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參院外委會主席克里,財長蓋特納等超級政要接連訪華,他們態度積極,言辭懇切。一向對華強硬的佩洛西大談合作至上,克里強調氣候變化,蓋特納極盡奉迎。
的確,金融危機加快了地緣政治板塊的移動。世道變了嗎?
2萬億美元的制高點
美歐金融危機改變了世界金融體系的力量配置。危機期間,人們異口同聲,認為最有錢的是中國。現在中國手中的2萬億美元,是全球經濟重要的融資來源。其作用,就如同蘇聯解體后是核武庫保障了俄羅斯的終極安全一樣,成了中國進可攻退可守的護身符。
美國處在一個極其特殊的關鍵時刻。在世界經濟史上,大概很少有像中國與美國這樣相互依賴程度如此之高、如此興衰與共的國家。在金融方面,中國與美國已經栓在一起,形成一種復雜而緊張的關系。中國的外匯儲備目前約為2萬億美元,其中70%~80%是美元資產,1.2萬億美元投入了美國經濟。據美國財政部提供的數據,2009年3月,中國增持32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總共達到7680億美元。由于擔心美元價值大幅下跌的前景,北京在今年4、5兩個月繼續增持,估計到5月底總額已經接近8000億美元。總之,中國持有美國外債總額(3.2萬億美元)的1/4,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
2009年3月以來,中國的一系列行動讓美國緊張不安,這些行動被視做是對美國主導的經濟和金融秩序的挑戰。首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美國國債表達了擔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構建“超主權儲備貨幣”。接著,中國宣布增持黃金。與此同時,為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向白俄羅斯、馬來西亞和阿根廷等國提供了950億美元的雙邊貨幣互換,以《清邁倡議》為基礎,擴大了與東盟10+3的貨幣互換協議,并與巴西初步協商,在兩國的雙邊貿易中不再使用美元。這一趨勢看起來有增無減。
其實,中國近來的動作實際上都是非常溫和適度的,并沒有對美國形成真正威脅。中國政府也承認,今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十分穩固。一些報道虛張聲勢,過分夸大了實際的數據。比如,與數萬億的以美元為結算手段的資產和貨物相比,中國已經正式達成的貨幣互微不足道。此外,目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依然不到美國的一半。中國要想真正趕上美國,還需要很長時間。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不僅在為公共利益作貢獻,還在幫助太平洋地區的經濟發展。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家努里爾魯比尼對《華盛頓郵包》說,“中國一個月的發展比過去10年的還大。”
但中國已經陷入美元困境。分析家認為,由于無力根本改變局勢,中國沒有多少好的選擇,甚至別無選擇。中國的美元資產和外匯儲備如何處置呢?一方面,美聯儲降息和美國政府動用巨額資金拯救經濟,可能引發大規模的通脹,從而使中國的美元資產和儲備縮水:但另一方面,不再購買或賣出美國國債嗎?美元將立刻崩潰,中國的全部美元資產將變得一錢不值,全球經濟將發生最嚴重的動蕩。
中國能夠怎么做呢?從長期來看,就是堅定不移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短期來看,一是逐漸改變外匯儲備結構,二是加快石油、礦產等戰略投資。從中期來看,主要是增強人民幣的流通性,讓人民幣成為特別提款權的組成部分;同時,要冷酷無情地、持之以恒地買進黃金、白金、白銀等貴金屬——這同樣能夠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創造發行基礎。
美國擺脫困境的歷史性伙伴
那么,為什么美國很多人憂心忡忡,顯得越來越缺乏自信呢?原因在于,當代美國人及其領導人還沒有對其他國家參與領導世界經濟秩序做好準備。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是這個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霸主,美國的決策者已經不習慣于與一個獨立自主、實力上升的大國共同處理問題,而是習慣于通過華盛頓作出所有決定。
華盛頓政治圈一定痛切地認識到了,經濟危機讓天下大亂,而中國的局勢卻非常穩定,值此之際,中國真的有能力影響美國的歷史進程,進而改變美國的日常生活。
奧巴馬的重中之重在于他的國內政策。他4月14日在喬治敦大學發表演說,之后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他一直在不懈追尋的是,當涉及經濟政策時,就要采用徹底的實用主義。
金融業是美國經濟的生命線,也是美國具有相對優勢的一個重要產業,而華爾街現在依然是美國經濟的半壁江山。這意味著,美國必須擁有健康的銀行業,必須確定該如何應對為美國提供近半數信貸的非銀行機構,結果是,金融業的某些大眾化進程,只有不喪失透明、公開和安全的市場所帶來的巨大優勢,較為健康的股票市場和金融市場才能恢復運轉,信心和信任才能得以恢復。
但實際情況是,美國政府和公眾如今面對的,是一個灰頭土臉、無計可施卻充滿反叛的華爾街。使華爾街飽受折磨的,正是違約信用掉期及其他類型的金融衍生產品。《紐約時報》5月14日報道,據瑞士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如果按照衍生品的基礎資產價值計算,截至2008年底,全世界已發行的衍生品合同的票面價值總計超過680萬億美元。據國際掉期與衍生品協會統計,作為一種保護債權人以防違約行為的保險形式,信用違約掉期的市場規模約為38萬億美元。衍生品的價值難以估計。雖然它們是華爾街最大的盈利引擎之一,但實際上卻對投資者,分析家和監管者隱瞞了情況。摩根大通、花旗、高盛、美國國際集團等大銀行,大經紀公司和大保險公司都是衍生品市場的主角。
美國的債務規模引發了廣泛擔憂。無休止的財政赤字威脅到美元影響力。因此,美元在世界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受到越來越大的嚴重威脅。更嚴峻的是,奧巴馬政府從前政府手中繼承的負遺產過多,已經沒有太大余地去實施新的政策。經濟急劇衰退,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也未見減少。
中國將大量資金借給了美國。但中國已開始對美國的財政狀況公開表示擔憂。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處于衰退之中,只有中國可以伸出援手。
美國的國家象征之一通用汽車公司已經破產。美國的失業率超過了9%。美國實體經濟的復蘇仍猶如鏡花水月。重大歷史轉折關頭,美國需要對中國的崛起調整心態,使中美關系轉為利益共享。
所以,蓋特納、克里和佩洛西等高官密集訪問北京,實為拯救美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