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文化所面臨的種種變革與挑戰,促使人們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把握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的新特征,開創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局面,構建企業文化制勝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 經濟全球化;企業文化;新特征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企業的競爭既是人才、技術和管理的競爭,更是“企業文化力”的較量。在充分認識時代背景之后,可以發現,無論是基本的價值觀念還是具體的行為規范,新時期企業文化都將與傳統的企業文化不同。
一、創新性:創新文化孕育并推動著企業改革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創新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強化,并提升為一種社會主導意識。我國企業已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加強自主創新的關鍵時期。
企業文化建設,應突出“創新”這一主題。在企業中營造一種促進創新的文化氛圍,才能為企業的創新和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如聯想集團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以后,聯想運用全球戰略性新思維,創造性地提出了“全球資源配置的業務模式”。這個模式可有效地利用全球公司各方面、各區域的資源、創新理念和人才,改變聯想的業務結構和運營模式。由于“全球資源配置的業務模式”與“聯想全球新文化”兩者的交互作用,使聯想形成了自動地評估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尋求和利用創新機會、激勵員工自動創新的運作機制。聯想成功實施國際化戰略,創新文化的推動是不可或缺的。
二、誠信性:誠信文化塑造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
對于企業而言,誠信文化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司的治理結構。在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中,無論是投資者利益保護、董事會履行決策職能,還是公司準確信息的公開披露制度等都需要誠信原則作保證。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誠信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2.企業聲譽。企業的聲譽是一種無形資產,良好的誠信聲譽可以給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3.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尤其是名牌產品。品牌中蘊涵著企業文化,蘊涵著企業的價值,名牌產品之所以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正因為它是企業誠信的最好標志,一個企業的品牌是其誠信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人們購買能力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產品的品牌競爭已逐漸取代產品的功能、款式而居于主導地位。有資料顯示,在產品的價值構成中,有形的物質部分僅占30%,無形的品牌卻占70%。
企業要獲得有利的市場競爭優勢,實現持續發展,就必須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誠信形象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增強消費者的認同感、忠誠度和信任度,最有說服力的反面實例莫過于去年發生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事件”。早在2008年3月份,三鹿公司就陸續接到了一些來自消費者的投訴,三鹿公司不但不引起重視,反而不斷發布不實消息稱:“我們所有的產品是沒有問題的”,直到媒體暴光和上級部門追查,三鹿公司才發布產品召回的聲明。2008年12月31日,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被告單位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被告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至此“三鹿”這個號稱價值曾高達150億元的品牌被徹底摧毀了。誠信對于企業,就如同生命;對于個人,沒有了誠信,肯定不能獲得長遠發展。
三、融合性:融合文化取長補短促進合作各方共贏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之間的并購浪潮正在持續不斷的高漲。對于企業的成長而言,單靠其自身的內部發展是相當緩慢,要想獲得超常規的發展,必須借助于并購這一快速增長模式??梢院敛豢鋸埖恼f,跨國經營的企業集團在謀求發展時無一不是采取以并購為主導的成長戰略。實踐證明公司跨國并購可能是所有合資經營中成功率最低,失敗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追究到并購雙方的文化融合問題沒有得當很好的解決。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的TCL集團與法國阿爾卡特公司從并購到解體總共不過八個月的時間。從雙方合并到解體的整個過程來看,其失敗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下三點:(1)合資前雙方準備不足,尤其是對文化整合的難度估計不足;(2)輕視雙方公司由于文化不同可能對合并造成的障礙,TCL甚至不愿意請專業咨詢公司為他們就此提出解決方案;(3)合并后TCL基本不考慮阿爾卡特的文化,是一味將自己的文化強加在原阿爾卡特員工的頭上,以致造成許多員工的自愿離職,使公司失去了那些員工的技術專長。
對于跨國合并的公司來說,文化融合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公司文化層面的融合,另一個則是民族文化層面的融合。要實現民族文化公司文化兩個層面的融合,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需要時間的考驗。TCL想在幾個月內就用自己的文化取代原來阿爾卡特的文化,最終導致解體,是對融合文化輕視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耐心和對他文化的尊重是促進各方合作并取得共贏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朱麗.重塑文化因子[J].東方企業文化.2009(1)
[2]深圳新優勢企業文化咨詢機構.三鹿:商業道德的拷問[J].東方企業文化.2009:2~3