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校陽光一小時活動的掀起,作為體教結合的體操項目學校,在校領導對體操項目“精品加普及”的指導思想下,除大課間活動以外,還增加了學生健美操和室內操練習來增強學生的鍛煉實效。健美操因其對客觀條件要求不高(一塊平整的場地,無器械也能徒手舞練),受到了全校師生的歡迎。
一、開展的功效
1 健美操能全面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
一般來說,學生在13~16歲年齡階段,他們身體可塑性較大,他們的體型、骨骼、肌肉和內臟機能都在顯著地變化。而健美操動作豐富,變化多樣,可使肌纖維增粗,肌肉力量增大,脂肪減少,肌肉發達有力,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得到改善,使有機體的耐力、速度、靈敏、協調、柔韌等素質都有明顯提高。從調查看出,有69.5%的學生認為,學習健美操有助于全面增強身體素質。
另外,健美操的運動負荷,不僅對全身或某些關節、韌帶、肌肉群等進行卓有成效的鍛煉,而且每節操很少是單關節的局部活動,大多為多關節的同步運動,各系統、器官需要互相密切配合與協調,從而促進體質增強。此外,通過經常性正確的形體動作訓練,能矯正不正確的身體姿勢,培養正確端莊的體態,使鍛煉身體者的形體和舉止風度都會發生良好的變化。
2,健美操對心理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心理素質的提高。通過健美操練習,不僅能形成美的體魄,而且對人的心理狀態也有良好的影響。通過優美明快的音樂節奏、活潑愉快的形體動作,使人陶醉在美的韻律之中,很快排除掉心理上的緊張與煩惱,身心得到全面調節,精神面貌和氣質都會有所改善和提高。
增強自信心。健美操運動是一項表演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心理上要有強烈的表現意識。因此,自信心就顯得十分重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我信任、敢于挑戰的信心,以發自內心的激情使動作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激發表現力。在健美操運動中,通過學生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與身體姿態展現參與者的運動激情與生命力,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場所,克服消極、緊張等不良心理反應,激發學生的表現熱情,增強表現自我的能力。
3,對推行陽光一小時活動的促進作用
體操是我們學校體育特色的重點項目,多次獲得上海市、新區啦啦操、健美操比賽一等獎。多年來學校堅持貫徹“健康第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會運動,形體好”為導向的教學思路,把學校體育有機融入學生各種素質培養中。為了保證每生每人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采取了“3+1+1”體育鍛煉模式,即每周3節體育課,每周1次課外活動,每天1次30分鐘的課間操活動,學生參與率達到100%。根據“普及特色”的指導思想和學生的身心特點,自編了健美操,通過調查顯示,100%的學生喜歡該套操。其中80.2%的學生“很喜歡”和“比較喜歡”。所以學生做操時也非常主動,真正展示了當代學生的青春風采,增強了學生的自信。
健美操運動集健身、健美,娛樂、競技及終身體育于一體。既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改善身體形態,保持健美的體型,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愛好和特長,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使學生在專項技術水平提高的同時,提高自我學習和自我鍛煉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所以,健美操是一項多功能、鍛煉價值高的體育項目,特別在推動學校陽光一小時體育活動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開展過程中的體會
1,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從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精心準備,細致考慮。了解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考慮好解決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方法。
2,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不可急于求成,一步到位。一般來說,中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學習基礎比較弱,所以要求教師在動作編排上不宜太難,男生、女生均缺乏足夠的力量、耐力、柔韌。一味地追求理想中的效果,將會拔苗助長,適得其反,因而,簡單易學,全面提高,是中學健美操教學的首要條件。
3,正確處理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在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就必須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發展關系。不能因為統一的教材和進度而不針對每個學生的需要,只見群體不見個性與只見個性不見群體都是錯誤的,只有在集體進步的基礎上,給一部分學得好的學生更多自己練習的機會和做小助手的機會,給一部分不好的學生更多的指導幫助,才能做到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4,提高教師自身水平。一名優秀的教師,其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如果老師具有良好的素質、修養,優美的姿態,健康的身體,那么潛移默化中教師就成了學生的楷模,健美操本身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當教師動作完成正確優美,使學生增強了學習興趣,加上教師因勢利導,將會使健美操教學成為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所以,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才能使健美操在中學課堂生動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