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數抱團游戲是一線體育教師非常喜歡使用的傳統(tǒng)體育游戲,教師報一個數字,學生按照數字迅速抱成團。簡單的重復報數字顯得很單調,為此有非常多的教師在“數字”上下了功夫。主要的做法是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與其它學科相結合,例如簡單的加減乘除數學運算,數字的英譯等。筆者此前也進行了相同的實踐教學,發(fā)現學生在游戲中積極性確實比以前提高了,同時也發(fā)現游戲中仍然有一些小的問題。為了提高喊數抱團這個游戲的趣味性和游戲效果,筆者對喊數抱團這個游戲進行了豐富,在實踐中也得到了良好的驗證,下面拙以成文,與廣大同仁共享。
一、與其它游戲相整合
方法:學生一路縱隊按圓形(其它圖形也可)跑步前進,教師在圓內指揮,學生聽到單聲短音哨后立刻后轉身跑步前進,學生聽到兩聲短音哨后立刻成跑跳步前進,學生聽到單聲長音哨后不改變任何形式繼續(xù)按原來的形式前進。在學生行進中,教師適時做出信號——手勢信號和語言信號,組織學生抱團游戲。
建議:哨音與運動形式可以豐富組合,但一次游戲中不可過多地組合,要根據學生實際能力而定,以免加大學生的記憶負擔,影響游戲質量。
二、變抱團成圍團
筆者所在學校是初級中學,由于學生的心理原因,在游戲中,筆者發(fā)現同性別的學生可以高興抱團,不同性別的學生情愿受罰,也不去混合抱團。為此,筆者把抱團改成了圍團,學生只要按照數字圍成一團即可,這樣一來,男女生混合組團的情況就大大增多了,很好地提高了游戲效果。另外,把學生按性別分組進行游戲,也值得考慮。
三、圍團要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筆者下達圍團信號后,立刻大聲喊秒“1、2、3”(具體秒數可以根據學生的組團能力而定),然后鳴單聲長音哨提示組團時間到,學生立刻停止移動,這樣就會很好地控制游戲場面,保證所有學生組團時間的統(tǒng)一性,進而保證游戲的公平性。
四、圍成團后蹲下
學生站著圍團,教師很難立刻發(fā)現哪些團是合格的,哪些團是不合格的。為了辨明各個團是否合格,教師還得逐個團清點,浪費了游戲時間。為此,筆者讓自認為合格的團蹲下,不合格的團或個人就站著,這樣游戲的結果就會一目了然。如果遇到弄虛作假的團,一定要嚴肅批評教育,把誠信教育貫穿到游戲中來。
五、巧設不圍團的數
通常學生習慣了教師報數,學生圍團,筆者在游戲中故意設置了幾個數字,當教師報到這幾個數字時學生不準圍團,只能繼續(xù)前進,否則判為違例,“罰”做兩個挺身跳。通過巧設不圍團的數字,提高了游戲的趣味性和學生的熱情,使游戲效果更為出色。
建議:在游戲中,不圍團的數不可頻頻報出,只能作為游戲“錦上添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