了。所以在面對自己時時涌現的性欲時,請不要忘了保持平衡的生活狀態。
圖/孫博秀芳 編輯/張鳴
minni1981@163.com
張怡筠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士,資深企業培訓師。近年來,她作為心理專家活躍于媒體,是《心靈花園》、《變形計》等節目的人氣嘉賓。著有暢銷書《EQ其實很簡單》、《工作其實很簡單》、《愛情其實很簡單》、《幸福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