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季度隨著市場的回暖,基金也進行了主動性的調整,倉位及凈值均出現了大幅度的回升。從可比的317家偏股型基金(本文僅統計偏股型基金,也不包括QDII,下同)2009年1季報的統計顯示,基金共持有股票市值11920.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08年末大幅增長了3085.2億元,增幅34.92%,單位凈值為0.8380元,較2008年末增長22.41%。從資產配置結構來看,基金的股票倉位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升,從2008年末的68.62%提高到1季末的76.86%,提高了8.24個百分點,但仍低于高峰時期的水平。

凈值大幅回升,份額下降
但基金份額并沒有隨著市場回暖而得到提升,反而出現了少量了下降,截止2009年1季末,主動性股票型基金的份額為18509億份,較2008年4季末減少了300億份,減幅僅為1.59%,顯示投資者的心態并未隨股指的波動而產生較大的改變。
從行業配置來看,2009年1季度基金重點加大了對金融、保險板塊的配置,配置比例大幅提升了5.17個百分點至18.36%,增幅接近40%。機械設備、金屬非金屬、房地產也是加大配置的對象,分別提高了1.55個百分點、1.49個百分點和1.41個百分點,增幅分別達到了19%、35%和32%。此外,對采掘、石化等行業的配置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食品飲料、醫藥、批發零售等非周期性行業則成了重點減持的對象,分別減少了1.14%、0.67%和0.46%,減幅分別為22%、14%和10%。
中國平安、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為基金前三大重倉股,合計持有市值超過1000億元,而前10大重倉股持有市值則高達2186億元,占到基金股票總市值的18.33%,較2008年四季度的19.23%有所降低,減少了0.9個百分點。
基金表現呈階段性特征
中國平安、浦發銀行被大量增持而上升為基金大重倉股前兩位,招商銀行被減持后從2008四季度首位滑落至第三;興業銀行、深發展A進入前十,而鹽湖鉀肥、工商銀行則退出前十(見表1)。
另外,2009年1季度各基金公司普遍都進行了加倉的操作,其中匯添富、招商、國投瑞銀、融通等公司在1季度加倉幅度最大,均超過了15個百分點;截止2009年1季度末,持倉比例最高的公司分別為匯添富、銀華、中銀、交銀施羅德、光大保德信、中郵等,持倉比例均超過了83%。

我們選取了存在超過2年的229只偏股型基金進行比較(不包括QDII及指數基金),分別對他們最近1季度、最近半年、最近1年和最近2年的凈值表現進行排名,選擇4次排名的均值來進行綜合比較,我們發現2009年1季度以來排名前10的基金僅有5只入圍TOP50,說明部分基金2009年以來的出色表現屬于階段性的概率較大,而基金作為長期投資的產品,持續一致性更應該是投資者參考的指標。
從表2可以發現,華夏大盤精選以綜合排名3.75遙遙領先于其它基金,表現異常優異。其它表現穩健的基金還包括:基金安順、摩根士丹利華鑫資源、信誠精萃成長、嘉實主題精選、華安宏利等,這些品種都值得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