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位戰略型人才還是戰術型人才?在職場發展,對你而言這是個重要的問題!在我二十幾年管理經驗里,優秀的戰略型人才大概只占人才的十分之一,像韋爾奇、格魯夫這樣的戰略型人才更是萬中取一了。企業一直在找尋或培養戰略型人才,因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戰略型人才總是扮演著積極且關鍵性的角色,企業在選擇人才時候,戰略性思考能力總是被放在條件之首位,尤其是管理類職位。
戰術型的人才并非不重要,他們也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他們在公司里,扮演著執行戰略的角色,沒有一群戰術型人才負責執行,再好的戰略也只是紙上談兵。戰術型人才一般都是在他們所在的專業領域表現突出,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有深入的了解,最后晉升到該領域的專家。
有些杰出的戰術型人才,在他們被晉升到更高的戰略型職位(像CEO)后,反而表現平平,甚至自己也覺得工作充滿挫折,一點快樂都沒有,這就是因為尚未培養足夠戰略性思考與能力。因為像CEO這類戰略型職位,需要的不是天天處理一般例行的事務,而是觀察趨勢的變化,啟動變革來應對未來之變化與挑戰,創新營運與管理模式,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戰略型人才應具備哪些能力?應具備:戰略思考的能力:創新思考的能力;預見未來變化的能力:設計戰略實施方案的能力:果斷決策的能力:杰出溝通愿景的能力;高尚人格的感召力。
戰略性思考能力是否可以培養或訓練?我個人認為戰略性思考能力有一部分是來自天分,有一部分則是來自長期的自我修練,不可能在短時間通過課堂訓練而成。目前MBA學院很流行的“個案式教學法”,也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透過研讀案例,將自己置身于該案例的情境當中,提出你的觀點對策。由于這類案例都沒有標準答案,只能考驗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與對策能力,長久下來的確可以啟發學生的戰略思考高度與能力。
一般而言,企業或部門的最高領導都應該任用具有創新與戰略思考之綜合型人才,因為在這個位置的領導者必須與各類專業的人溝通、協商、共事。一位CEO除了對內要了解各功能部門(業務、研發、生產、人事、財務……)的工作,并能協調各部門合作之外,對外還需要與政府官員、媒體、合作伙伴等專業人士溝通。他們都必須具備有快速學習、豐富知識與創新思考之特點。
如何將自己修煉成為一位戰略型的人才呢?德魯克曾給管理者提出三點建議,我在此摘引并加上我自己的觀點,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培養你的第二專業,而且成為該專業之專家
德魯克認為專精兩個以上專業有許多好處。企業主管知道自己的才能并不局限于單一領域,將會更有自信,而且當你被征召擔任更高一階的責任時,你更有能力承擔截然不同的任務,而且會表現優異。精通第二種專業是為了協助未來的高階領導人做準備。第二種專業最好是與你現在的專長差異越大越好,德魯克先生除了在現代管理學上之成就外,他還是日本藝術的專家。蘋果公司的前CEO斯庫利加入蘋果公司之前是百事可樂飲料公司的總裁,可見一位成功的CE0并不一定是要來自本業。
一般都認為公司的CEO一定是由業務、研發、財務資深主管升任,其實不然,只要具備有戰略性的能力,企業律師也可以成為公司CEO。
二、大量閱讀書報、雜志。拓寬自己的視野
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每天計劃一小時閱讀,常年下來你會累積可觀的知識。閱讀的范圍可以很廣,不一定要局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像管理類雜志、網站、新聞時事評論、名人博客等等。我每個月都會逛一次書店,看看排行榜上的新書,買幾本回來,平時放在公文包里,利用候機空檔讀書,并將書中的重點整理出來,除了幫助自己把書中的精華了解透徹之外,還能與大家分享。
三、動筆寫作、投稿,甚至寫書傳達理念
作為一位管理者,你用許多時間思考,也用心觀察周遭的人事物,你會有許多自己的感悟與想法,試著將這些想法寫下來,發表在自己的博客,或投稿到相關的雜志、報紙。我們見過許多大企業的CEO都寫書,將自己的經營理念與經營管理心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通用電氣公司前CEO韋爾奇的《贏》,英特爾公司前CEO格魯夫的《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都是非常好的管理類書籍,給許多管理者帶來經驗與啟發。
四、主動結交朋友,經營異業之人脈
戰略型人才需要具備廣泛的知識,除了透過大量閱讀之外,刻意經營與自己不同行業的朋友,通過異業的學習,增廣自己的見聞,對于培養戰略思考能力很有幫助。我們一般認識的朋友大都是同業或是與自己產業生態系統相關的朋友,同質性太高。通過參加社團可以認識不同行業的朋友,吸收不同行業的知識。
戰略型人才難覓,企業不斷在尋找或培育戰略型人才,以擔任企業未來之重任。如果你想要晉升企業之高階主管,透過上述四點方法,可以逐步培養自己的戰略性能力,為自己下一個職位鋪路。
本文編輯 曹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