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是世界上FDI的最大流入國之一,隨著外商直接投資的跨國轉移,資本、技術、管理經驗等要素無疑促進了我國服務業內部結構的優化升級,本文主要就FDI對我國服務業內部結構的影響機理進行研究,引導外資合理投向相應的服務行業。
關鍵詞:FDI;服務業;內部結構;影響機理
服務業的FDI能夠直接影響一國服務業產業結構,如果FDI大量流入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就有利于服務業產業結構的升級;相反,如果外資主要流向勞動密集型的傳統服務業,則對服務業產業結構升級改善的推動作用不大。FDI對我國服務業內部結構的影響一般體現在兩個層次:一是服務業內部升級,即指我國服務業的結構從低生產率、低技術含量、勞動密集型工業向高生產率、高技術含量、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轉變,二是行業內部升級,即指我國具體行業從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生產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生產轉變。
一、技術溢出促進了服務業內部結構升級
FDI帶動服務業內部結構優化的主要機理是,通過服務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決定性因素:外資的技術,包括人力資本、RD投入、管理理念等因素通過各種渠道導致了技術的非自愿擴散。直接或間接地引起服務業內部的要素重組和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即達到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升級,是一種經濟外在性的表現。技術溢出效應的運行機制是:外資流入一技術溢出一吸收創新一服務業結構升級。先將技術溢出的渠道及其作用機理歸納如下:
首先,技術的示范模仿是促進服務業內部結構升級的有效途徑。外資企業技術水平較高,進入當地市場后,就帶來了較先進的技術。與外資企業直接接觸后,當地企業就可能有機會了解并模仿外資企業的先進技術以及管理方式,因此生產率將有所提高。如果我國靠自行設計自行創新發展這些高科技服務業,則會面臨高成本和十分有限的資金,對相關技術投資的潛在風險也比較大。通過技術示范與模仿,可以取得較高效率。例如在金融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將使我國的金融機構在短時間內學會如何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商業經營,如何利用國際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其次,人力資本的流動也是FDI技術溢出形成的重要機制。人力資本是指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可以作為資本形態用于產生價值增殖。反映技術進步的人力資本積累,是一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推動力量。跨國公司在我國服務業進行投資,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我國較為廉價的勞動力,在聘用我國人力資源時,需要對人員進行培訓,把相關技術、管理方法和理念等傳授給被聘員工,與引進的新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被聘員工在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之間的流動,也可以把技術、管理、理念等在進行傳播,達劍技術溢出效應的效果。
再次,競爭機制也是跨國公司對當地企業重要的影響機制,跨國公司的進人會改變當地的市場結構和競爭格局,加劇了我國的市場競爭,迫使我國服務業采用更先進的生產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例如,大量FDI進入零售業之前,我國的產品種類單一,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也存在著諸多的缺陷,隨著FDI的進入,我國零售業不斷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行業服務效率。
二、資本補缺效應促進了服務業內部結構升級
FDI帶動服務業內部結構優化另一主要途徑是通過外資新注入的資本會明顯改變新的先進生產函數的導入,從根本上改變結構形成的物質基礎,進而提高服務業的資本和技術的密集度。為了實現服務業內部結構升級的目標所需要的資金數量是極其巨大的,往往與國內的有效供給之間存在著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從而造成結構升級的瓶頸。引進外資不僅可以彌補上述缺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各種瓶頸資源的約束,而且還可以調動國內原有的生產要素存量,使其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隨著FDI資本的流入,彌補了儲蓄和外匯的缺口,而且使得我國的稅收收入增加,因而大大提高了投資能力,指明了有效投資的方向,國家可以通過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配套設施,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通過FDI的技術外溢效應,我國企業通過技術本地化改造,在較短時間內提高管理技能、更新管理理念,并通過資金技術積累,促進服務業的內部升級。
我國服務產業結構的主要特征是勞動密集型,這既是我國的比較優勢所在,又是不足之處。在世界服務業日益知識化、信息化的趨勢下,世界服務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正在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轉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方面要發揮傳統比較優勢,另一方面要培育信息比較優勢,應分階段、有重點地吸引外資進入高層次的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使服務業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同時要加快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產業信息化的發展,通過信息化比較優勢的持續發展來形成未來的信息競爭優勢,并用信息比較優勢提升傳統比較優勢,推動傳統服務業向高附加值、高信息含量方向發展。因此我國要適度擴大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行業的開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