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提出,反洗錢是反腐敗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將反洗錢納入了反腐敗工作的范疇。我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也將反洗錢作為反腐敗工作的重點之一。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反洗錢與反腐敗之間尚未建立有效的協作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反腐敗工作的開展。針
對這一情況,本文提出了建立協作機制的政策建議。
一、確立反腐敗的權威機構和協調機制
鑒于我國目前的體制現狀,建議成立反腐敗委員會,由中央紀委負責組織協調,預防腐敗局、監察部、檢察院及反洗錢部門為成員,具體領導反腐敗工作。對于反洗錢部門,建議成立專門的反洗錢局,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管理下的副部級單位,主管全國的反洗錢工作。反洗錢局牽頭成立反洗錢協調機制,銀行、證券、保險監管機構及財政、稅務、海關、工商、公安、司法、法院等部門為成員。
二、逐步完善反洗錢與反腐敗的法律基礎
一是加強反腐敗專門立法,制定統一的《反腐敗法》,進一步整合現有的法律法規及黨規黨紀,對“雙規”、“雙指”等比較成熟的做法納入立法內容,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法律體系。要吸收借鑒《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立法精神,進一步修訂完善《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擴大洗錢犯罪的上游犯罪,并將缺席審判、反腐敗案件的民事訴訟規則等納入立法主旨,加強與國際公約的有效對接。二是進一步修訂完善《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海關法》等法律,使這些法律在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保密制度方面、刑事處罰方面以及調查取證方面與《反洗錢法》的規定保持一致。對《反洗錢法》也要逐步完善,明確反洗錢局的法律地位、反洗錢協調機制的內容以及各成員單位的權力義務,擴大反洗錢主體的范圍。三是逐步完善行政法律和部門規章,進一步強化存款實名制的落實,并對現金交易、網絡電子支付等做出規定,加強對資金的監控力度。
三、探索建立反洗錢與反腐敗的工作框架
一是建立國家公職人員重大事項申報制度。要求公職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對賬戶、收入、護照、直系親屬經商、出國留學、定居等事項及時申報,建立專門的信息數據庫,納入反洗錢和反腐敗機構的監控范圍。同時,建立快速有效的邊控體系,加強出入境檢查,防止腐敗分子逃往國外。二是建立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反洗錢部門重點關注金融機構內部、政府官員、企業高管人員的可疑資金動向,發現有洗錢腐敗嫌疑的,及時向反腐敗機構報告。反腐敗機構要配合反洗錢部門,加大對征信體系、金融市場、大額現金管理、銀行卡管理、外匯管理、支付結算等業務的監督檢查,發現案件線索,可要求反洗錢部門實施重點監控,形成監控和打擊腐敗犯罪的合力。三是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建立反腐敗信息數據庫,與反洗錢信息中心的數據庫實現對接,一旦發現有非正常經濟活動,及時納入反洗錢的監控范圍,實施重點監測,通過打擊洗錢罪的上游犯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四是優化反洗錢與反腐敗協作的外部環境。人民銀行要加強對現金使用、大額現金交易和結算賬戶等方面的管理,特別是控制大額現金交易,鼓勵使用信用卡、支票、網上交易等現代化交易手段,加強對資金流向和流量的監測。
四、建立靈活的工作人員交流培訓機制
要組織學習反腐敗業務,特別是預防、監測、偵查、懲治和控制腐敗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強化反洗錢是反腐敗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意識,提高打擊洗錢和腐敗犯罪的能力。反腐敗機構也要主動學習反洗錢方面的知識,接觸反洗錢案例調查取證的全過程,學會通過對洗錢信息的監測分析,發現并查處腐敗案件。要對各級官員以及任何可能涉及到腐敗的人進行培訓,讓他們充分認識腐敗的危害以及廉潔的重要性,提高廉潔意識。
五、加強反洗錢與反腐敗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要加強信息交流與合作,通過建立反腐敗情報通報機制,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及時了解掌握腐敗分子在國外購置地產、轉移資金、申請移民等重要信息,形成打擊貪官外逃的合力。要強化對資產跨境轉移的控制,切實防范腐敗分子將資產向境外轉移。要加強國際間的司法合作,認真研究有關國際法、國際慣例,充分利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規定的國際合作機制,積極推進國與國之間的司法協助,簽署引渡、司法協助、執法合作和其他刑事司法國際合作條約,積極探索國際司法合作的有效途徑,共同打擊洗錢和腐敗犯罪。
(責任編輯 劉西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