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輪換”班級授課模式
“固定+輪換”班級授課模式就是在由一位教師擔任固定幾個教學班大部分的體育教學任務基礎上,根據單元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其他年級有此教學特長的老師互換班級進行授課。比如:有這樣兩位教師:一位是擅長籃球教學的A教師,擔任了六年級5個班級的體育課教學任務,另一位是擅長足球教學的B教師,擔任了五年級5個班級的體育課教學任務。在六年級教學進度到足球單元和五年級教學進度到籃球單元的時候,兩位老師互換班級進行授課,并完成該教學單元的考評任務,一個或多個單元教學任務完成后,再回到原來的教學班級進行授課,并把該單元的考評結果交于對方,作為對方對學生進行學期評價的依據之一。(圖1)
二、“固定+輪換”班級授課模式的優點
1,充分利用和發揮教師的教學特長
如何能真正的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優勢資源,挖掘體育教師的潛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教學特長,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是新課改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固定+輪換”的班級授課模式就是讓該項運動項目水平較高或有此教學特長的教師去擔任高段年級該運動項目單元內容的教學,教師有了過硬的運動技術或教學特長,他就能透徹地理解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很準確地講授教材,從而能較好地完成高段年級體育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得順手,學生也學得高興,這也正體現了新課標一直倡導“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
2,提高教師快速適應新教學環境的能力
“固定+輪換”的班級授課模式要求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班級中擔任單元教學的任務,這就對教師快速適應新教學環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位教師到新的班級去授課,對教師和學生都有種“新鮮感”,能激發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欲望,但高段學生很會“察言觀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學生對你的教學能力做出他自己的“評價”,并左右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或“消極”的學習態度,兩種不同的學習態度就決定著教師能否在規定的時數內順利完成單元教學的任務。教師在面對新的教學對象時,除在向原先任課教師了解學情外,應在第一時間告知學生一些教學常規,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正確、靈活地應對各種“教學生成”,采取形式多樣的練習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教師在完成一個教學單元后,應及時地進行反思、記錄該教學班級的學情,以便在下一次的單元教學中能更準確地把握教與學的關系,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

3,能讓課余帶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提高選材的準確性
小學運動隊的學生大都來自高段年級,過去除了高段的帶訓老師能全面了解學生、選拔優秀的體育苗子進行訓練外,其他帶隊的老師只能由高段教師推薦或自己進行比較膚淺的選拔來挑選運動員,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等某個學生在學校比賽中顯露出才能來時,時間上已經不允許了,只能“望材興嘆”了。
一般來說,學校里組建運動隊都是根據教師的特長安排帶訓教師的,有籃球特長的教師帶的往往是籃球隊,不可能讓一個有足球特長的教師去帶籃球隊。“固定+輪換”的班級授課模式讓有特長的教師到高段年級擔任某個項目的單元教學任務,這就使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全方位地接觸到學生,不管從身體條件還是身體素質方面,就連心理素質也能得到比較全面的了解,為帶訓教師在組建運動隊,選拔優秀運動員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新授課模式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應對參與輪換教學教師的特長進行調查
實施“固定+輪換”的班級授課模式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優勢資源,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特長。在實施前,務必對全組體育教師的教學特長進行調查摸底,做好分析工作,然后確定參與輪換教學的教師名單及所輪換的單元教學內容,這樣就能讓參與的教師提前做好備課工作,有條不紊地參與到實驗中來,在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表1,我校有四位體育教師,他們的教學特長除兩位教師都有排球方面的教學特長之外,都有自己的所長(四人之中),并根據各年級的教學內容要求擬定四位教師參與輪換的教學單元。
2,輪換教師擔任的課時應安排在同一時段
一個學校教師的課時安排均在開學前期就安排好了。實施“固定+輪換”的班級授課模式,應提前把實施計劃遞交給學校的教務部門,以便他們在排課時根據計劃來安排相關教師的授課時段,避免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如,A、B教師參與輪換,其中A教師擔任三、五年級15課時,B教師擔任四、六年級15課時,按計劃擬定是輪換五,六年級教學內容中某個項目的單元教學任務,那么A教師的五年級每星期9課時時段和B教師的六年級每星期9課時時段應安排在一個星期中的同一時段。A教師五年級的課時安排在一、三、五的上午,那么B教師六年級的課時也應安排在該時段。這樣,在輪換中就不會影響到輪換教師在其他年級的教學任務。
3,輪換的單元教學進度應同步制訂
“固定+輪換”的班級授課模式中參與輪換教學的教師是互換班級進行的,雙方制訂的教學單元時數應相同,這樣雙方完成輪換單元教學后,就可以同步回到原來的班級進行教學,而不影響各自正常的教學計劃。同時,在學期初制訂各自年級教學進度時,應把輪換的教學單元安排在同一進度中,以保證其他教學內容教學的順利進行。
4,輪換的教學時數以不超過學期教學時數的1/5為宜
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很多,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掌握一些基本的體育技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大多數的體育教師都基本能順利完成高段年級大部分教學內容的教學,要輪換的教學單元是一些技術或戰術含量較高的教學內容,擔任教學的教師又在這方面教學有所“缺陷”。考慮到學校的體育師資力量和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地位的原因,擬輪換的教學單元不要太多,一至二個為宜,同時輪換單元的教學時數不應超多學期教學總時數的1/5。
另外,此授課模式也適用于在同一年級中進行,但同一年級必須有2名體育教師以上擔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