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臺灣醫院大陸「拉客」瞄準大陸醫療觀光市場
臺北「陳江會」后,直接帶動兩岸航路截彎取直的經濟效益。2008年11月23日——29日,臺北世貿中心率領臺灣頂尖醫療業者,包括臺北榮總、振興、新光、長庚、彰基、國泰、馬偕、諾貝爾、阮綜合醫院、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前往大陸政經商貿樞紐的北京與廣州兩個城市,主打高階健檢、美容以及相關醫療服務商品,并結合特色旅游行程,積極開發大陸市場。

臺北世貿中心副秘書長葉明水表示,把觀光與醫療結合,將是未來直航旅游業的旗艦產品。本次貿協再度采取團隊出擊的方式,擬定陸客來臺觀光醫療策略,系將產品定位在樂活健康之旅的概念,希望藉由觀光帶動醫療,以高階健檢、美容服務做為推動醫療的先鋒項目,目標客層以企業端為切入點,實行B2B模式,鎖定臺資企業陸籍干部、陸資企業高階主管、大型保險業者、醫療轉介者、串聯醫療、旅游、觀光、樂活,并透過旅行社、臺協會等通路共同營銷。
臺北主題館盛大亮相北京文博會
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臺北文創主題館」18日上午在國際展覽中心揭開面紗。
參加本次展覽會的有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臺灣工藝之家、琉璃工房、霹靂國際多媒體等64多個重量級文創廠商以及國寶級藝師加入,其中包括威泰創意、頑石文創、The One、臺灣吉而好、蜻蜓雅筑等知名文創業者,主題館共使用189個展位,堪稱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陣容最堅強的文創參展團體。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李永萍指出,這次之所以如此龐大陣容出擊,是因為大陸的市場很大,對臺灣創意產業有很大的需求,同時北京也是臺灣產品吸引更多國際目光的平臺。臺灣的文創產業比大陸起步早,跟國際接軌的密合度強,產品不僅體現中華文化內涵,在國際市場上認可度也高,如果兩岸可以進行深入合作,一起面對國際舞臺,可以讓中華文化創意產業優勢程度更好地發揮出來,開創雙贏局面。
奇美電大裁員
許文龍:對不起
針對這次奇美電大規模裁減派遣人員,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表示,他是從報紙上看到的,還特別交代,絕對要有良心,不能犧牲別人,但問題是:「我自己的能力也有限」。他說,并不愿事情變成這樣,這中間大家都很痛苦,「我也很痛苦,對不起很多人,讓很多人沒頭路,但這沒辦法。這些沒工作的人實在很可憐,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跟他們講,我也不知道。」
被問到景氣寒冬何時會過去,他說,現在講這種話都不對,古早說,問題再嚴重也不過沒三餐可吃,所以喔,其實事情沒這么嚴重,沒那么悲觀是因為:「我們這一輩,經歷過戰爭的時代,沒有飯可以吃,現在社會福利好,所以大家要共同面對這個事情,不要說發生一點事就認為黑天暗地。」
他說,對不起股東,不過,實在講,已很盡力了,「講起來,我的公司跟人家比,人家確實做的比較好。
臺商斥資2億
在上海設水晶廠
臺灣水晶玻璃制造商琉園公司斥資新臺幣2億元在上海北嘉定開發區打造全球最大、面積相當于6個足球場的水晶玻璃脫蠟鑄造廠,第一期新廠完工后,產能較舊廠擴充一倍,旨在建構一個與國際玻璃產業交流的平臺。
身為華人水晶玻璃的領導品牌,同時是臺灣第一個上柜的文化創業產業,琉園在成立14年后跨出一大步,在上海嘉定打造占地4.3公頃的新廠,目前第一期已完工量產。包含土地取得成本、第一期廠房及設備等硬件建設、人員訓練費在內,新廠總投資金額為新臺幣2億多元。
琉園執行長王永山表示,新的廠房啟用后,預估產能較過去增加一倍,第一期工程的最大產能可達到每年13.5億元新臺幣;以產品的市價計算,產值約可達9.5-10億元新臺幣。
全聚德在臺開分店
北京全聚德集團日前與河邊餐飲機構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決定在高雄開設全聚德烤鴨店在臺灣的第一家分店,預計在2009年春節前后,高雄民眾就可以品嘗到地道的北京烤鴨的味道。
全聚德的商標在2002年間也在臺灣完成注冊,只是尚未正式進軍臺灣餐飲市場,而這次簽約是臺灣第一家授權商標的餐廳。據報導,在高雄開設全聚德烤鴨店,是經過再三評估的,大陸業者敲定分店要設在高雄港邊,但是初期的鴨子恐怕還是要從大陸進口。雙方希望在農歷過年前臺灣分店可以正式營運,但是在這個地點,過去是香蕉出口所使用的倉庫棚架,近年轉型成為觀光碼頭,靠著老字號的烤鴨招牌,能不能成功吸引,褒貶不一,但已經引起關注。
北京烤鴨飛臨高雄,意味著陸資開始進入臺灣,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北京全聚德集團首先要投入資金,其次要雇用員工,還要與農民合作養鴨子。一只烤鴨,也將會給臺灣帶來不少的商機和投資機會。
富士康
精減逾3萬人
富士康行政總經理暨商務長李金明證實,富士康將在守法、做好妥善安置的基礎上,安排約5%員工「分流精減」。據稱,「分流精減」方案已報送深圳市勞動部門,一旦獲準將于近期內實施,估計有3萬到4萬名大陸員工受到影響。
李金明表示,富士康今年營收持續成長,但金融海嘯還是為富士康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2008年11月和12月的訂單有所減少。李金明說,富士康不同意「裁員」這種說法,「我們用的詞是『分流精減』?!?/p>
李金明強調,富士康遵守相關法律,人員分流的順序是先海外和其它地區、后大陸地區,管理人員的分流也將先于第一線員工。管理層分流比率為10%,一線員工分流比率為5%。
對離職員工,富士康會做好補償工作,并建立返聘機制,一旦市場回暖立即優先錄用;災區員工、殘障員工和患重大疾病員工不在分流之列,并保障工作機會和待遇不受影響。工會對于特別困難的員工給予一定救濟。
桃園大溪豆干登滬
看好上海食品消費市場,擁有百年歷史的桃園大溪黃大目食品廠第四代傳人另創品牌「大房豆干」,決定跨海進軍大陸,第一家分店將開設在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內,販賣臺式鹵式,接下來也將在北京、上海的機場免稅店內設分店,未來并計劃開放加盟店,大上海地區以開設50家分店為目標。
黃建嘉曾經赴國外學營銷,又在統一集團工作過5年,他為擺脫黃大目家族間商標糾紛,決定自創品牌「大房豆干」,以他的爺爺、黃大目的大房兒子肖像做品牌代表,將傳統的黑豆干走市場差異化,舍棄一般通路,以文化創意營銷,改變產品包裝采零食包與食用方式,強調豆干可以做菜、當零嘴,主攻年輕、時尚路線。
「大房豆干」在臺灣獲得市場認同后,黃建嘉決定進軍大陸,在深入市場調查后,發現大陸豆干等鹵味口味偏辣、偏咸,而且多采冷凍處理;而「大房豆干」的強項則是獨門醬料,及豆干不含防腐劑真空包裝后可保存1年的技術。
大陸名店登臺慘敗僅小肥羊苦撐
近幾年來大陸知名餐廳紛紛登陸臺灣,包括麻辣口味的譚魚頭、東北菜肴的大清花、淮陽面點的奎元館、天津狗不理包子,還有蒙古風味火鍋的小肥羊等等。目前除了剛來不到三年的小肥羊繼續苦撐,其余全軍覆沒,壽命短則一年,多不過五年。

大陸餐廳來臺只能用「慘」字形容。例如以一片滟紅橫掃大陸的四川譚魚頭火鍋,2002年登臺只風光了開幕的幾個月。
同樣讓消費者倒盡胃口的還有大清花與奎元館。大清花以賣冰花煎餃走紅,雖然菜色眾多,但油膩多肉,店里有一道招牌湯,端出來居然是一個體積接近手球的大肉球。
引進蒙古小肥羊的黃慶宇承認,小肥羊在開幕第一天就跌了一跤,強調100%來自大陸蒙古調味品基地的湯頭,對臺灣人而言實在太咸。后來他不得不著手調整適合臺灣人的大漠火鍋。
毒奶效應 永和豆漿業績大漲
拜三聚氰胺事件之賜,永和豆漿業績大幅成長,董事長林炳生宣布,2009年將在昆山新設總部研發培訓中心,并大舉進軍賣場豆漿粉、豆漿液市場。
三聚氰胺事件重創大陸乳制品,也讓永和豆漿業績意外大幅成長,產品供不應求。
永和豆漿董事長林炳生表示,永和豆漿早年在臺灣就以銷售機關、學校的鐵罐瓶、塑料瓶、PTT瓶豆漿液起家,后來進入大陸市場以快餐店面打響品牌知名度,目前在全大陸擁有380家左右店面;不過,產品的核心價值仍在豆漿,所以從3、4年起就開始規畫轉型,切入超市賣場的豆漿粉、豆漿液商品市場。
沒想到三聚氰胺事件,讓大陸民眾聞乳色變,大眾開始重視豆漿的健康、營養價值,永和豆漿意外搭上這輛順風車,在超市賣場銷售的豆漿粉、百利包、袋裝豆漿液供不應求,四處缺貨,家用豆漿機也熱銷,預估2008年產品營業額可以暴增到2億元以上。
寶鋼成世界第五聯合企業
寶鋼改革發展30年,開創了大陸國有大型企業敢于引進、善于引進、成功管理的先河,闖出了一條在高起點引進基礎上消化、吸收和自主技術創新的成功之路。
目前寶鋼已成大陸規模最大、世界第五的鋼鐵聯合企業。
至2007年,寶鋼通過新建擴建和兼并重組,產能規模達到3000萬噸,在全球鋼鐵企業排名第五。30年來,寶鋼累計產鐵2.28億噸、產鋼2.72億噸、產鋼材2.29億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33萬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377億元;累計出口商品坯材3000多萬噸,實現出口創匯160億美元。寶鋼的精品戰略已使之形成普碳鋼、不銹鋼、特鋼三大產品系列,產品集聚在汽車用鋼、家電用鋼、石油管線鋼、冷軋硅鋼、高合金品種鋼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