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由于區域性經營,資源相對單一。使其在經營過程中不得不重點考慮成本問題,尤其是占主要成本的人力成本。因此,科學合理的定編是城市商業銀行有效控制成本,實現效率經營的關鍵一環。
一般來說,城市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城商行)崗位定編可分為宏觀定編和微觀定編兩種,所謂宏觀定編是指根據城商行的戰略發展目標,結合行業特點來確定銀行的總體編制數量以及各類人員的比例關系,如管理人員、業務人員、操作人員、行政人員等。宏觀定編主要應用于企業總體人力資源規劃、人力成本控制和人員分配合理性分析等層面。微觀定編是指確定城商行各部門、各崗位的人員數量,主要用于各部門確定具體崗位人員的數量與結構。當然,在崗位編制管理上,要注意宏觀監控與自主調整相結合。人力資源部是城商行崗位定編的管理部門,主要承擔宏觀調控和監控的職責,考慮到業務變動會引起人員需求的動態變化,應當賦予業務部門一定的自主調整權限。以下筆者就某省A城商行的宏觀定編過程做詳細分析。
城市商業銀行定編過程
1、確定定編三要素
分析A城商行戰略經營目標的基礎上,明確定編的三個主要驅動因素,成本利潤分析、業務規模分析和總分行的規模效應分析,從而得出A城商行的總體編制;然后通過部門分析和崗位分析,確定部門的發展定位,得出部門定編人數。
成本利潤分析是銀行定編的基礎,只有在一定的合理的利潤范圍內,才具有人力成本的調控和變化。作為A城商行占主要成本的人力成本,也是利潤消耗的一個重要因素;業務規模分析是基于行業內一定的業績規模下的定編規律,并結合A城商行本身的情況作出分析,總分行分析是基于規模效應的分析,各分支行的數目和規模對定編起到重要的作用。
2、定編預測原則
在定編預測的過程中,貫徹以成本為導向,以行業標桿為參照,兼顧規模及城商行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具體制定應當遵循三個原則一是成本原則。既要考慮A城商行自身的發展和經營目標,又要節約人力成本,保證組織的有序發展和市場競爭力,二是行業標桿原則。將優秀企業的編制設計方案作為A城商行編制設計的參照因素:三是規模和市場導向原則。確立以市場為導向,總行和分支行實現規模設計,并以A城商行的財務承受力和組織變革承受力綜合考慮定編。
3、預測四步走
第一步利潤成本分析
(1)預測利潤。對A城商行的戰略目標作出分析,根據其目前的業務狀況、市場容量和發展前景,我們采用一個相對樂觀的資產規模和利潤增長數據,即估計未來五年A城商行的資產規模和利潤總額(在資產規模增速為22.9%情況下進行預測)。
(2)評估人力成本貢獻率。對比A城商行2005-2007年發展的歷史數據,我們發現,隨著利潤的逐漸下滑,人力成本大幅上漲,其貢獻率也在大幅下降,均值為0.91。其中,人力成本貢獻=利潤收入/人力資源總成本,此數據表明:每投入一元人力成本的利潤產出。
我們同時查閱了同類型城商行的2007年年報,得出人力成本貢獻率,例如北京銀行4.82、寧波銀行3.27、南京銀行3.42、杭州銀行3.84,平均城商行人力成本貢獻率在3.84,A城商行遠遠高于同類城市商業銀行,其人力成本相對于利潤來說,屬于相對偏高。
(3)預測A城商行的人力總成本。根據A城商行的年利潤狀況和人力成本貢獻率,預測人力總成本,從而得出人力總成本的預計區間。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A城商行的人力成本貢獻率相對較高,所以,就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考慮,我們對人力成本貢獻率通過三種方式預測,分別選取三個典型的人力成本貢獻率數據,2007年A城商行的人力成本貢獻率、A城商行以往3年中最低的人力成本貢獻率、平均人力成本貢獻率。考慮到A城商行的管理發展和未來的調控,對人力總成本預測的數據進行區間化,即采用三種預測方式,得出區域化數字范圍,以確保數據具有一定的彈性。根據公式:人力總成本=年利潤目標/人力成本貢獻,從而預測出2008-2012年人力總成本區間。
(4)核算人均人力成本。在預測人力總成本區間的基礎上,結合上年人均成本和目前的人力成本增長情況,預測人均人力成本,從而得出人員編制。其中,預計人力成本=上年人力成本×(1+N%)(根據企業業績增長預計、行業工資水平以及生活變動等綜合因素,初步確定2008年較2007年人均上調15%,由此預計年人均人力成本增長N為15%)。同時,對于編制進行三種預測,其中,預計人員編制=預計人力總成本/預計人均人力成本,也按照三個方式進行預測。
(5)預計人員編制。根據上述的年利潤和人力成本貢獻,按三種方式得出預計的人力總成本。考慮到未來管理的調整和收縮性,預測人力編制區間:
2008年為855-1474人,2009年為1794-3094人,2010年為1754-3026人,2011年為2054-3543人,2012年為2326-4015人。
關于利潤成本分析法,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利潤成本預測法能夠有效地將利潤發展和人員成本耗費結合在一起,它是行業內最通用的計算人員編制預測的方法。單純地根據利潤得出人員編制,對一些以利潤和人員掛鉤特別緊密的生產型企業來說,是比較好的方法,但對于一些人數和利潤沒有完全對應關系的企業,需要進一步思考,比如投資銀行,一個人可以創造幾百萬利潤。
第二步行業規模分析
(1)人均資產規模占比分析。我們選取幾家典型的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對人均資產規模進行曲線圖羅列,可以看出,全國性商業銀行人均資產規模較高,而A城商行相對較低。
(2)根據資產規模進行分段,得出資產規模和員工數目的大致分布規律。通過對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的具體分析和數據透視,可以發現以下規律,
一般資產規模在1000億元以下的城商行,其人員規模在2000人以下,人均資產規模的占比在0.38左右: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一般資產規模在5000-10000億元,其人員規模在18000人左右,人均資產規模的占比在0.58左右;而資產規模在1000-5000億元,其人員規模在6000左右,人均資產規模的占比在0.52左右。城商行與規模較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具有人數較少、人均資產規模較小的特點。
(3)擬合資產規模和人員編制的數據公式,根據A城商行實際情況進行預測。通過對資產規模和人數的比較,預測規模和編制動態關系,其中,為了避免數據方法運用上的同一性而導致偏差的疊加性,我們利用數據擬合的方式,得出規模編制模擬預測公式y=1.7362x+537.85。結合A城商行以往三年的歷史數據,預測人員編制區間。
關于行業規模預測編制,需要說明的是,資產規模預測法能夠很好地將規模發展和人員成本耗費結合在一起,從宏觀層面預測人員編制,而且可以從業務的規模大小控制人員的編制。該方法適用于一些規模和人員掛鉤特別緊密的企業,而人數和利潤沒有完全對應關系的企業,需要進一步思考。規模人數比較法是我們考慮編制的一個主要因素。
第三步總分行分析
(1)分析總分行的編制比例。分行和支行有一定的人數占比,在一般的城商行中總行的編制占比為21.35%,上海銀行最低為16.73%,南京銀行最高為27.32%。我們統計A城商行2005年為17.48%,2006年為18.70%,2007年為21.09%,雖然逐年上升,但是屬于中間水平,是可以接受的范圍。
(2)確定A城商行分支行的人數配備。結合國內各城商行的平均分支行的人數,根據A城商行的實際情況,我們得出A城商行分支行的人數編制:一般分行編制在80-100人之間,一級支行為50-70人,二級支行為15-30人,儲蓄所為5-15人。
(3)按照分行和支行規模關系,預測出人力編制區間
2008年為1602-1744人,2009年為1842-2005人,2010年為2082-2267人,2011年為2323-2528人,2012年為2563-2790人。
第四步,進行總體編制擬合
綜合考慮每一個預測因素本身的局限性和優勢,我們對其三個要素進行加權匯總,根據實際的分析及與A城商行管理層的不斷溝通,確定了編制預測的加權平均和復制,編制預測=a×15%+bx70%+c×15%。最后,我們得出A城商行的定編預測結果。
關于定編預測說明
為了科學地預測未來發展人數定編,該模型以經營目標為導向,綜合考慮成本、資產規模以及經營規模效應,同時,結合行業參數參照,避免單一的定編方法導致的片面性,力求人數變動真正為經營目標服務,達到科學和精確。
任何管理方法,如果單純地從數字角度思考問題,不考慮組織的發展、變革的接受度以及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則是不科學的。我們建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以本預測結果為基礎,綜合城商行自身的各種因素,保證目標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