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擔保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擔保風險。加強和完善我國擔保公司的內部控制,已成為當前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識。防范風險,加強內部控制擔保公司進一步健康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擔保;企業;內部控制;對策
一、擔保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1 內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內部會計控制是擔保公司內部控制的核心,它是指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定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能夠保證擔保業務的記錄正確,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及時反映的系統和制度。它涵蓋了擔保公司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業務及相關崗位。內部控制在實踐中逐步產生、發展和完善起來的。
2 對于擔保企業的意義
擔保公司是在長期以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大背景下出現的,它在企業與銀行間架起了橋梁,為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拓寬了渠道。隨著新公司法的實施,個人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成為合法機構,這預示著擔保行業的業務量將持續增加。在這一背景下,該類機構能否通過改善其信用風險管理流程來控制自身的風險,實現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平衡,將直接決定自身的績效水平和未來發展態勢。研究內部控制,對于改善我國擔保機構內部控制現狀,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證客戶的合法權益以及保證金融市場的有效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防范和控制風險是擔保公司安身立命之本。擔保公司的內部控制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管理系統工程。
二、擔保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1,過度依賴低效率的反擔保措施
為了防范和化解風險,擔保公司需要對申請擔保的企業的風險水平進行有效的判斷。在實際擔保業務操作過程中,擔保公司往往把落實反擔保措施作為擔保發放的前提條件。只有企業能夠提供一定價值以上的抵押物,擔保公司才會受理該項業務,且根據其抵押物的價值確定擔保額度。事實上,相對于銀行而言,擔保機構顯然屬于“弱勢群體”,反擔保措施并未起到實質上的作用。這是因為,擔保公司所能得到的反擔保抵質押物不是沒有明晰的產權權屬證書,就是屬于根本賣不起價的固定資產,即使企業擁有優質的可抵質押資產,也早已被銀行“抓走了”。所以,通過反擔保措施建立起的安全防線是非常不穩固的。此外,對反擔保措施的這種過高要求還會使得一部分具有潛力的優秀中小企業被拒之門外,造成擔保公司潛力客戶的流失,并且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不能促進擔保公司自身的良性發展。
2 風險識別和處理能力亟待提升
直至目前,許多公司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企業信用風險識別系統,或者雖已建立,但相對粗糙,尚不具備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進行風險識別的細分性功能。這直接導致大多數擔保公司不能有效進行項目初審,錯誤地接受了風險較大的客戶,也有可能拒絕潛在的優質客戶。這樣一來,項目初審成為形同虛設的環節,沒有起到識別風險的第一道關卡的作用。
3 重業務承接,輕保后監管
對于擔保公司而言,事前的調查固然很重要,但事后的跟蹤監管更為重要,因為企業的形勢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如果我們對已辦理不能進行有效的事后跟蹤監管,待企業風險已經產生了,再去想補救措施,就為時已晚。因此,筆者以為,任何擔保公司都必須把保后監管工作當成一項重要的事項來抓,要有專人負責,且將每次監管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公司領導,及時研究對策。誠然,擔保公司實際所面臨的風險遠不止這些,這具體應與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行業本身情況、普遍的誠信水平以及擔保公司自身的實際情況等結合起來進行判斷。
4 過度依賴項目經理的經驗和職業判斷,容易導致操作風險
由于成立時間較短,大部分擔保公司尚未積累起充分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少數相對成立較早、項目較多的公司雖積累了一定的歷史數據,但針對這些歷史數據及評價結果的統計分析及驗證工作尚未進行。鑒于“評級打分”法易于操作的特點,目前多數擔保公司在實務操作中采用這一方法對企業進行信用評價。該方法實質上是一種專家分析方法,是一種基于主觀判斷的方法,難以量化和標準化,擔保公司所宜稱的定性和定t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實質上更多的體現為定性的判斷。這種方法難以對多個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只有在對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與驗證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信用評級方法并建立統一的評價指標體系,才能夠規范項目經理的分析內容與評價標準,從而增強項目風險分析結果的可信度與可。
三、擔保企業改進內部控制的舉措
1 建立健全組織規劃控制
擔保公司應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和規范的領導體制與決策程序,注意控制擔保決策中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要合理設置內部機構,建立一套科學的規章和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操作程序。內部組織機構之間要建立相互制衡機制,同時具有良好的外部約束和相互牽制機制。要根據業務經營的程序進行崗位設置,要重點防范道德風險,要建立監事會和內部審計機構并保持其權限的獨立性。要保證決策的透明度和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加強信息反饋系統的建設。
2 提高人員素質,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擔保業是高風險行業,人力資源要素的數量和質量狀況以及人力資源所具有的忠誠、向心力和創造力是擔保公司興旺發達的活力和強大推動力所在。因此,應建立嚴格的招聘程序,保證應聘人員符合招聘要求;制定員工工作規范,用以引導考核員工行為;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幫助其提高業務素質,更好地完成規定的任務;加強和考核獎懲力度;對重要崗位員工應建立職業信用保險機制,如簽訂信用承諾書,保薦人推薦或辦理商業信用保險,工作崗位輪換,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工作崗位輪換,通過輪換及時發現存在的錯弊情況。同時也可以挖掘職工的潛在能力;提高工資與福利待遇,加強員工之間的溝通,增強凝聚力。
3 落實內部控制關鍵點
內部控制流程應針對擔保處理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主要包括以下控制措施:明確會計崗位職責劃分,嚴禁需要相互監督的崗位由一人獨自操作全過程;獨立建賬,獨立核算,擔保會計核算獨立于公司會計核算;建立憑證制度,正確記載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建立賬務組織和賬務處理體系,正確設置會計賬簿,有效控制會計記賬程序;建立復核制度,防止會計差錯的產生;建立嚴格的成本控制和業績考核制度;制訂完善的會計檔案保管和財務交接箭;度等等。此外,還應明確授權的責任和建立經濟業務授權審批的程序。對于擔保業務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四個關鍵的審批要點:一是在擔保業務發生之前,擔保業務經過審批;二是非經正當審批,不得簽訂擔保合同;三是擔保責任、擔保標準、擔保條件等必須經過審核批準;四是為被擔保企業履行債務支付墊付款項必須經過審批。
4 推行崗位不兼容制度,適當的職責分離
適當的職責分離是現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對于不相容職務應分別由不同的職員擔任,這些職員之間就形成了內部牽制。舞弊行為只有在幾個職員相互勾結的前提下才可能得逞,如果職員各盡其職,舞弊的可能性將會很小。擔保業務應適當分離的職務主要包括:一是受理擔保業務申請的人員不能同時是負責最后核準擔保業務的人員,擔保標準和條件必須同時獲得業務管理部門,專門追蹤和分析被擔保企業信用情況的部門(如會計部門下的擔保業務小組)的批準;二是負責調查了解被擔保企業經營與財務狀況的人員必須同審批擔保業務的人員分離,三是擬訂擔保合同人員不能同時擔任擔保合同的復核工作,四是擔保責任的記賬人員不能同時成為擔保合同的核實人員;五是擔保合同的訂立人員不能同時負責履行擔保責任墊付款項的支付工作;六是審核履行擔保責任墊付款項的人員應同付款的人員分離,七是記錄墊付款項的人員不能同時擔任付款業務;八是審核履行擔保責任、支付墊付款項的人員必須同負責從被擔保企業收回墊付款項的人員分離,以保證擔保業務按照政策規定的標準、條件等進行。
5 注重發揮內部審計稽核的監控職能
內部審計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它能有效地獨立評價—個企業內部經濟活動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規、合理,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其他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因此,應設立獨立的稽核部門,直接對公司董事會負責,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公司的內控制度執行情況采取不事先通知或隨機查詢的方式,重點多是權限的控制和執行情況,制度建設是否完備。財務制度和會計規則是否有效執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