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樣一種運動技能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同的學法表現?同一個學生在學習不同技能的時候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學法?這些學法的產生受制于哪些因素?哪些屬于外在的?哪些是易于控制的?教師在學生有效學法的產生過程中如何起積極的引導作用?其實,學生體育學法的產生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的運動技能學習階段,受到對動作的認識和理解力的影響。不同項目類型的體育學習,還受到項目的特點和難易程度的影響,采取不同教法和具有不同技能水平的教師所教授的學生其體育學法也會因此而有所不同。由此,體育學法的產生不是某一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而是多個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
1 體育學法的來源
體育學法是學生自我學習經驗的總結,還來源于教師的指導、同學的交流等,通過對學法主要來源問題的調查發現,有些是外來的,如教師的指導、同學的交流、多種媒體的學習等,有些是來自于學生個人學習經驗的積累,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認為他們的體育學法的產生源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有79.3%的學生認為學法主要來自于教師的指導,有48.9%的學生認為同學之間的交流對自我體育學法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有48.8%的學生將學法歸為自己學習經驗的積累。除此之外,有26.8%的學生認為主要從多種媒體學習獲得。盡管學法有的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傳授和指導,有的主要是來自于個體的學習經驗的積累,但要想把它們區分開來是很困難的。

2 體育學法產生所需的內外條件
對于學習而言,在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和學習實驗心理學家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加涅看來,“學習受外部和內部兩大類條件的制約。外部條件主要是輸入刺激的結構與形式,內部條件是主體以前習得的知識技能、動機和學習能力等。加涅認為,教育是學習的一種外部條件,其成功與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適合和利用內部條件。按照加涅對學習過程所需的內外部條件的闡述,體育學法產生與形成過程也受諸多內外部條件的影響,但各種方法所受的內外部條件的影響又是有一定差異的。通過觀察和訪談,本研究將體育學法形成可能所需的內外部條件歸納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只有滿足了一定的內外部條件后,各種類型的體育學法才有產生的可能。而且不同的學法視內外條件的區別,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差異性?;诖?,為了使學生在體育學習時掌握有效的學法,體育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努力把握各種外部條件刺激,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善于思考、積極探討等習慣的養成。
3 體育學法主要影響因素及分析
體育學法的形成受到各種因素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針對各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本研究對理論專家和一線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圖l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在以上有可能對體育學法的形成產生影響的因素中。專家和一線教師調查的總體結果是,諸因素按照影響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在前十位的分別是:教法、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學法指導、學習目標、學習經驗、學習習慣、學習內容、場地器材和教師的責任心。并對排在前五位的影響因素進行逐一分析。
3,1 教法對體育學法形成產生的影響
李秉德教授在《教學論》一書中這樣闡述:“在教學方法運用過程中,教師教的方法制約著學生學的方法,學生學的方法也影響著教師教的方法;教師的教法必然通過學生的學法體現出來,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苯谭▽W法的影響還體現在,教師的教學必須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必須與學生的學法相契合。例如錢夢龍提出的“自讀六步法”,既是教師的施教方法,又是學生的學習方法。由此可見,教法對學法的影響是很大的。體育學科更是如此,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幾乎都是一步一步按照教師教的法子而去學的,即使是有自主學與練的成分,但必須以一定的教法為參照,正如在訪談中,部分理論專家、一線教師和學生都對同一個問題有相同的認識:“還有學法?老師怎么教學生不就應該是怎么學嗎?”其實,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學的方法而施教。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教法對學法的影響綜合判斷位居第一位是不無道理的。
3,2學習態度對體育學法形成產生的影響
態度是指對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動。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會采取什么樣的做事行動和策略,學生學習態度的好壞與其能否自主學習成正相關,而是否會自主學習則又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在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方法時,往往會有老師這么說:“這個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好。”說明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關系非常密切,一定程度上什么樣的學習態度將支配什么樣的學習行動。體育學習中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消極的學習態度將會導致差異性相當大的學習行為方式。如有的學生學習態度很端正,不論對某項技術是否有興趣。都會認認真真地聽講、觀察,并積極思考,認真練習。而如果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好,即便是平日非常感興趣的項目的學習,也會在聽講或觀察等學習活動中產生“溜號”現象。本研究通過對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學習態度調查,結果顯示:聽講積極性很高的學生占56.5%,一般的占39.6%,不想聽的學生占3.8%。觀察積極性很高的學生占62.6%,一般的占35.4%,不想觀察的學生占2.1%。從學生對聽講和觀察的態度上可以看出,雖說觀察的積極性相對比聽講的積極性偏高,但是兩種情況下的學習積極性都不是很高,所占百分比都剛超過半數。因此,教學中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學法,尤其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指導的時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是至關重要的,難怪理論專家和一線教師都認為學習態度具有較大的影響性。
3,3興趣愛好對體育學法形成產生的影響
興趣是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個人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積極態度。對于學生來說,興趣則是推動他們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生一旦對于某一學科有了濃厚興趣,他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課堂上會專心聽講??鬃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所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都是這一道理。所以,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習中都至關重要。對于學生的體育學習而言,由于教師所安排的運動項目并非人人都感興趣,即便是感興趣,所喜愛的程度也會有一定差別,這將決定著他們是用什么方法去聽講、觀察和練習。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模仿活動,如果學生對老師所講授的內容或所做的技術示范很感興趣,他(或她)就有可能跟隨老師進行不由自主地模仿。即便是老師沒有強調跟隨模仿。但是,從本研究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的調查中發現,僅有46.3%的學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有48.5%的學生興趣一般,有5.3%的學生不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對學生有效學法產生積極的影響。
3,4學法指導對體育學法形成產生的影響
正確的方法歷來被看作是通向成功的橋梁。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會更加主動,求知的欲望也會大大增強,日復一日,遷移,內化,逐步形成獨立獲取知識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提高學習效率便有了可靠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切實加強對學法的指導將是學生產生有效學法的重要前提。古語日,“授人以魚,只借一餐;教人以漁,終生受益?!弊阋妼W法指導意義之深遠。體育學習中的學法指導,往往是以“要求”、“提示”、“注意”等方式提出,在對體育課的觀察中發現,既有有聲無形的指導,也有無聲有形的指導,更有有聲有形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無形中就受到了耳濡目染,便逐漸產生自己穩定的學法。本研究在對學生學法來源的調查中發現,有79.3%的學生認為學法的產生主要是教師的傳授和指導??梢?,教師有無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有什么樣的學法指導將決定著學生學法的有效性。
3,5學習目標對體育學法形成產生的影響
學習目標是學習者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作為學習者,及早地明確自己應該學會什么,并確信這些內容值得一學,他們就會自覺地、努力地學習。國內外的學習實踐證明,學習目標具有導向、啟動、激勵、凝聚、調控、制約等心理作用。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沒有目標對學生學習活動安排、學業成績提高都會產生更積極的影響。有人打過形象的比喻:“沒有目標的學習像是飯后散步,有明確目標的學習像是運動會上賽跑?!庇纱丝梢?,體育學習有明確的目標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如有的學生聽講目的非常明確,很快就領會了教師所講的技術關鍵,在練習的時候十分認真刻苦,且不厭其煩。觀察時也是如此,為什么有的學生非常會觀察,而有的學生不知道觀察什么,只是看熱鬧,有時對好的示范鼓鼓掌,對不成功的示范付之一笑,而不顧及成功與失敗示范的原因何在。本研究在對學生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所做的調查發現:學習目標明確的占75.8%,一般的占21.9%,不明確的占2.3%,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時候,仍需要加強學生的目標感的培養。因為,有無明確的學習目標,不但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什么樣的學習方略,還與學習的效果成正相關。調查顯示,學生的聽講目的不同。聽講效果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聽講目的非常明確的學生聽講效果最好,全部記住的占50.4%,不太明確的全部記住的僅占22.1%,聽講目的不明確的。能夠全部記住聽講內容的僅有6.3%,說明聽講目的影響有效學法的產生,從而最終影響到學習的效果。
以上只是在體育學法形成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除此之外,還有已有的學習經驗、過去的學習習慣、學習的內容、場地器材條件以及教師的責任心等都或多或少地在體育學法形成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性,至于產生影響的原因在此不再作過多陳述,但我們不難看出體育學法形成是多因素影響的結果。
4 結束語
體育學法的產生既不完全源于主體,也不完全源于客體,而是源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說,體育學法的形成不是來源于學習者自身,也不是靠體育學法形成的外部影響因素所決定。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加涅所說,需要必要的內部和外部條件,只有這些條件被滿足,各種有效的學法才有可能應運而生。另外,影響產生不同體育學法的諸多因素中教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愛好是在內部影響因素中起著決定作用的值得高度重視的兩大因素。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以及學生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有效學法的產生也有著最直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