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列隊形的內容、分類細致而又簡明。其中在隊列練習中,常用的原地轉法:“向左一轉!”、“向右一轉!”,“向后一轉!”等口令在每天的體育教學與活動中頻繁出現。
通過多年的教學不難發現“向左一轉!”“向右一轉!”簡單,好操作,而“向后一轉!”時常發生“轉偏”、“轉倒”、“碰撞”等現象。甚至不乏一些教師為此而“氣火過盛”。其實錯不在學生。“向后一轉!”為什么要從右邊轉?從左邊轉不可以嗎?一些教師教官認為:為了讓學生轉得一致、整齊,強調必須從右邊轉到后面。而本人認為從右轉不如從左轉動效果好、動作更自然。認真細究一下,有兩個關鍵依據。
關鍵依據一,“向后一轉!”口令中沒有明確規定具體的轉體方向。“向左一轉!”、“向右一轉!”口令中有了明確、直接的轉體方向。“向后一轉!”顯然缺乏明確、直接的轉體方向,而可以說它只有不具體的間接的轉體方向。因此“向后一轉!”完全可以從左轉,只要動作協同一致即可。
關鍵依據二,“向后一轉!”不符合人體解剖特點與運動規律。首先從人體解剖特點來看,左右兩只腳各有其作用,左腳起支持作用,重心偏于左腳(支持重心),右腳起運動作用(掌握方向和速度)蹬地面來增加速度·同時心臟位于人體左側。其次,從人體圓周運動規律角度來看,“逆時針圓周運動時左腿能很好地克服身體的離心力影響,要遠比順時針運動速度快,減少對心臟的傷害,增強了人體重心穩定性、平衡性”。人在滑冰、騎自行車和跑步拐彎時,以及體操、武術、舞蹈等轉體動作中也有同樣感覺。據統計在國際標準舞中,左旋轉體的比率約占80%右旋轉體約占20%。因此,左旋轉體被視為自然動作;右旋轉體被視為相反動作。而“向后一轉!”是轉體180°的轉體運動,所以理應將“向后一轉!”從左轉視為常規、自然轉法。其動作要領也應該是:按向左轉的要領,向后轉180°即“以左腳腳跟為軸,左腳的腳跟和右腳的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和腳一致向左轉體180°,身體的重心落在左腳,右腳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此外,本人通過大、中、小學生多次的教學實驗發現,“向后一轉!”學生從左轉比從右轉興趣高,注意力更為集中,可能是因為對改變以往的從右轉的慣例較為新鮮好奇,而實際轉動過程中“轉偏”、“轉倒”、“碰撞”等現象的確大為減少,這一效果在中小學生練習中更為明顯。
“向后一轉!”從左轉是否真正能達到合理的效果,能否徹底改變以往從右轉的“規定”或“慣例”,還需要相關專家和科學的實驗去進一步驗證。本文僅是個人對“向后一轉!”其轉法的質疑,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僅供大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