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信用卡市場處于以發行信用卡數量取勝的低水平競爭階段,很多信用卡發行機構在沒有對我國的經濟形式做出客觀的判斷,對市場進行科學的細分的情況下盲目的發行信用卡,使我國的信用卡存量每年以8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很多學者認為這種粗放型的競爭是低效率的,而且會增加銀行壞賬風險。本文以信用卡發行數量對信用卡消費額的作用為基礎做了實證研究,并對我國信用卡行業的現狀及出路做了簡單地探討。
關鍵詞:信用卡;消費;戰略
一、引言
2002年,中國銀聯公司成立,同年工商銀行率先成立了自己的信用卡結算中心-牡丹卡中心,隨后各家銀行紛紛效仿,這一系列事件標志著我國信用卡產業開始了公司化運營階段。而后我國信用卡發卡數量以80%以上的增幅逐年遞增。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截至2007年底,信用卡累計發卡數量為7161.53萬張。盡管受到金融危機及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2008年全國累計發行信用卡14232.9萬張,同比增長98.7%。據中國人民銀行今年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末,我國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已達15047.31萬張,人均擁有量為0.11張,同比增加42.9%。一方面是信用卡發卡數量高速增長,另一方面是信用卡消費市場疲軟,而且伴隨著銀行壞賬的不斷積累,如此尷尬的局面引發了不少學者的關注。
二、研究背景及假設
我國信用卡發卡數量如此高速地增長是有原因的。首先,發行信用卡收入豐厚,其收入來源包括年費、中間業務手續費以及循環貸款利息等,而運作成本相對較低,可以說其凈收益率遠遠超過傳統的銀行業務。其次,我國信用卡行業處于起步階段,市場潛力大、市場前景廣闊,占有信用卡市場就等于占領了21世紀銀行業競爭的制高點。但是,從我國信用卡行業的歷程可以看出,比起西方發達國家,我國信用卡行業起步較晚,發展戰略相對簡單。在占領市場方面。大多數銀行沒有根據我國的特殊環境,對市場作出客觀的分析,制定充分的營銷策略,基本上都處于以量取勝的初級階段。由于這種簡單的發展戰略,使得發卡數量迅猛增長的同時,發卡成本也成倍地增長,而市場的消費潛力并沒有被激發出來,導致多數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目前都處于虧損狀態,并未出現預期的低投入高收益的良好局面。
基于我國信用卡行業的現狀,高珊珊(2009)在關于我國信用卡行業的發展現狀與風險防范的研究中指出單純追求數量的粗放式發卡和營銷方式造成業務的低效和潛在風險的累積,很多其它學者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但并未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來驗證這一結論。根據這一結論,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粗放式的發卡和營銷方式造成的業務低效使得信用卡發卡數量對消費額的提升作用受到抑制。這里所指的粗放式的發卡和營銷方式表示在沒有對信用卡市場作出科學合理細分的情況下,不分對象的盲目發卡現象。研究假設要說明的問題是:如果對以信用卡消費額為因變量對信用卡消費額與發卡數量作回歸分析,在信用卡發行效率較高的情況下,會得到一個較大的正相關系數,在粗放式的發卡情況下,會得到一個較小的相關系數,即粗放式的發卡和營銷方式造成的業務低效使得信用卡發卡數量對消費額的提升作用受到抑制。
三、實證研究
本文數據來源于中國工商銀行成都某分行2007年1月~2009年3月的月度數據,發卡數量為該分行每月的累計信用卡發卡數量,單位為“張”;消費總額為該分行月度信用卡刷卡消費總額,單位為“萬元”,數據總數為26個。本文采用的分析軟件為eviews,通過OLS分析法,對消費總額與發卡數量進行回歸分析。其中,消費總額為因變量,用XFE表示;發卡數量為自變量,用FKL表示。回歸模型為簡單OLS模型:XFE=a FKL+£。回歸結果
回歸結果用方程表示為:XFE=-0.013521FKL+414.4887,R2=0.117088,P=0.0871,表明回歸結果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可信。R2不顯著,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數據量不夠,導致回歸結果不顯著;二是存在其它因素的影響,例如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消費萎縮。回歸系數α=-0.013521,表示每多發行一張信用卡,消費額將減少135.21元。回歸結果為非正數,表明研究假設成立,即發卡數量的增加并沒有對消費額起到提升作用。至于系數為何為負數,可能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原因:一方而,由于信用卡發卡數量迅猛增長導致銀行累積了大量的呆賬壞賬,銀行為了控制信用卡風險在信用卡授信額度以及消費方面做了限制,使得消費額呈下降趨勢,這也是銀行機構為了應對前期粗放式發卡造成的風險而進行的調整,同時也驗證了粗放式的發卡和營銷方式造成的業務低效使得信用卡發卡數量對消費額的提升作用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本文所用數據是從2007年1月到2009年3月的,這段時間正是金融危機從爆發到逐漸擴散的階段,導致大范圍的消費需求萎縮,信用卡刷卡消費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
四、結論
我國目前依靠粗放式發卡的信用卡運作模式的缺陷日益凸顯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盲目發卡會增加銀行的發卡成本,壓縮銀行業的盈利空間;另一方面,單純地追求發卡數量,降低門檻發行信用卡,把一些高風險的客戶也納入了信用卡消費的客戶群中,導致銀行產生大量呆賬壞賬,為了控制風險,銀行機構又不得不犧牲授信額度,使得信用卡消費額并不能隨著發卡數量的增長而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我國信用卡市場潛力大而有效消費偏低的尷尬局面,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 信用卡消費必需建立在強大的消費市場的基礎之上,但我國的消費市場尚未啟動,老百姓的消費傾向不高。
雖然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也達劍一定水平,但國民生產總值里面依靠出口拉動的比重比較高,國內消費能量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釋放。但是,啟動消費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要想從根本上提振消費,還需要從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合理配置社會財富等基礎層面著手。目前,我國公共養老保障體系的覆蓋面過窄,只占人口總數的15%,低于世界勞工組織規定的20%的最低標準。醫療領域看病難、看病貴的局面也難以在短期內獲得重大突破。此外,房價高企、教育費用偏高等客觀情況的存在,國家財稅收人增長速度遠高于國民收入增長速度的特征,也直接導致了產能過剩和居民消費相對萎縮的局面。若這些深層次制約消費的因素得不到破解,百姓的錢袋子就難以真正敞開。在這些基本的問題得到解決之前,任何形式刺激方案的作用都止于表面,難以從根本上撼動國內消費。因此,我國在發展信用卡市場時不能急于求成,通過粗放式地發卡來占領市場,而應該在社會保障水平逐漸提高,分配機制逐漸完善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推進我國信用卡市場的發展。
2 我國銀行業在信用卡市場細分方面存在許多問題。
主要表現在市場細分方面大同小異,大都采用高端、中端、低端的細分方法,而細分的依據也主要是客戶的職業、收入水平、信用度等。雖然信用卡種類繁多,但信用卡的功能卻沒有多大差別。而根據國外信用卡發展的經驗,要想提高競爭力,必須對信用卡消費者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能力對信用卡市場進行科學的細分,根據不同的消費者制定不同的年費、利率以及其它服務方面的差別策略。以國外的Rebuild Your Credit卡為例,這是一種幫助持卡人重建信用記錄的信用卡,這類卡是為那些信用記錄不佳或缺失的人群而設計,一般也無需交納年費,但是通常不提供免息還款期,年利率也較其它類型的卡要高得多。由此可見,國外信用卡行業在市場細分方面是多么的科學合理。通過這樣的市場細分,銀行機構能夠不斷提高經營效率,為潛在客戶提供更加滿意精細的服務,逐漸形成以專業服務為基礎,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為保證的信用卡品牌。
3 隨著我國消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的逐步完善,信用卡消費結算將滲透到國民生活的各個領域,信用卡業務也將成為銀行業的核心業務。
因此,在我國信用卡行業的起步階段,我國必須把信用卡行業作為一個整體向前推進,而不是各個信用卡發行機構單打獨斗,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競爭。競爭當然是必要的,但在更多的層面應該加強合作。在這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需要政府、銀行機構、社會大眾之間的相互協調,具體做法為:
(1)政府應當牽頭,不斷完善我國信用卡征信系統,對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的信用記錄進行系統的收集整理,進行科學合理的信用評級;加強立法,從法律層面嚴打信用卡惡意透支、信用卡犯罪等一系列不法行為;
(2)銀行機構之間應該加強信息共享,為了降低信用卡發行風險而加強合作,對信用卡消費者的消費記錄應該毫不保留地在銀行機構之間公開,搭建一個互相監督、互相信任、互相促進的平臺;
(3)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社會大眾對信用卡消費的認識水平,讓公眾接受信用卡消費結算這種便捷高效的結算方式;提高消費者對信用度的認識水平,讓消費者認識到在信用領域不斷擴大的21世紀,良好的信用記錄是消費者正常有序生活的前提,以此從根本上杜絕信用卡不良透支、信用卡犯罪等一些對不法行為,降低信用卡發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