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毽一繩,這是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教育局對小學“陽光體育運動”提出的一項達標要求,也是黑石礁小學多年常抓不懈的一項常規(guī)體育工作。作為傳統(tǒng)體育資源的繩和毽,看似普通,但在黑石礁小學,“三落實”(“2+1+1項目”工程——每名學生至少掌握2種體育技能,1項音樂技術、1項美術技術;“綠蔭”工程——從娃娃抓起,學生課間休息時全部到操場活動;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制”——體質健康達標率與視力低下率與班級評優(yōu)結合;“陽光體育運動”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的管理策略中,使繩、毽運動樸實的效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充分地保證了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我們的具體措施:
一、毽、繩常規(guī)訓練制
學校規(guī)定毽、繩的常規(guī)訓練主渠道一是體育課,二是大課間。體育課上,教師認真完成毽、繩的技能指導和考核;每天的大課間,操場上彩繩起伏,羽毽翻飛。在體育教師的指揮下,男生女生輪番展示,互相計數(shù),互相鼓勵。對全場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全校師生以熱烈的掌聲表示祝賀。
二、毽、繩技能達標制
在市教育學院的指導下,學校制定了各年級學生踢毽、跳繩的技能達標標準。既有數(shù)量要求,也有花樣要求。標準的出臺,使這兩項運動內容更豐富,訓練更系統(tǒng),評價更科學。
三、毽、繩月賽制
每月校體育組分年級組織全校的踢毽、跳繩達標考核。各班的平均成績向班主任公示,使班主任也能對本班學生的體能發(fā)展狀況有所了解,及時監(jiān)控。同時學校評出年級月賽冠亞軍,張榜表彰。對技能突出的個人,學校結合“校園吉尼斯”創(chuàng)紀錄活動,予以表揚。
四、毽、繩家校聯(lián)動制
踢毽、跳繩成為所有學生的一項體能作業(yè),學校提倡學生每天在家完成“5+5”鍛練,即5分鐘踢毽,5分鐘跳繩。家長監(jiān)督,并把任務完成情況記錄在家長簽字本上。
五、與初升高體育考試結合制
近幾年,初升高的體育被納入了考試的項目,家長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質,社會也在關注學校的體育工作。為了打好基礎,很好地與初中體育考試相銜接,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學生掌握至少2種體育技能。學校舉行的體育比賽,除了跳繩和踢毽之外,還舉行立定跳遠、仰臥起坐、擲實心球、長跑賽等,我們的比賽要求學生全員參與,這樣可以不斷地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
學校全方位,多渠道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讓“崇尚生命,快樂學習、一切為了孩子”的綠色教育理念深入童心,使學校的各項體育工作煥發(fā)出勃勃生機,使“陽光體育”照亮了孩子的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