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是社會發展的源泉,組織核心競爭力的根本。研發,屬于創造性工作,與重復性工作有著不同的性質和特點、對研發人員進行量化考評,亦存在特有的科學規律,如果與其他人員的量化考評相混淆,難免會陷入困境。
陷阱一:以X理論為人性假設
曾經.制度建設常用x理論假設(性本惡假設),但現代權變管理思想要求對不同工作類型采取不同的人性假設,一般情況下,重復性勞動大多使用x理論假設,創造性勞動則大多使用Y理論假設(性本善假設)。因為,創造和個性往往是一對雙胞胎,創造力強的人員往往具有某些與眾不同的特點,一旦對研發人員進行“性本惡”假設,必然壓抑其個性和創造力,使其心灰意懶,消極怠工,如果能提供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尊重.員工的工作激情則會越來越高。
陷阱二:量化考評周期過于死板
創造.既有靈感一閃的刺激,亦有漫長的積累過程。從靈感涌現、到實驗分析,再到論證完善.有時還要打破重來,可能需要幾年的積累.期間可能沒有一點成果,而積累到一定程度后,一年內也可能產生很多成果。太過死板的考評周期,只會壓抑研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研發行為趨于短視,難以產生載入史冊的大成果。因此,應根據行業公認的技術創新周期,與考評對象充分協商.共同論證.確定一個合理的考評周期,因人制宜、保持最大限度的彈性。
陷阱三:量化考評管理外行化
組織做大了,分工會越來越細,量化考評的工作一般就交給了人力資源部門,相關的制度建設也由其完成,量化考評的指標設計也由其主筆。但是,隔行如隔山,人力資源部門能夠擔當框架設計、信息服務、政策保障等角色,但可能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如果讓人力資源部門確定量化考評指標,必然南轅北轍。如果能從“管理”轉變為“服務”,從“監督”轉變為“關懷”,不僅能避免外行管理內行的問題出現,還能激發研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吸引更多創造性人才的加入。
陷阱四:量化指標設計同構化
在制定激勵考評標準時,沒有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不同員工制定相應標準.對員工要求過高.評定標準不科學。管理人員、營銷人員、研發人員、設計人員等,均屬于創造性工作者,但其工作實質卻千差萬別,應該根據工作性質和專業領域的不同,差異化設計量化考評指標。管理人員的績效考評,應側重下屬、同事和上級的滿意度數值:營銷人員的績效考評,應側重相對數量比(而非絕對數量):研發設計人員績效考評,應注重產品的市場變化數值。指標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最忌閉門造車和拍腦門決策,需要深入實際.根據工作性質和特點.實行差異化設計。
陷阱五:量化考評制度設計黑箱化
心理學認為,“人們不會反對親手參與締造的事物”.只有大家都參與制定的制度,才能順利推行,因此量化考評制度的設計要請被考評者本人親自參與。同時,為避免運動員還兼任裁判員,保證考評的可操作性.還要請人力資源考評專家參與制度設計,不能由幾個人關起門來拍腦門決策(黑箱決策)。制度設計完成后,還要反復向被考評者征求意見,雙向溝通、至少歷經三輪修改和討論、然后再試行(一般為一年),并根據試行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社會變化和組織發展,進行補充完善。制度設計過程必須公開化,因為沒有人比當事人更了解工作本身,而且.糾偏的成本往往高于再造成本。美國公務員考評制度的完善花費了上百年的時間,由各專業人員共同完成,他們非常注重制度設計的專業性和雙向溝通,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鑒。
陷阱六:量化考評結果直接用于懲罰
與重復性勞動不同,研發工作大多強調正激勵.弱化負激勵。強調正激勵能夠滿足人的某些需要,增強活動動機.從而可以在激發行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上起激勵作用。量化考評結果大多用于獎勵,而非懲罰,因為,自由和寬松是創造性工作環境所必備的。必須注意的是,即使用于懲罰,也要委婉進行、不能直接掛鉤,而且.還要罰之有理。只要在崗,工資和津貼都是不能隨便克扣的,可以通過彈性獎金制度,實現委婉的負激勵、以防止因為懲罰而帶來不滿、反抗甚至敵意.
陷阱七:過于追求考評數字而破壞組織文化
在量化考評中有一種傾向.那就是唯數字化考評。這種考評與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格格不入,一切制度都是手段,最終目的是文化塑造.即“文化第一,制度第二,制度從屬于文化,制度塑造文化”,一旦制度破壞了文化,便成“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僅無法推動歷史前進,反而使歷史倒退??荚u數字也是塑造文化的工具,而非目的,如果大家都去追求冰冷的考評數字,必然降低組織凝聚力,破壞研發人員的歸屬感,影響團隊合作精神,以應付的態度追求數字,放棄更有意義的根本性技術變革。
陷阱八:對考評對象不一視同仁
績效考評要堅持考評標準一致性原則,客觀評價被考評者的工作業績,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員工對量化考評的數字指標往往非常敏感,稍有不公平就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破壞組織氛圍.行政管理人員、研發人員,重復性勞動人員、都是組織運行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屬于互補關系.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對倒可一方稍有偏頗、就會降低其他各方的滿意度.,科學的量化考評、能使各類人員均獲得充足的激勵力量.不公平的量化考評.必然造成內部群體間的矛盾沖突,降低組織的整體效能。
陷阱九:制度的出臺簡單武斷
員工對量化的數字指標非常敏感,很容易激起民憤,因此制度的出臺和實施必須符合民主法制原則。首先,要滿足利益相關主體的知情權.涉及誰的利益,必須征詢誰的意見:其次、要經基層群眾組織(如工會、職代會等)通過、才能以制度的形式出臺:同時,要將量化考評指標在勞動合同中予以明示,雙方簽字同意后才產生法律效力.不能單方面設計執行,更不能強制執行。提高研發人員的工作績效,關鍵在于激勵,足夠的自由和尊重才是第一位的。
2009年,國際經濟形勢嚴峻,要求我國經濟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需要我國的科技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組織共同努力來提高國家整體技術創新能力,避免掉進量化考評的陷阱,這是提升我國研發實力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