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一段旅程,每個人都在不斷尋找各種各樣的“金礦”,以求過得富足、平安、喜樂。對于企業,亦是如此。我們總愿意向外“求”,找項目、找關系、找資金,但常常忽視了自身的潛能和所有員工的潛能,其實,只有我們的潛能才是真正彌足珍貴、源源不斷的“金礦”。
就現在來看,相對于各種資源,人的潛能是驚人的、無限的。有這么一個故事: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城有一個25歲的漂亮姑娘,不知什么原因“啞”了20年,經多方醫治毫無效果。有一天,媒人帶來一個大她25歲的長得很丑的老頭子來相親,見面之后,姑娘的父親私自做主,逼著姑娘嫁給他。姑娘焦急之下,竟講出20年來的第一句話: “我寧死也不嫁給他!”還有一個真實的案例:美國的笛福森,45歲以前一直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銀行小職員。周圍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毫無創造才能的庸人,連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然而,在他45歲生日那天,他受到報紙上登載的一個故事的刺激,遂立下大志,決心成為大企業家。從此,他前后判若兩人,破除無所作為的思想,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頑強毅力,潛心研究企業管理,終于成為一個頗有名望的大企業家。
這似乎是偶然事件,但偶然中孕育著必然。科學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Z以上處于休眠狀態,蘊藏在人體內的潛能如果突然爆發出來,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而人腦由140億個腦細胞組成,每個腦細胞可生長出2萬個樹枝狀的樹突,用來計算信息。人腦可儲存50億本書的信息,相當于世界上藏書最多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的500倍。人類對于大腦的研究有2500年的歷史,然而對自身大腦的開發和利用程度僅有10%。在本期雜志中,葉微微女士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去了解和利用我們的全腦優勢,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創造更加亮麗的人生風景。
如何開發我們自己和員工的“潛能”?頂尖潛能學家安東尼·羅賓說過:“更好地發揮潛能和你的價值觀是分不開的。許多人犧牲自己的價值觀,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這就是他們不能發揮他們潛能的原因。”因為他們沒有選擇能激發潛能的生活。同樣,招聘和使用最合適的員工才能有效發揮員工的潛能。對于管理者來說,還常常需要尋找專門的經理人教練,來協助開發自身的管理潛能,對此,國際資深教練司海納先生在本期專訪中給出很多對我們有價值的看法。
開發員工的潛能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多層面上展開。比如對員工進行全方位培訓、創造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塑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允許員工犯錯誤、對員工正面激勵等等。本期我們專題探討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問題,也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研究如何發揮員工潛能和積極性;另外,管理專家程建崗先生本期特別撰文闡述批評員工的“小技巧”和“大智慧”,也有助于我們開發身邊的一座座“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