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影響。本文以深圳市場742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情況為基礎,分析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原因及其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影響。
關鍵詞:存貨跌價準備;財務狀況;經營成果
一、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情況分析
742家樣本中,2008年存在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的公司494家,占比66.58%,248家公司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占比33.42%。大部分公司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
402家公司08年存貨跌價準備金額高于07年存貨跌價準備金額;146家公司07、08年均未計提跌價準備;1家(000952廣濟藥業)07、08跌價準備金額均為O,本期計提與本期轉銷金額相等,為7123679.56元;40家存貨跌價準備期初期末金額相等(其中002097山河智能,本期計提與其他原因轉出金額相等。其余企業本期未計提也未轉回、轉銷跌價準備)。
2008年,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總額為190.40億元,08年期末存貨跌價準備較07年有大幅提高,增長金額為154.36億元,增長比例為159.43%(其中包括合并范圍變化帶來的存貨跌價準備增加)。
其中,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最多的十家公司分別為鞍鋼股份、云南銅業、萬科A、太鋼不銹、韶鋼松山、中集集團、本鋼板材、銅陵有色、鋅業股份以及威孚高科。首位的鞍鋼股份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4億元,吞噬利潤67.05%。十家公司中,有八家屬于金屬、非金屬行業,一家屬于房地產行業,另一家為機械、設備、儀表業。
二、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原因分析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化,幾乎各行業都面臨原材料及產品的價格下跌。如果存貨的價格下跌到成本線以下,公司則需對該存貨計提跌價準備,從而反映其真實價值。金融海嘯蔓延全球,引發經濟全面衰退,中國的經濟增速也有所放緩。隨著經濟低谷期的到來,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的資源、能源等大宗商品以及房地產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跌幅。資源能源及房地產等價格的下跌,使得前期相關企業前期積累的存貨成本與市場價的差額逐步增大,進而使得其存貨跌價準備也在逐步增加,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六點:
第一,存貨陳舊、過時、毀損、過期、無使用和轉讓價值,積壓、滯銷、存在質量問題等導致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的增加。
第二,存貨價格持續下跌,出現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公司按照相關規定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
第三,原材料價格下降使得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賬面成本,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高于產品的銷售價格,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第四,金融危機,我國房地產暫時進入低迷階段,地價成本較高,2008年度受整個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影響,房地產業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熟低,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
第五,金融危機、產品更新換代、部分產品環保要求提高已被淘汰等因素共同影響,導致產成品及相關的在產品、原材料價值的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
第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金屬、非金屬的主要原輔材料價格持續下跌(暴跌),需求萎縮致使產品價格大幅下滑,期末對于存貨中的各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采取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的計提資產存貨跌價準備。
2008年,上市公司計提了高額的存貨跌價準備,這與經濟危機蔓延、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三、存貨跌價準備計提金額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影響分析
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降低了存貨的賬面價值,進而使公司的總資產及凈資產減少,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
2008年,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額為190.40元,占資產減值損失總額的74.69%,吞噬凈利潤28.28%。詳見下表。
通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大量的吞噬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資源能源及房地產等價格的下跌,使得前期相關企業前期積累的存貨成本與市場價的差額逐步增大,進而使得其存貨跌價準備也在逐步增加。2008年,經濟大環境總體不甚理想,公司按照準則的規定計提存貨減值準備,除了出于審慎的考慮,計提減值準備能夠更加真實的反映企業存貨的價值,而不會出現賬高實低的虛盈現象,因此,準備的執行、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使公司的信息能夠更加公允的反映企業的真實狀況。
2008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儼然成了上市公司業績的“頭號殺手”,究其原因,一是存貨價格出現大額下跌;二是存貨數量增加,造成的積壓。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必然會影響當期的業績。但是,從某種程度來看,跌價準備的計提可以理解為“會計上的處理”,它并沒有導致企業經濟利益的直接流出,加上存貨跌價準備“可以轉回”的特點,一旦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因素消失,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這樣一來,提高計提比例不會對未來的利潤產生負面影響,相反還可能為未來輸送利潤。2008年,巨額的存貨跌價準備主要源自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隨著經濟的好轉,金屬、非金屬以及地產行業的恢復,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是非常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