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軍事的不對稱性
韓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編輯室
朝鮮軍隊在過去的兩年不但增加了地面部隊兵力,一些現代化武器如潛艇和新型地對地、地對艦導彈等也得到了大幅強化,南北軍力的差距呈現出擴大趨勢。據國防部((2008國防白皮書》資料顯示,與2006年相比,朝鮮陸軍撤消了4個軍團建制,補充了11個師團建制,坦克、火箭炮和地對地導彈分別增加了200、300、20余輛(臺),兵力增加兩萬余人;海軍新下水潛艇十余艘,潛艇總數已達到70余艘。空軍戰機也增加了40余架。與之相比,韓國陸軍裝甲車輛和野戰炮反分別減少了100余輛(門),兵力減少一萬九千余人;海、空軍也有一定裁撤,戰機減少了十余架。此外,更大的差距表現在朝軍已實際裝備了射程達3000千米以上的中程導彈,并在兩年內將特種部隊擴充了6萬余人。韓朝軍事上的不對稱性逐年加劇。
(劉天聰)
奧巴馬主義不利于經濟增長
奧巴馬認為其經濟刺激計劃有助于復蘇經濟,但事實可能相反:準備實施的“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機制,實際上是對所有的經濟活動征稅,會對各行各業帶來負面影響,加強對私人工商業的管理,也不利于創造就業機會。現代民主黨一貫主張干預經濟:安德魯·杰克遜總統認為政府應限制富人的權力;羅斯福通過“新政”,提高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約翰遜的“偉大社會”卻造成財政資源的巨大浪費。由于經濟危機,美國2009年的財政支出可能超過GDPt的127%,這在美國歷史的和平時期是最高的。在現代社會,政府對經濟控制越多,經濟增長就越慢,失業率也會居高不下。奧巴馬的政策,更像二戰后英國首相艾德禮所走的社會主義道路,而不像將英國經濟拉出困境的撒切爾路線。
(張文宗)
不要接受歡欣鼓舞的預測
美國政府預測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將開始恢復,隨后持續數年4%的強勁增長。這不過是一廂情愿的幻想,從近八個世紀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歷史經驗來看,緊隨著嚴重金融危機而至的經濟衰退往往比普通衰退持續的時間更長,損失更嚴重。美國經濟產出還需要四年時間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失業率還會再上升三年,達到11%至12%的水平,股市和房價的底部可能仍然要到2010年底才能到達。今天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大大強于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期間的政策,可是目前的危機也遠比30年代以來任何一場危機更具壘球色彩。30年代,大多數國家花了十年才恢復到衰退前的水平。金融危機不會永遠持續,然而決策者如果不能現實地評估目前局勢和未來走勢并采取行動,那么這場危機可能就要持續更長的時間。
(劉沖)


中國海外利益的“國際救援”
與歐美不同,中國僑民常流向動蕩的發展中國家,他們大多從事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小商品生意,而非金融和服務業,因此他們很容易受到攻擊。為了護航商船,2008年12月中國向亞丁灣正式派遣海軍,表明中國開始重視其海外利益,愿意且有能力參與國際行動。據統計目前有50-400萬的中國人在海外工作。若加上旅游者和海外留學生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億人。他們的福祉毫無疑問是中國政府的責任。未來保護商業利益和民眾安全的行動必將會繼續增加。目前中國政府對海外僑民的救援主要是通過外交和民事途徑進行。政府已成立相關機構專司中國海外利益的保證,外交部網站也開始經常發布海外風險提示。然而由于遠程軍事投放能力有限和擔心軍事派遣有損中國良好國際形象,在可預見的未來大規模軍事力量的部署可能性很小。
(余翔)
奧巴馬的對外政策團隊僅用一個月就制定出對華1政策:就更多問題更加頻繁地加強合作。但人們現在對兩國合作的期望值卻過高。美中兩國開展有效合作的一大障礙是,兩國在就主權、制裁及使用武力等問題存在嚴重分歧。而就氣候變化、軍事透明度而言,雙方的合作更是具有挑戰性。中美之間的合作有時也是缺乏信任的。世界各國都認識到,僅在雙邊框架下就當前對華關系重大問題進行談判是行不通的。今年3月美國海軍測量船遭五艘中國船只包圍。此事件也說明兩國之間的不信任。就此看來,不但是北京,就華盛頓而言在對華問題上也要改弦易轍,言行不一將嚴重損害美國相對于中國及其許多國家所享有的正統地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希望華盛頓能以身作則。今年是中美關系正常化30周年,這30年里中美和平相處。然而,如果不去解決兩國存在的實際分歧,那么進一步提升兩國關系便無任何意義,G2的對話框架也只是無休止的爭吵而已。
不能允許國民忽略的“官僚統治”復燃
日本經濟急劇下滑的原因,不能單純地理解為“美國次貸危機”所致,而是緣于日本經濟固有問題與金融危機的雙重沖擊。根據日本內閣經濟動向指數判斷,日本經濟惡化原因在于日本央行最初實施的失敗政策。在2006至2007年通貨緊縮時,日本央行實施金融緊縮政策、提高利率,減少了貨幣的市場流通,導致購買力下降與物價下跌。政府本無需為央行制定政策目標,日本央行實施失敗的政策,使其在自我保護的同時喪失了獨立性和自尊心。據樂觀推測經濟會有好轉趨勢,因此需適當調控。為補缺日本80萬億日元供需之差,可考慮發行25萬億日元政府紙幣,25萬億日元央行市場流通資金,除此之外,自財務省特別款項——“外務省儲備金”,出資25億萬日元,利用共75萬億日元在兩三年內集中彌補供需差異。將儲備金作為定額補助金返還國民非常重要,只有讓國民自己決定資金用途,而不是由掌控儲備金的官員決定,政策才能有效落實。如果政治家與國民不能有力監督,將難以避免“官僚統治”的復燃。
(黃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