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不久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4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人民幣正式朝全球強勢貨幣邁出第一步,不少臺商指出,這對于從事出口業的臺商是一大利多,將大大降低臺商的匯兌風險,減少經營風險,企業將有更大的自主報價權。
開閘試水 首批試點啟動
據了解,首批試點銀行開始確定。內資銀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香港境外的交易銀行則為中銀香港和匯豐銀行。

未來商業銀行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有兩種操作模式,即代理模式和清算模式。所謂代理模式,是指中資行委托外資行作為其海外的代理行,境外企業在中資企業的委托行開設人民幣賬戶的模式;清算模式,是指在中資行境內總行,和境外分支行之間進行的業務,即境外企業在中資行境外分行開設人民幣賬戶。
大陸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境外分支機構比較多的中資商業銀行可以采取清算模式,而境外分支機構較少的商業銀行可以采取代理模式。
廣東省銀行業人士透露,人民幣進行結算的具體流程,除了受限確定的開戶銀行外,目前可選的項目有進口開證、來證通知、預收、預付匯款等國際結算方式。境外銀行也需在中資銀行設立人民幣賬戶,并和中資銀行拆借人民幣,向中資行繳納相關費用。
臺商利多資金配置更靈活
貨物貿易的人民幣結算開閘,將使臺商和外資企業在資金配置運用上更顯靈活。
東莞臺商會長葉春榮表示,自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以來,不少出口企業遭受匯兌損失,因為一旦出口商品鎖定外幣價格,外幣貶值就會導致獲利下降甚至虧損,若東莞出口企業可以用人民幣做結算,臺商可以直接收益。
另有臺籍金融人士指出,大陸實行人民幣結算,可讓臺商規避這兩年多來人民幣兌美元不斷升值所帶來的匯兌風險,甚至在融資上也能拓寬臺商與大陸銀行協商的空間,但這也會讓臺商資金流開始由境外逐步轉移向大陸境內。
人民幣跨境結算,不僅影響臺資企業往后的資金調度安排,也將進一步左右臺商資金調度地點的選擇。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表示,過去由于大陸外匯管制,加上大陸的銀行幾乎沒有提供OBU(Offshore Banking Unit,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功能,使臺商就算工廠全部都在大陸落腳,最終也得把資金中心放在臺灣或香港。但只要大陸開放外匯管制,加上人民幣跨境結算國際化趨勢,同時維持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間的強勢地位,加上工廠、貨、物、人甚至是市場都在大陸,臺商的資金調度中心將無可避免地移往大陸。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長期在大陸進行調研工作的臺灣上市金融業者表示,這兩年多來人民幣兌美元不斷升值,臺商的匯兌風險不斷增加,一旦可以人民幣結算,臺商就可以降低匯兌損失;而且人民幣結算機制可延伸為一種平臺概念,讓臺商在資金配置調度上更為單純便利,不必把錢放在不同地方,調度起來麻煩。因此,從衍生效果來看,由于臺商會開始把收入與盈余放在大陸,因此企業的報表數字就會比較好看,對臺商未來與大陸銀行進行融資協商帶來幫助。
「當前用人民幣結算比較公平,至少出口型臺商不必冒著人民幣升值的風險?!估ド脚_資企業協會會長蘇來得(上圖)認為,多數臺商都是做出口生意的,若未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目前的6.8多漲到6,臺商在利潤上就要被吃掉1成多,十分劃不來,而用人民幣結算可替臺商回避匯差風險,對出口型臺商是利多消息。
南寧臺商會會長周世進則指出,廣西與東協各國的貿易十分頻繁,若能實施人民幣結算,不僅有利于臺商資金在大陸境內外調度的靈活性,以地區發展來說,更可讓經貿與物流加速成長。
群益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刁維仁說,臺灣企業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新政」普遍予以關注。兩岸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數額越來越大,長期假借第三地、使用第三種貨幣進行貿易結算,不僅巨額的匯兌手續費讓予他人,而且多一種貨幣結算,就多一層風險。「我相信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政策的實施,也會大大推動兩岸之間貨幣自由兌換的進程,進而為兩岸企業經貿往來帶來極大便利?!?/p>
刁維仁認為,由于大陸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不斷提高,特別是持續增長的內需市場帶動了巨額進口,越來越多的外商希望將商品出口至大陸。因此,相對于出口,大陸企業可能更容易在進口環節率先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