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陳江會在南京舉行兩岸簽署三項協議
4月26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兩會恢復協商以來的第三次會談。雙方就兩岸空中定期航班、兩岸金融合作,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等議題進行了商談,就大陸資本赴臺投資事宜交換意見,并討論了下半年兩會協商議題規劃、加強會務聯系與交流合作等事宜。
雙方同意將兩岸常態化包機轉換為空中定期航班,實現兩岸航空運輸業務正常化。增開南線和第二條北線雙向直達航路,將客運班次由目前每周108班增至270班,增加合肥、哈爾濱、南昌、貴陽、寧波、濟南等六個直航點。
雙方同意加強兩岸金融領域廣泛合作,相互協助履行金融監管與貨幣管理職責,共同維護金融穩定。建立兩岸金融監管合作機制,盡快推動雙方商業性金融機構互設機構,繼續磋商兩岸金融機構準入及肝展業務等事宜。逐步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先由商業銀行等適當機構,通過適當方式辦理現鈔兌換、供應及網流業務,并在現鈔防偽技術等方面開展合作。
兩同意在民事、刑事領域開展互助,采取措施共同打擊雙方均認為涉嫌犯罪的行為,重點打擊涉及綁架、槍械、毒品、人口販運及跨境有組織犯罪等重大犯罪,詐騙、洗錢、偽造或變造貨幣及有價證券等經濟犯罪。互助送達民刑事司法文書、調查取證、移交罪贓,認可及執行民事裁判與仲裁裁決,移管被判刑人。
雙方一致認為,應秉持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原則,積極鼓勵并推動大陸企業赴臺考察、投資,以利加強和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實現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和制度化,共同推動大陸企業赴臺投資。
陳云林和J江丙坤責成兩會會務人員依據上述共識整理協議文本,盡快簽署《海峽兩岸空運補充防議》、《海峽兩岸金融合作防議》、《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等三項協議,并公布雙方關于大陸企業赴臺投資事宜達成的共識。
陳云林指出,前述三項議題的解決,將進一步完善兩岸直接“三通”,建立兩岸金融監管與貨幣管理合作機制,初步實現兩岸雙向投資,推進兩岸經濟往來正常化,維護兩岸交往秩序和兩岸同胞權益,進而為協商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創造條件。
雙方原則同意于下半年適當時候在臺灣舉行第四次會談。
尼泊爾總理辭職
5月4日,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主席普拉昌達在對全國民眾發表講話時說,由于現政府“在本任期內難以繼續取得人民希望的成就”,因此他宣布辭去總理職務。尼泊爾總統亞達夫5日要求尼泊爾政黨在本周內組成新政府。媒體分析,尼泊爾面臨和平協議簽署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最大的挑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公使銜參贊臘翊凡呼吁尼有關各方著眼大局,妥善處理分歧,共同維護尼和平進程。
5月3日下午,尼泊爾制憲會議第三大黨,也是執政聯盟里的第二大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決定退出尼聯共(毛主義)領導的政府,以抗議尼聯共(毛主義)單方面決定解除尼軍參謀長卡特瓦爾的職務。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退出政府后,普拉昌達領導的政府由原來的多數黨執政變成了少數黨執政,普拉昌達因而被迫辭職。
此次尼政壇風暴直接起因于政府決定解除參謀長卡特瓦爾的職務。今年2月,尼泊爾政府軍開始招募新兵,尼政府要求其停止征兵,稱這種做法違背了2006年達成的和平協議,但政府軍置政府禁令于不顧,繼續征兵,尼政府于是上訴到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對政府軍征兵聽之任之。5月3日,尼泊爾內閣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解除政府軍參謀長卡特瓦爾的職務。4日,尼泊爾總統拉姆·亞達夫在審批時否決了內閣的決定,要求卡特瓦爾堅守崗位。
按照尼泊爾臨時憲法規定。總理執掌國家大權,總統履行“禮儀性國家元首”職能,并且只是尼軍“名義上的統帥”,一切行動必須按政府決定辦事。分析認為,尼泊爾總統這一行動極具爭議性,將導致其與政府的關系轉為對立。
新一波暴力襲擊浪潮沖擊伊拉克安全
4月29日,巴格達什葉派聚居區薩德爾城發生三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41人死亡、68人受傷。伊拉克近期新一渡暴力襲擊浪潮不斷發展。4月6日至8日,巴格達連續三天遭到汽車炸彈襲擊。23日和24日,巴格達又連續遭到自殺式炸彈襲擊,其中24日發生的對巴格達什葉派清真寺的自殺式炸彈襲擊至少造成70人死亡、125人受傷,是今年以來單起襲擊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伊媒體普遍認為, “基地”等極端組織是幕后黑手,意在重新挑起教派沖突,并表明他們仍有發動重大襲擊的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美伊駐軍地位協議,美軍將在六月底前從伊拉克城鎮全部撒出,在此之前,各種勢力的爭奪將日趨激烈。有分析認為,暴力襲擊的增多將會給美國按時完成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蒙上陰影,如果暴力襲擊繼續升級,美國的撤軍計劃將不得不作出調整。
北約,俄羅斯互逐外交官
4月29日,北約下令驅逐俄駐北約代表處兩名官員,理由是他們與愛沙尼亞一起“間諜丑聞”有關。愛沙尼亞前國防部高級官員赫爾曼·西姆涉嫌為俄情報部門工作,獲刑12年6個月。這一事件距雙方恢復已凍結八個月的高層接觸僅隔數小時。
俄駐北約代表羅戈津對北約驅逐俄外交官表示憤慨,稱北約理由純屬“謊言”,誓言將迅速采取回應措施。5月6日,俄羅斯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俄羅斯大使并向其遞交照會,宣布驅逐北約駐莫斯科的兩名加拿大外交官。
近日,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迅速轉陰。先是北約宣布部分成員國及其伙伴關系國將于5月6日至6月1日在格魯吉亞舉行兩個系列的軍事演習,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反彈,俄宣布取消定于5月與北約軍事指揮官舉行的會議。4月30日,俄羅斯分別在格魯吉亞的兩個自治區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簽署共同保衛邊界協議。對此,北約和歐盟指責俄簽署保衛邊界協議違反歐盟與俄羅斯去年商定解決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沖突的協議。
分析認為,俄羅斯在北約軍演問題上反應激烈,是在檢驗美國總統奧巴馬改善兩國關系的誠意。雙方均不可能讓軍演問題危及兩國關系。
朝鮮威脅二次核試爆
4月29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如果聯合國安理會不就侵犯朝鮮自主權的行動“賠禮道歉”,朝鮮將進一步采取自衛措施,再次進行核試驗和試射洲際彈道導彈。除上述措施外,朝鮮還決定建設輕水反應堆核電站,作為第一步,朝鮮將立即進行技術開發和生產核燃料。
4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把三家朝鮮公司列為制裁對象,并將多項軍需物資和材料列為禁止朝鮮進出口的項目。對此,朝鮮外務省發布聲明認為,這是“企圖采用實力方法窒息朝鮮的國防工業”,是“直接侵犯朝鮮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安全的行為”,從而使局勢“接近于戰爭邊緣”。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29日稱,朝鮮的聲明是對安理會和國際社會的正面挑釁,并敦促朝鮮中斷威脅國際和平的言行。日本媒體報道,這次是朝鮮首次威脅發射彈道導彈,認為日本政府應該轉換思維,認真考慮朝鮮的狀況和聲音,防止朝鮮鋌而走險。有分析認為,朝鮮威脅核試爆原在“預料之中”,它最需要得到的是國際關注。
絕望“猛虎”提出單方面停火
4月26日,斯里蘭卡反政府武裝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宣布單方面停火,稱這一舉措將“避免與政府軍交火所惜來的人道主義災準”。斯政府立即拒絕這一停火聲明,認為猛虎組織企圖利用停火“逃跑”,稱只有投降才能避免政府軍最后打。
據報道,一些猛虎成員已經陸續向政府軍投降。政府軍一名發言人說,僅26日一天,就有23名瓶虎成員化裝成平民逃離“安全區”,向繼續進攻的軍方投降;幾天前,這一組織兩名負責媒體與對外聯絡事務的成員相繼投降。
斯政府軍4月20日攻入猛虎組織最后據守的“安全區”,有望結束持續近30年的內戰。盡管面對外界停火呼吁,但斯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仍堅持繼續追擊猛虎組織。
當政府軍攻勢進入最后階段之時,斯里蘭卡25日在包括西部省在內的部分地區舉行地療選舉,根據選舉結果,斯總統拉賈帕克薩領導的執政聯盟奪得西部省2/3以上選票,還在統一國民黨手中最后的堡壘——首都科倫坡的選舉中獲得勝利,這被視為民眾支持政府打擊猛虎組織的一個信號。
英國外交大臣來利班德和和法同外長庫什內29日曾赴斯里蘭卡斡旋停火。5月3日,猛虎組織致信英國外交大臣和法國外長,呼吁讓斯里蘭卡政府軍停止進攻。
上世界80年代以來,猛虎組織以斯泰米爾人遭歧視為由與政府軍開戰,謀求在斯東部和北部地區建立以個獨立的泰米爾人國家。政府軍從2006年開始別猛虎組織發動新一輪軍事打擊,現已收復絕大部分猛虎組織控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