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殷殷,春雨陣陣,對于乳山市金嶺中學來講,2009年的春天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這個春天是山東省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來的一個新的春天,是真正將口號變為實踐、著力推行素質教育的春天,也是金嶺中學經歷了2008年的歡樂與苦痛、聚積著奮斗的力量、正躍然欲試的第一個春天。
合作——每個人都可以閃光
新學期伊始,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一、高二各班級中悄然興起。
素質教育全面推行后,金嶺中學的領導者在思考:如何建設高效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提法雖然已是多年前的事,但對金嶺中學來講,真正實行起來還是第一次。如何做好這 “第一次”?學校領導最終決定走出去。于是,由副校長帶隊,全校40多名骨干教師兩進昌樂二中實地考察,求取真經。與此同時,高一和高二的不少學生找到任課老師和班主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設想,一時間,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呼聲在校內自下而上地響起,這一要求與學校的想法不謀而合!
素質教育要求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人交流的能力在個人全面發展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眾人拾柴火焰高”,“小組學習”要求多名同學合作,一起討論學習,組長以其領導能力將組員擰成一股繩,以保證在相同時間內進行統一學習活動,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
“小組討論”是小組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把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疑難問題集中起來進行討論,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知”援。“小組討論”打破了同學們認為只有“好學生”才能輔導其他學生的思維定勢,讓學生在討論中發揮個人作用,每一個人都有提出疑難問題的機會,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有的班級在小組學習中引入了競爭機制,更是激發了各小組同學“不服輸”的精神。學生在問卷調查中的回答證明了一切:
“通過組內交談,可以盡情地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而以前的課堂,我是沒有勇氣在全班同學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的。”
“如果課前不預習,參與討論時就會比較吃力,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便于對知識了解地更透徹,掌握地更扎實。”
“通過自己的思考,自己提出的觀點跟老師的差不多,真高興!”
小組學習真正實現了“生生合作”,它不僅使學困生提高了自信,也使學優生避免了傲慢情緒的滋長。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培養了同學們合作、團結、爭取共同進步的品質,更堅定了同學們“團結就是力量”的理念。
交流——每個人都來分享學習的快樂
聲情并茂,妙語連珠,從容不迫,侃侃而談——看到多媒體屏幕上沉著自信的身影,若不是他們身著統一的校服和略顯稚嫩的面龐,你會以為正在收看電視講座呢。
作為高二級部學生會組織的學習經驗交流活動的重要部分,由同學們自己錄制的經驗交流錄像在大家的熱切期待中終于與同學們見面了。看到屏幕上那些熟悉的身影,同學們感到既親切又新奇。平日里自己身邊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以這樣一種特殊方式傾囊相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心得體會,敞開心扉與大家交流自己的收獲與煩惱,在同學們中,這還是第一次。
在觀看過程中,笑容一直洋溢在同學們的臉上,成為同學們傳達內心感受的一種特別的方式:揭開心中的困惑,爽朗一笑;與自己不謀而合,點頭微笑;詼諧幽默之處,捧腹大笑。同學們的笑容,流露出對交流者發自內心的贊許和欽佩。“他們談的并沒有什么高深莫測的內容,完全是從我們忽略的細節著眼,我發現自己的問題就在這些細節之中”,一位女同學興奮地和筆者交談,“這種活動應該定期舉辦,給更多同學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如果學生會繼續舉辦這種活動,我會第一個報名!”
面對當前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的增多,很多同學陷入迷茫,學生會敏銳地發現了這種情況,適時而動,組織了這次經驗交流活動。這是學生會工作的大膽嘗試,大家投入了百分之百的激情,做了精心準備。首先,學習部拿出了一份完整的工作計劃,然后在學生會主席的協調下按部就班地執行。學習部邀請了9名同學進行了經驗交流,他們既是學習上的佼佼者,又是各班級學習小組的帶頭人,他們帶著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的困惑,就交流內容展開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了各自交流的側重點。大家認為,面對全體受眾,能否做到“實用、豐富、新穎”是成敗的關鍵,用幽默吸引同學,用方法引導同學,用信念鼓舞同學,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有所收獲,成為參與者共同努力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遇見過沒有預料到的挫折,但在級部領導的全力支持下,各項工作最終圓滿完成。
經驗交流不僅僅使同學們收獲了方法,更重要的是給同學們創造了一次溝通合作的機會,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到合作的魅力。
信賴——讓每個人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周末的校園,煥發著無比的生機與活力。運動場上加油聲、吶喊聲不斷,可是教學樓內卻安安靜靜,井然有序。每個教室中都有學生在認認真真地上著自習課,但你卻找不到一個老師的影子。這是真的嗎?在過去,你也許會不信。但在今天的金嶺中學,卻是再也普通不過的事實。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面對當前自習課增多、課余時間增多、學生紀律曾令人擔憂的現狀,金嶺中學領導班子大膽決定:推行參與型管理,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紀律部是學生會的一個重要部門,校領導就決定由紀律部參與學生的紀律管理。而紀律部的用人方法,令人心存疑慮:該部成員大多是曾受過處分的“問題學生”,他們曾經拿違紀為家常便飯,如今又去管理別人,學生們會服從嗎?質疑并沒有動搖校方的決心,校領導滿懷深情地對紀律部的成員們說:“現在我把心交給你們,只因為我信任你們,別讓我失望!”
簡短的一句話,讓紀律部全體成員斗志昂揚,他們決定先從自己開始,將從前的“惡習”全部改正,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教學樓內喧嘩、打鬧的事情曾讓校方十分頭疼,紀律部成立后,立即著手解決這件事。他們在大課間等人員流動較頻繁的時間段,委派成員進行監管。八級一班于同學是紀律部部長,之前,他曾多次違反校規,擔任部長后,他時時嚴格要求自己,為同學樹立榜樣,他說:“我對過去犯的錯誤感到十分后悔,這次有機會當上紀律部部長,我一定負好責任,不讓大家失望。”在筆者與他交談的過程中,正有兩個同學嬉笑著走進了教學樓,銀鈴般的笑聲明顯影響了教室內學生的自習,于同學立刻停止了交談,快步走上前,作一個“噓”的手勢,兩位同學馬上意識到了錯誤,抱之以歉意的一笑。
紀律部的工作很繁瑣,也很累。“別人休息的時候就是我們工作的時候”,成員夏同學這樣說道,不僅是在課間,就連學校舉行文體活動時,紀律部都要負責維持場內秩序。在一場籃球賽結束后,筆者對該部成員于同學說:“你們的工作真的很辛苦。”“累是累點,但我覺得很有意義”,這位陽光男孩笑著回答。
信賴,往往產生美好的境界;信賴,更能夠激發人的無窮潛能。
參與——讓校園生活亮麗多彩
本著創建“和諧校園”的宗旨,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文體活動,讓有各種不同愛好的學生參與其中,不斷豐富著他們的精神世界。由學生會組織的主題為“文明伴我行”的演講比賽,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大力支持和熱烈歡迎。從主持人到參加演講的同學,都是經學生會選拔后脫穎而出的,同學們憑借高昂的情緒,激揚的音調,精彩的演說,向每個人傳達了什么叫做文明。一個同學說:“經過這次比賽,我深刻體會到文明的含義,真正得到了一次文明的洗禮。”比賽中場下的歡呼聲此消彼長,經久不息,舉辦這樣一次別開生面的比賽,讓同學們人人能講文明,懂禮儀,全校一派和諧祥和的景象。
除了這些學生自發組織的活動外,每天上下午的大課間,學校都安排了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體育活動,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另外,為增強學生們的鍛煉意識,高二學生會體育部還牽頭組織了級部師生籃球賽等大型比賽活動。賽場上,同學們揮灑著青春的汗水,師生同場競技,共敘師生情誼,再加上圍觀同學的吶喊助威,讓人見識了金嶺中學的堅強與團結。這些活動都得到同學們的空前響應,進一步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每個學生都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生活中。
(作者單位: 山東省乳山市金嶺中學)
(責任編輯: 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