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鄭州媒體發文《“養犬辦”被指只管收錢不管事》質疑1200萬元的養犬管理費的去向,采訪中記者被告知直接問財政局。而在稍后采訪該局一負責人時卻被質問:“你是不是黨員”,此語一出,引起廣泛議論。(11月6日《東方今報》)
官腔向來并不罕見,最近的“官腔”卻似乎尤其雷人。數月前鄭州的逯軍副局長曾質問“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隨之有財政局王冠旗處長的“你是不是黨員”。看來,記者如果是黨員,就別管閑事!這些雷人官腔足以說明在一些黨員干部的潛意識里,委實是“老子天下我第一”,少沒病找病。鄭州“養狗辦”只收錢不管狗事,120萬養犬費去無蹤的問題,記者想通過采訪向公眾揭示事實真相,但相關部門“很牛氣”。這下,問題可就嚴重了。被采訪者非但沒有理屈詞窮,反而牛氣沖天,拿黨性的大帽子向“身單力薄”的記者壓來!什么記者、百姓的權益,在這些吃百姓飯、穿百姓衣,拿著納稅人血汗錢的“黨員干部”眼里輕若鴻毛。
黨員是構成政黨的基石和細胞。黨員的數量決定政黨的規模和群眾基礎,黨員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政黨的水平。無產階級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員,都是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黨章還要求全體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然而,黨員的身份在這些“最牛的官員”眼中已經異化為維護私利的冠冕和頤指氣使的權杖。無獨有偶,據《新聞晨報》報道,一司機因涉嫌酒后駕車被交警攔下,他先是打算調頭逃離,卻無奈熄火,當民警要求其出示證件時,他掏出一本“黨員證”,仍然拒不下車,最終因為內急不得不下車。看來,黨員身份似乎成為時下的遮羞布。司機醉駕拿黨員證遮羞;記者披露政府存在的問題被質問“是不是黨員”、“替誰說話”……實在讓人汗顏。“雷人官腔”是對官場某種生態的真實寫真,展示的是一種權力的“傲慢與偏見”。這些黨員干部如此褻瀆黨的形象,已經徹底背離了黨員的宗旨,把黨員身份當成一種特權證明,一種權力象征。記得白巖松在央視《新聞1+1》舉過一個例子,頗耐人尋味。溫家寶總理去看一個在汶川大地震中受傷的老人,可惜老人好半天沒認出總理,后來突然認出,“哎呀!我認出你來了。你是大官,你要好好工作。”總理則說:“我聽明白了,謝謝您!我一定按您說的話去做。”大國總理沒有用自己的某種官腔來強調自己的聲勢和地位,做派讓人感動!在當前當政務公開、信息公開成為一種大趨勢的時候,總理都能夠俯下身子傾聽老百姓的囑托,那些“雷人”的官員們如此“忘乎所以”、“口無遮攔”,是偶然為之,還是一貫做派呢?要知道“雷人官腔”頻出不僅會損害政府的公眾形象,更會傷了群眾的心。難道他們不明白?
筆者理解王冠旗處長“你是不是黨員”質問的語言背后,蘊含著人所共知的潛臺詞,那就是,“你(記者)要采訪我關于1200萬養狗費的去向嗎?這可是個敏感的問題!你是哪家媒體的?有采訪許可證嗎?經宣傳部門審批了沒有?還有,我問你:你是不是黨員你寫這個報道,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我已經告訴過你,關于養狗費的去向是個需要保密的問題,你問這么詳細干什么?……”
還是那句話,“態度決定一切”。任何一個領導當然有權對自己不知道和不能回答的問題不予回答,但是不能以一種很糟糕的態度去回應。記得溫家寶總理曾指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執政為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那么請問,這些領導干部是怎么執政呢?執政為民,不光是嘴上喊喊。對那些“沒有這最牛,只有更牛”的“執政為民”者,老百姓是不買賬、不認可的。■
圖:陸小弟編輯:盧勁杉lusiping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