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強調“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呼吁多用“愛”和“關懷”處理兩岸間問題,以“大愛”推動統一。
3月28日,以“和諧世界、眾緣和合”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在江蘇無錫揭幕,3月30日后移師臺灣舉行,開創了兩岸佛教界接力舉辦論壇的先河。論壇發起人之一、國際佛光會總會長星云法師在會上表示,“臺灣有很多中國人,臺灣哪個不是中國人”,結果遭到島內綠營群起攻之。人在臺北看守所的陳水扁宣稱,對有關言論相當“憤慨”,所有“臺灣人”永遠都是“臺灣人”。民進黨青年部主任趙天麟表示,對星云法師的作為“感到遺憾”。多個“臺獨”團體更是惡毒攻擊星云法師是“佛門之恥”、“政治和尚”,甚至放話要他“搬回中國去住”。
星云法師是臺灣信眾最多、最負盛名的佛光山道場的開山宗師,其在全世界五大洲開辦了200余個道場,信眾上百萬,為佛教的弘法和傳播做出巨大貢獻。他心系兩岸,在促進兩岸佛教交流、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統一方面也傾注了極大心力,受到世人的敬仰。創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佛教道場
星云法師俗名李國深,1927年生于江蘇省江都縣。他12歲時在南京棲霞山剃度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之后進入棲霞律學院、焦山佛學院修學佛法。1947年,星云法師任江蘇宜興大覺寺監院,兼任當地白塔小學校長,并擔任《怒濤》月刊主編。1948年,他出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星云法師后來回憶起當時那段生活說,由于從小生長在亂世,先是軍閥割據,后是日寇入侵,生計困難重重。由于糧食極為短缺,他吃過麥渣糊粥,出家后寺里也只有稀粥喝,經常一個月吃不到一塊豆腐或一點素菜,不過這也讓他養成能忍耐的習慣。星云法師說,外界對他的肯定,其實是源于他多年來的辛苦付出和忍耐,他的一生惟一的力量就是忍耐。
1949年,星云渡海到臺灣,由于無人收容,過著四處飄泊的生活。1952年,他應邀駐宜蘭雷音寺,生活才逐漸安定下來,從此積極展開各種弘法活動,如組織念佛會、弘法會、青年歌詠隊等,奠定了他此后弘法事業的基礎。當時佛教在臺灣并不發達,為了接引更多的人學習佛法,星云法師將自己的稿費拿來購買佛教書籍,送給來寺的青年。他經常忍饑挨餓,徒步行走到各處講經說法,將飯錢、車費節省下來添置布教所需的用具。佛教傳教第一次使用幻燈機、錄音機、擴音器,就是由他開的先河。
1967年,星云法師在高雄創建佛教道場佛光山。此后,他節衣縮食,四處化緣,以驚人的毅力將佛光山推向世界。目前佛光山開創的道場、寺廟達到了驚人的200多個,遍及全世界五大洲,出家弟子千余人、在家信徒達百余萬。全球的佛光山道場都有統一的組織架構、統一的標識、統一的活動形式、統一的微笑和告別手語,這種被人稱作是“連鎖式”管理的方式,使佛光山成為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漢傳佛教道場。在臺灣,佛光山與法鼓山、慈濟功德會和中臺禪寺并稱四大道場。
星云法師還積極從事佛教人才的培育工作,創辦了西來大學、佛光大學及南華大學。1992年,星云法師被推選為國際佛光會總會長。
大力推動“人間佛教”,成為民眾“心靈導師”
星云法師主張“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積極倡導“人間佛教”,強調“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他將佛教傳統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通過開設電視佛教欄目、出版佛教書籍等方式,向佛教信徒和普通大眾弘揚佛法、宣講人生智慧和做人道理,成為民眾的心靈導師。
星云法師強調,人間佛教講求的是把人做好。他認為,信佛有六種層次,即“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學佛”與“行佛”。其中行佛是最高層次,因為學佛不能只在義理上鉆研,佛法要在生活中體驗、印證,惟有透過身體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為自己血液里的養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學佛之后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舍,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如果能夠如佛所說的去實踐,到了最后即能達到“我是佛”的境界。
星云法師認為,世間最難的是做人和處事。人活了數十載,往往做人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他奉勸世人可以按照四個原則做人處事:一是只從柔處不從剛,世間上的人,有的太過剛猛、執著與好強,但“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二是只想好處不想壞,你心好,想的事情皆是好。你心壞,想的都是如何算計人家,所以應該先把心健全起來。三是服務勤勞不后退,在社會上做事要想讓別人看重、肯定,首先要有勤勞的美德、服務的性格,遇事要積極主動,前進不后退,如此不但能成就一番事業,必然也會到處受歡迎,成為一個得人緣的人。四是恭敬謙和滿芬芳, “敬人者人恒敬之”,只要能對人謙卑、恭敬,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
心向藍營,被陳水扁打壓
星云法師“以出世的思想做人世的事業”,還體現在對島內政治的關心上。
2006年,島內掀起“倒扁”紅潮,星云法師在8月底公開表示,“上臺的時候即使高官厚位,也不代表登天,下臺的時候當然也不是喪失生命,何必把上臺下臺看得那么嚴重”。他呼吁陳水扁不要戀棧權位,稱“若自動辭職也算清高”。星云法師的談話引起民進黨當局極大不滿。星云法師的佛光山立即遭到稅務部門查稅,被外界質疑根本是政治打壓、政治查稅。2008年11月,陳水扁終因貪腐弊案被收押,淪為階下囚,星云法師對外表示,所謂求仁得仁,他為陳水扁感到歡喜。
在臺灣的選舉中,宗教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因此有著眾多信徒的佛光山也成為藍綠陣營爭相爭取的對象。2008年“大選”前,外界高度關注星云法師對國、民兩黨候選人馬英九、謝長廷的態度,而星云法師挺馬態度相當明確。2008年初,當馬英九到佛光山參加活動時,星云法師表示,臺灣失業多,馬英九也是其中之一,大家幫馬英九找個工作,臺灣會更好。但當謝長廷前去拜訪時,星云法師卻當面對他說:“你應該去弘揚佛法,會更快樂。”謝長廷當場臉色一沉,尷尬至極,結果會面不到10分鐘即草草結束。星云法師此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未來的領導人應該有德、有望、有修養,泱泱大度,重信諾與和平。而不是跳梁小丑,其挺馬批謝的態度更加明顯。
反對“臺獨”,心系統一
星云法師是兩岸佛教交流的先行者。1989年,在兩岸交流的大門剛開啟不久,他即率領500名臺灣僧侶造訪大陸,近年來更是活躍于兩岸佛教交流活動中。
星云法師積極為大陸的慈善事業貢獻心力。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他在大陸發起捐建了數百所希望小學、中學和佛光醫院。每當大陸出現洪澇、冰雪、地震災害,星云法師都積極募款救災。去年5.12大地震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星云法師代表佛光山率先捐出1000萬新臺幣給大陸佛教團體,發揮佛光山宗教的力量。2008年8月8日,星云法師獲邀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星云法師多次表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每次到大陸,看到大陸的鄉親,都如同見到自己的親人。“在倫敦、在巴黎,我受到了人們崇高的禮遇。不僅僅因為我是個法師,還因為我是中國人,一個中國的和尚。中國今天的崛起才有了佛教比過去更為崇高的地位”。
星云法師堅決反對“臺獨”。2006年2月,陳水扁宣布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星云法師撰文表示,身為臺灣的領導人應該有歷史觀,要能看得遠,要為全民的安全福祉著想,千萬不要逆勢而為。2008年3月,針對陳水扁發起的“入聯公投”,星云法師又投書臺灣《聯合報》稱,不要用少數人的執著影響多數人的安全與權利,這才是明智之舉。自己雖已是80多歲的老人,但為了體念蒼生,為了感謝臺灣60年來培養的因緣,他不能不剖心掏肺站出來公開呼吁拒領“公投票”。
星云法師認為,中國的統一是必然的趨勢,是時代的潮流,也是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期望。回顧中國五千多年的歷電,從春秋戰國的諸侯分治,到三國時代的三足鼎立,乃至唐后的梁唐晉漢周五代,甚至到民國的軍閥割據,最后都是歸于統一。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要多用“愛”和“關懷”來處理兩岸之間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看,“愛”是推動兩岸統一的最大力量。星云法師還強調兩岸彼此間要多來往,不來往,即使是一家的兄弟姐妹也會分裂;來往多了,統一就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