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的下滑,大陸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會進一步惡化,2009年大陸經濟將延續調整局面。即使考慮政府現有的各種強力刺激方案,也只能輕度緩和「投資驅動型增長方式」的內在矛盾。
剛剛送走的2008年是頗為不平靜的一年,也是世界經濟增長周期的轉折之年。一場由金融海嘯演變成的經濟危機,以「多米諾骨牌」摧枯拉朽般的速度席卷全球。在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大陸經濟增長由上升漸趨下降,不利影響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從東部向中西部擴展,數萬企業倒閉,數千萬農民工失業返鄉,一時間,穩定經濟增長成為當前大陸宏觀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
展望未來,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危機仍繼續向縱深發展,將誘發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動蕩。
大陸內部經濟運行存在的社會融資萎縮、消費需求縮減、影響就業等一系列問題,已構成未來宏觀經濟一路走低的壓力;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調整的風險日趨加大,投資增長拐點顯現,成為影響中國金融安全以及整體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因素。
而中小企業受生產成本上升、出口受阻、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在內外需均出現萎縮的情況下,倉促上馬的大量工程有可能出現過剩的局面……
2009,困境與機會交織的大陸宏觀經濟形勢,將呈現出怎樣的走勢?
2009年經濟下滑成定局
專業人士認為,世界經濟所面臨的不是短期調整,而是深度的周期性下滑。「新技術擴散速度的遞減」、「全球化紅利的消失」以及「世界不平衡的逆轉」等三大力量將使世界經濟調整的幅度和周期超出預期。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OECD等多家國際機構將2008~2013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速度進行了調整,其中2008年平均下調了0.41個百分點,2009年則下調了0.92個百分點。在眾多機構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將2009年的世界增速調為1%和1.6%,這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2009年世界經濟超預期深度下滑的可能。
分析來看,世界經濟總需求和總供給將在2008~2009年發生全面逆轉,尤其是與中國貿易直接相關的三大經濟板塊會出現深度下滑。世界經濟的產出缺口將由2008年的-0.7%擴大為-1.1%,而發達國家、歐元區的產出缺口則由2008年的0.005%和0.163%分別下滑為2009年的-1.568%和-1.097%,這表明世界經濟將面臨總供給過剩的局面。
在全球貿易流量增速大幅度縮減的前提下,支持發達國家2008年維持正增長的外需將在2009年大幅度下降,實體經濟深度下滑成為定局。發達國家出口增速提升只是曇花一現,世界貿易將在2008~2010年出現大幅度下降,這將直接沖擊發達國家脆弱的增長基礎。
深圳臺協會長黃明智認為,當下包括臺資在內的外銷型企業面臨著訂單不足的困境,未來,中國出口面臨的沖擊將由2007~2008年度的成本沖擊,向2009年的需求沖擊轉變。這是很難利用人民幣升值減緩、出口退稅率提高以及出口補貼等供給方刺激政策來緩和的。
隨著世界經濟的下滑,大陸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會進一步惡化,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將延續這種局面。即使考慮政府現有的各種強力刺激方案,投資驅動型增長方式的內在矛盾也只能被輕度緩和。

房地產市場:步入較長調整期
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房地產市場也備受外界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09年《經濟藍皮書》指出,2009年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以及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房地產市場將步入較長時間的調整期。
藍皮書指出,2008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顯現,市場供給方資金鏈條繃緊,需求方處于明顯觀望狀態,商品房交易量大幅下降,房價上漲幅度逐步放緩,房地產市場景氣回落。
2009年將延續2008年房市的低迷,需求方短期內難以走出觀望,開發企業會迎來一輪「洗牌」,供需雙方作用下,短期內房價面臨進一步回調。炒房者將因投機能力下降而不同程度的退出市場,首次購房的自住性需求將更為謹慎;購房需求將向實用性的中小戶型集中;留在市場中的真正的住房需求者將會對房地產產品提出更高要求,未來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在需求難以啟動,供給方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部分自有資金不充裕的中小房地產企業將面臨因無力融資而退出市場的風險,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迎來一輪「洗牌」,包括房地產中介公司、策劃代理公司、經紀公司、評估公司、擔保公司等在內的從業機構也將隨之迎來一輪行業整合。供需雙方的作用下,開發企業會采取進一步的降價措施,以期盡快回籠資金,短期內房價下調將成定局。
此外,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盈利下滑令股票市場仍將較為低迷,2009年股票市場和證券行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宏觀經濟需求放緩導致的企業盈利下滑,股市將成為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從投資管道看,實業投資因企業盈利能力下降而面臨較大風險,房地產投資風險大、收益低,大宗商品在價格暴跌后波動風險增加,債券投資風險增加而預期收益率下降,股票一級市場的收益率也非常有限,因此,股票二級市場因收益率提高、風險下降將成為資產配置的重要方向。
把握行業機會 臺商訴求「金」援
經濟形勢在進一步加劇,政府「力挽」經濟下滑形勢的節奏也正在加速。
有關權威人士表示,在啟動1000萬億人民幣投資后,國家發改委下一步應對經濟形勢的重要部署是,加緊制定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九個重點行業振興規劃,該規劃力爭在2009年初出臺,并以高規格形式發布。屆時,多項組合政策出臺以促九大重點行業振興。

這是自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8年11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解決九大行業企業困難,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之后的又一重大舉措。
據上述人士透露,目前由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集中調配骨干,成立了九個小組,正在進行緊張的調研、座談、梳理政策等工作。同時,2008年12月17日,在北京召開全國產業發展工作會議,各地發改委和經貿委負責人再次集中討論、研究振興規劃細則。
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臺商又應該如何把握機會呢?
長春市臺協會長周榮昌指出,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拉動經濟,4萬億人民幣的投資基本上都是涉及基礎建設,臺資企業受益的比例很小,除非是一些作為基礎建設行業的配套企業,例如鐵路建設中鐵軌的零部件企業、水泥等,雖然這些企業處于配角,但是也會因為九大行業的振興「活」起來。
深圳臺協會長黃明智指出,當前對臺商來說,救急是第一位,首先保證自己先活下來,從短期戰略來看,要通過一系列措施節省企業開支,為企業瘦身,扛過經濟的寒冬;長期來看,企業需要重視研發技術,轉戰大陸內銷市場,走精致化產品路線。
對于大陸政府的一系列宏觀調控,周榮昌也有自己不同的解讀。他指出,當前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著融資困難的問題,政府在當前更應該關注這些企業,協助企業度過寒冬。政府可以通過減免各種稅收,改變過去銀行信貸的審核標準,不再只看財務報表,對于可以提供個人不動產、廠房、且經營良好的企業應提供貸款,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