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用信用、賒銷經營等方式來擴大銷售、增加利潤,但同時形成的應收賬款,又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本文在分析了應收賬款可能帶來的風險及成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規避應收賬款風險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應收賬款風險;成因;控制
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使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為擴大銷售、占領市場,賒銷經營的方式使用日益增多。但同時,在銷售中形成的應收賬款,又給企業帶來了財務風險。加強企業的風險意識,制訂科學的防范措施,對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控制,是當今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分析
1 對企業自身的經營和財務帶來的風險
(1)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賒銷帶來的結果是企業的物流與資金流動不一致。企業發出商品、開出銷售發票,賒銷已告成立,但由于貨款無法同步回收,影響企業資金周轉無法實現既定的效益目標。
(2)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流動資產是影響企業資金流動性和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大盤應收賬款不能及時回收,勢必削弱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2 對會計信息和決策帶來的風險
(1)虛增企業利潤。我國企業會計記賬基礎是權責發生制,發生當期賒銷收入作為當期收入,雖然企業賬面利潤增加,但未如期實現現金流入。
(2)影響會計信息系統的準確性和管理層的決策。應收賬款被確認后,形成的會計信息往往被管理層使用,企業將賒銷收入全部記入當期收入。但當賬款難以及時收回或無法收回而無法形成現金收入時,就會夸大經營成果,對可能的損失估計不夠,管理層根據其進行決策時,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策。
二、應收賬款風險的成因分析
1 企業的競爭觀念出現偏差,風險控制意識不足
在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下,企業的目的只是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片面的認為市場占有率的擴大就能獲得更強的企業競爭力。在成本、價格、售后服務等傳統的方式發揮巳近極致的時候,許多企業紛紛地運用商業信用促銷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在這種片面競爭的思想下,一些企業的應收賬款的管理控制風險意識不強,在對付款人資信情況和應收賬款風險情況,不甚仔細評估就盲目地給予較寬松的信用政策,給予客戶信用賒銷,只重視賬面的高利潤,不顧及應收賬款能否及時收回,這是出現應收賬款風險的最主要原因。
2 企業內部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松散
財務部門不及時與業務部門核對,銷售與核算脫節,問題不能及時暴露,一些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催收、清理不及時,賬齡老化,卻置之不理、不問,應收賬款長期掛賬現象嚴重。企業與客戶不及時對賬。由于經營過程中貨物與資金流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差異,票據傳遞,記錄等也可能發生誤差。應收賬款清查責任落實不明確。在各企業中。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都知道企業有大量的應收賬款或對不上或收不回來,但具體該由誰來督辦,誰來清查管理并不十分清楚。
3 企業內部考核、約束機制不健全
許多公司內部是實行銷售人員工資報酬與銷售額掛鉤的方式。在業績考核當中,公司只注重銷售額,而忽略了應收賬款能否及時收回的問題,片面追求賬面上的數字。正因為如此,銷售人員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取賒銷手段能夠盡快的完成銷售任務甚至增加銷售額,這樣就使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而對這部分應收賬款的收回問題,企業沒有很好的采取有效措施約束相關部門和銷售人員全權追款,這也是造成應收賬款不斷攀升,應收賬款風險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4 法律觀念意識薄弱
購貨方到期如不按合同、協議歸還債務,是一種違法違約行為,本應承擔違約責任,但地方保護主義以及訴訟成本與效益反差等原因。有些企業反嘗到了討債的苦果,寧肯讓相當一部分應收賬款淪為壞賬,也不愿自己催索欠款或運用法律武器,訴諸法律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使應收賬款淪為壞賬,使結算資金逐年上升,資金周轉不暢。
三、應收賬款的風險控制管理措施
1 樹立正確的銷售理念
在買方市場的環境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怎樣把商品賣出去是每個企業都在關注的問題。由于按現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銷售收入,往往會產生只要銷售出去,銷售收入就實現了的誤解。盲目的銷售雖然實現了可觀的銷售收入和利潤,但可能有大量的應收賬款沒有或無法收回而導致企業賬面盈利而實際上并沒有資金流入,這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企業每個人都必須樹立確的銷售理念,從片面的追求銷售量轉變為既要把商品銷售出去又要使貨款能夠收回。
2 加強企業信用風險管理
(1)企業信用管理不僅要處理應收賬款問題,還要實現信用銷售的全過程管理,它是一項系統工程。為此要建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許多企業在賬款回收和管理上顯得職責不清,銷售部門與財務的互相推脫使大量應收賬款沉淀。企業應當建立一個在總經理或董事會直接領導下的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負責獲取并分析信用資料、控制信用額度、管理和分析應收賬款、催收逾期賬款等工作。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科學的風險制約機制,防止任何部門或各層管理人員盲目決策而可能產生的信用風險。
(2)做好客戶的信用調查。由于應收賬款大都是企業在賒銷商品過程中形成的,因此企業在做出是否對客戶提供商業信用之前,運用恰當的方法,如信用的“5C”系統評定法對客戶的信用品德,償債能力,資本,抵押,經濟條件及可能影響客戶償債能力的經濟環境進行評價,建立客戶信用資料,并長期跟蹤調查,以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3 選擇合適的信用條件和結算方式
科學、合理的信用條件和結算方式,是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提高應收賬款資金效益的重要前提。信用條件是指企業賒銷商品時給予客戶延期付款的若干條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現金折扣等。企業在進行充分的客戶信用調查后,根據評價的結果制訂恰當的賒銷政策,給予客戶相應的現金折扣和賒銷期限。對信用好、效益好、償債能力強的客戶,企業可以選擇風險性較大的結算方式,這樣有利于建立雙方相互信任的關系,促進企業擴大銷售量,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于盈利差,信譽不高或一些比較生疏的新客戶,企業應選擇風險小,有約束力的結算方式,這樣企業才能有效避免損失。
4 完善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
(1)建立賒銷審批制度,強化管理。賒銷是企業拓寬銷售渠道的有效方式,而賒銷形成的應收賬款又會給企業帶來風險。因此,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管理需要,建立賒銷審批制度。當邊際利潤大予應收賬款管理成本時,不能盲目提供信用。銷售人員不應該有賒銷權;在一定額度內的銷售必須有特定權力的人員批準,各經辦人員不能超越自己的權限辦理審批,超過授信限額的銷售,必須嚴格按照內部的程序申請批準;對供不應求的熱銷產品,應盡量現銷,以減少占款。
(2)加強財務監督管理。財務部門不僅要做好應收款的記錄工作,還應及時做好應收賬款的跟蹤分析及賬務處理工作;企業應密切關注客戶的實際財務和現金流量情況,以及一些的相關信息進行合理的估計;仔細做好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密切注意應收賬款的回收進度和出現的變化。必要時應向債務人函證,以便客觀、準確的評價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將評價及時反饋給企業相關負責領導,為評估、調整賒銷客戶的信用等級提供可靠依據。同時,企業財務部門對已經形成的應收賬款要定期向債務單位寄送對賬單和催款通知等。
5 建立和完善應收賬款催收制度
為實現有效銷售的目的,企業應明確銷售人員的追討應收賬款的責任,并制訂相應的回款考核制度,以能夠真正實現銷售與個人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方法。與此同時,還應采取靈活的催收策略。當企業應收賬款發生后,為此,企業應制定出合理的清對、催收方法,以保證盡量早日回收款項,避免壞賬的發生。企業合應針對不同的客戶關系,采取限制發貨或拒絕發貨,或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也可以采取物資抵款,也可以用商業承兌匯票抵消應收賬款等多種靈活的方式收回企業流動資金占款,減小應收賬款的風險和企業的經營風險。
總之,企業在利用信用、賒銷方式占有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也要重視對應收賬款的合理控制和科學分析,降低壞賬損失,提高資金利用率。企業也應樹立新的營銷觀念,加強客戶信用管理,使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降到最低,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