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教育部提出“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號召以來,我校先后啟動一系列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活動項目。我校在原來一星期三節(jié)體育課的基礎上每個年級又增開了一節(jié)師生活動課,這節(jié)課以開展班級競賽活動為主,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增強全體學生和老師的體質,使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更融洽、更和諧地發(fā)展。所謂班級競賽活動,是指班級的全體成員(傷病除外)都要參加比賽,其中必須要有2名班級任課老師也參與其中,以全體參與人員的成績來判定比賽結果的一項活動。
一、實施方案
為保障班級競賽活動落到實處,我校建立健全以校長為組長,政教處人員、班主任及體育教師為副組長,學生會體育部及各班體育委員為組員的領導機構。確立逐步落實、責任到人,齊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將此項活動的開展情況納入達標班級,優(yōu)秀班級、文明班級考核評比中,將比賽成績與班主任的津貼掛鉤,與體育教師的工作績效掛鉤,與學生評比三好學生、優(yōu)秀團干部、團員等掛鉤,做到獎懲分明。
每月有一個主題,單周以班級內練習為主,雙周以班級之間的比賽為主。在學期初的學校工作計劃中安排好每月的比賽項目、時間、地點及要求等。比賽項目大致分為比時間類、比距離類、比數(shù)量類、三大球比賽等四大類。比賽時間一般在雙周的師生活動課上進行。裁判長由體育老師擔任,裁判員的選用依據(jù)比賽內容所需裁判人數(shù)來隨機選用。單周的師生活動課體育教師和正副班主任負責組織、輔導學生練習比賽項目。
獎勵辦法:年級集體前三名,頒發(fā)獎狀-年級集體前五名,分別在年級班級考核評比中加50分、40分、30分……依次類推。每次比賽評選出年級十佳運動員,頒發(fā)獎狀,每月評比出年級“擂主”,并在宣傳欄內貼照片進行宣傳表揚。

二,活動內容
1 比時間類
(1)集體接力:各班級全員參加比賽,每人跑60米(200米、400米等),將全班男生跑的總時間除以男生總人數(shù),將全班女生跑的總時間除以女生總人數(shù),最后將男、女生的平均成績相加,時間少者獲勝。
(2)手拉手蹲跳:全班男生手拉手蹲立在起跑線后。聽口令一起向前蹲跳,距離20米。規(guī)則:不允許松手,否則取消比賽資格,以最后一名學生跳過終點線后停表。女生同男生。判定名次以男、女生時間總和來計算,時間少者獲勝。
2 比距離類
(1)立定跳遠:每人跳三次,取最好成績,將每位男生的最好成績相加除以男生人數(shù),將每位女生的最好成績相加除以女生人數(shù),再將男,女生的平均數(shù)相加,距離遠者獲勝。
(2)擲實心球:比賽方法和判定名次方法同立定跳遠。
(3)馬拉松跑:以某個時間段里舉行以某個內容為主題(如慶祝紅軍長征勝利,迎奧運跑北京),進行全班集體跑步。以操場400米一圈為最小單位,每人每天跑的圈數(shù)在每天傍晚報到本班體育委員處(必須有同學見證),體育委員在第二天早上報到體育老師處,體育老師把學生每天跑的距離繪制在圖紙上,讓每位同學都了解各班的情況。比賽時間可以持續(xù)1個月或者更長,主要取決于活動主題的總路程。規(guī)定時間內結束比賽,哪個班最先跑到目的地,哪個班獲勝。同時每周每個班推薦一名學生,評選“跑步健將”。
3 比數(shù)量類
(1)跳繩:以一分鐘內全班男生所跳的總個數(shù)除以男生總人數(shù),加上女生所跳的總個數(shù)除以女生總人數(shù),數(shù)量多者獲勝。
(2)踢毽子:以三分鐘內全班男生所踢的總個數(shù)除以男生總人數(shù),加上女生所踢的總個數(shù)除以女生總人數(shù),數(shù)量多者獲勝。
(3)俯臥撐:比賽方法和判定名次方法跟跳繩相同。
(4)仰臥起坐:比賽方法和判定名次方法同跳繩。
4 三大球比賽
(1)籃球:以班級為單位進行交叉比賽,20位男生進行正規(guī)的籃球比賽,但要求每節(jié)比賽有不同人員參加,每節(jié)10分鐘,共4節(jié)。20位女生進行投籃比賽,在罰球線處投籃,每人投2個,進一個球得一分。最后將男生比賽所得的分數(shù)與女生投籃所得的分數(shù)相加,分數(shù)高者為勝。每勝一次記3分,打平記2分,棄權0分。到全部輪完后,得分最高者獲勝。
(2)排球: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抽簽淘汰賽。4男2女為一組,每個班安排5組,進行比賽,每小組分數(shù)累計,最高者為勝。
(3)足球:以半個正規(guī)足球場為比賽場地,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抽簽淘汰賽足球比賽。每個班11個人(8男3女)一組,組成3隊,其余多余的學生都為替補,并兼職拉拉隊員。
三、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1 場地擁擠,安排不合理
一開始,我們各個年級都安排在同一天的同一時間段進行比賽,場面比較熱鬧。有時會遇到不同年級的多個班級同時在場地進行比賽前活動的情況。如果各年級的老師沒有及時溝通,會造成場地劃分不當,各年級的比賽內容“撞車”。而在同一個年級中會遇到幾個班級同時在同一個場地里進行練習的情況,各班級同學之間的碰撞易發(fā)生沖突,則很不利于活動的正常有序進行,且易存在不安全因素,也給教師的管理帶來了比較大的麻煩。
為此,活動前和比賽前都應做好全盤考慮,合理安排活動比賽的時間和活動比賽場地,科學安排活動項目,盡量做到不同年級不同項,同一時間比賽的同年級的不同班級不同項,具體安排見表1。
2 比賽秩序混亂
在開展活動之初,有時班主任沒有通知到位,會發(fā)生學生找不到比賽地點,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比賽。滿操場亂跑亂撞等情況,嚴重阻礙比賽的順利進行。因此,在學期初制定計劃安排時,應具體詳盡。每次活動前都要做詳細的活動方案,內容包括時間、地點、比賽項目、裁判員等,讓班主任和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于井然有序地開展比賽。因此學校舉行的課外活動課叫師生活動課,就是要求每位教師都參與到活動中,參加活動的參賽及管理教師和裁判教師之間可互相協(xié)調,但必須提前半天通知總裁判長。(如表2)
3 比賽的公平公正
當我們在舉行淘汰賽制的比賽時,就有學生提出應該確立種子隊,兩支強隊在第一輪就相遇遭淘汰。收到學生的意見后,我們就在八年級、九年級中確立種子隊。在七年級中沒有確立種子隊,因為七年級同學剛進學校沒幾天,體育老師對各班情況不太了解,以前也沒有類似比賽的記錄。
為了在各種比賽中盡量做到公平公正,每次比賽對手都采取抽簽形式?jīng)Q定。每次比賽都對裁判進行賽前輔導,還組成了由學生和領導組成的督導小組并設立舉報信箱。
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1,學校應做好特異體質的調查工作,必須是身體健康者方可參加師生活動課的競賽活動。
2,每次比賽前,應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一般性和專門性的準備活動,賽后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性放松休息。
3,賽前提醒學生檢查服裝,兜里是否攜帶鋼筆,小刀等硬物。系好鞋帶。
4,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課間、大課間、體育活動課和業(yè)余時間,組織學生練習各個項目。
5,體育教師和班主任應該了解任教學生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狀況,練習中注意調控運動量與強度,避免因運動過勞、過量而發(fā)生傷害事故。
通過常年的師生比賽活動,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綜合素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連續(xù)幾年以來,我校在國家鍛煉標準和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方面都走在全市前列。同時,通過此項活動,使各班級增加了凝聚力,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又增進了年級間同學的交往,增進了友誼。如今,每當課間、大課間及課外體育活動時,到處是歡聲笑語,奔跑聲、加油聲、吶喊聲、聲聲入耳,成為我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